一种褐煤加压气化污氨水回收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751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挥发酚、二氧化碳、硫化氢及其它挥发性物质的污氨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使污氨水沸腾,控制精馏塔塔顶温度,使大部分水回流,氨、挥发酚、二氧化碳、硫化氢及其它挥发性物质进入气相,在填充吸附剂的吸收塔内,挥发酚、硫化氢及其它挥发性物质被吸附剂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氨进入酸吸收液,氨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溶液,二氧化碳不与酸反应而逸出,实现了氨的回收利用。具有氨回收率达90%以上,铵盐酚含量小于0.00015%,吸附剂可再生利用,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氨水回收利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含杂氨水回收氨的方法进行了较多研究,其中不少科研院所和企业对于氨的回收和利用已有专利和文献报道,归纳起来这些含杂氨水的处理方式有如下四种(1)对只含二氧化碳的氨水,南化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化工研究院在研究NH3-CO2-H2O三元体系基础上,将解吸、精馏和防结晶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集成分离技术,并成功地将其用于含碳氨水回收装置的改造,得到纯净的气氨或者液氨;(2)沉淀脱硫、蒸馏分离吸收法对含硫氨水,以硫酸亚铁为沉淀剂脱硫,脱硫后氨水经蒸馏分离并吸收,再与二氧化碳合成,属于一种综合利用的处理方法;(3)膜回收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腐蚀、无污染,随着膜技术的发展,该法的应用有逐步扩大的趋势;(4)磷铵选择性吸收法用煤气污水萃取脱酚、蒸氨处理方法回收稀氨水中的氨。对含有CO2、H2S及酚、苯胺、吡啶等挥发有机物的污氨水,(1)、(2)类方法显然不能适用,膜回收法主要采用PP、PP/CAB膜,并不能完全阻隔有机物穿透,且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的应用尚不多。在磷铵选择性吸收法中,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将在蒸氨过程中随NH3、H2O进入到磷铵中,磷铵富液在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褐煤加压气化污氨水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是:污氨水从原料氨水槽(1)由蠕动泵(3)计量打入蒸馏釜(4),污氨水进料速度3-6mL/min,在蒸馏釜(4)内氨水被加热至沸腾,调节热源(9)控制釜温95~100℃,调节精馏塔(5)夹套冷却水流量,控制塔顶温度60~80℃,使氨、酚、吡啶,二氧化碳、硫化氢及其它挥发性物质进入气相,将该气相引入温度为75~90℃的填充吸附剂的吸收柱(6)内,大部分硫化氢、酚、吡啶及其它挥发性有机物质被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剩余硫化氢、氨进入酸吸收液槽(7),氨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溶液,二氧化碳不与酸反应而逸出,硫化氢被酸氧化,实现了氨的回收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普煜宁平汤允王学谦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解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