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大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消除有害细菌的土壤修复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66909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有害细菌的土壤修复剂,所述的修复剂主要包括以下成分:独脚乌桕、红背酸藤、白屈菜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增效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乳化剂、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修复剂以天然中草药为主要作用成分,加入多种辅助作用的添加剂,不含任何在土壤中难以降解的成分,对土壤中的有害细菌修复作用效果显著,使用后对环境无残留污染,不会对土壤中的植被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对土壤中的植被生长也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具有很好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来讲是一种用于消除有害细菌的土壤修复剂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壤中的生物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然而土壤是人类食物的主要生长源,其污染程度的增加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食物的质量,因此土壤生物污染是环保治理的重点之一,土壤生物污染是指病原体和带病等有害生物种群从外界侵入土壤,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有害生物种群来源是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施肥、生活污水、垃圾、医院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病畜尸体处理不当等。通过上述主要途径把含有大量传染性细菌、病毒、虫卵带人土壤,引起植物体各种细菌性病原体病害,进而引起人体患有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的疾病,威胁人类生存。传染性细菌和病毒污染土壤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一般来自粪便和城市生活污水的致病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芽孢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假单胞杆菌属、丝杆菌属、链球菌属、分枝杆菌属等。另外,随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进入土壤而传染至人体的还有炭疽、破伤风、恶性水肿、丹毒等疾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已发现有100多种可能引起人类致病的病毒,例如脊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消除有害细菌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修复剂主要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独脚乌桕5‑15%、红背酸藤4‑8%、白屈菜3‑6%、大蒜提取物2‑5%、增效剂3‑5%、表面活性剂1.5‑3.5%、有机溶剂5‑15%、乳化剂5‑10%、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除有害细菌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修复剂主要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独脚乌桕5-15%、红背酸藤4-8%、白屈菜3-6%、大蒜提取物2-5%、增效剂3-5%、表面活性剂1.5-3.5%、有机溶剂5-15%、乳化剂5-10%、余量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有害细菌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蒜提取物是大蒜辣素,其制备方法为:将未出牙的大蒜去皮后捣碎,然后加入大蒜质量4-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55-65%的乙醇溶液,使用超声波提取10-15min,提取温度35-45℃,过滤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大蒜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装入蒸馏器中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40±2℃,干燥时间为5-8h,至测量的含水率≤3%,得到的黄色油状液体为大蒜辣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有害细菌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效剂主要包括:增效胺5-10份、过磷酸钙4-6份、硝酸钾1-3份、聚丙酰胺1-2份、多肽液20-4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重量组份的多肽液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到50-55℃,加入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充分溶解,升温到80-85℃,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硝酸钾、聚丙酰胺,冷却降温到35-45℃,再加入增效胺,搅拌均匀,降温至室温,搅拌3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增效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有害细菌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天然椰子油脂肪醇醚硫酸钠、脂肪醇醚磺基琥珀酸酯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有害细菌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苇
申请(专利权)人:胡大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