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外排污水塔式曝气-生化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648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油田外排污水塔式曝气-生化处理工艺,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的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浓度2~8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3~7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4~6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曝气塔2中上部扩大段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活性污泥沉淀回塔身内,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排放。主要特点是停留时间短、占地大大减少,投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新工艺,具体地说,是油田外排污水塔式曝气—生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采油剩余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有强化稳定塘工艺和接触氧化工艺,强化稳定塘工艺为预处理→曝气塘→沉淀池→兼性塘→好氧塘I(A/B)→好氧塘II(A/B)→排水;接触氧化工艺为预处理→悬浮附着厌氧池→中沉池→悬浮附着厌氧池→二沉池→排水。主要存在的问题处理的停留时间一般在24小时左右,停留时间长;采用处理池占地面积大;池中液体流动缓慢,活性污泥沉底,造成处理效果差效率低;空气与水接触线路短,溶氧量低,生物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油田污水的处理效率,减少占地,缩短处理时间的油田外排污水塔式曝气—生化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这样实现的该专利技术是用塔式曝气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工艺,其处理工艺是预处理→曝气塔→沉降池→排水,或者预处理→曝气塔→排水。其具体步骤是工艺流程1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有浓度2~8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3~7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4~6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溢流到沉淀池4中,经过2~4小时的沉淀,活性污泥沉底由回流泵5送回曝气塔2中,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工艺流程2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的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浓度2~8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3~7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4~6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曝气塔2中上部扩大段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活性污泥沉淀回塔身内,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曝气塔内设有固液气分离结构时,经好氧曝气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排出。该工艺缩短了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缩短了停留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一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二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实施例1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有浓度2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4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溢流到沉淀池4中,经过2小时的沉淀,活性污泥沉底由回流泵5送回曝气塔2中,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实施例2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有浓度8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7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6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溢流到沉淀池4中,经过4小时的沉淀,活性污泥沉底由回流泵5送回曝气塔2中,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实施例3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有浓度4.7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4.2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5.26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溢流到沉淀池4中,经过3小时的沉淀,活性污泥沉底由回流泵5送回曝气塔2中,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如图2所示,实施例4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的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浓度2.0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3.5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5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曝气塔2中上部扩大段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活性污泥沉淀回塔身内,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实施例5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的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浓度8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7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6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曝气塔2中上部扩大段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活性污泥沉淀回塔身内,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实施例6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的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浓度5.7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4.9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5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曝气塔2中上部扩大段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活性污泥沉淀回塔身内,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经过上述各实施例的试验,在油田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污水COD约为100~400mg/l,石油类10~30mg/l,经曝气塔处理4~6小时后进入沉淀池,活性污泥沉底后回流到曝气塔,分层分离的油排出,分离后的水COD为40~60mg/l,石油类1~2mg/l。在曝气塔加装气液固分离结构后曝气塔出水COD为40~60mg/l,石油类1~2mg/l。权利要求1.油田外排污水塔式曝气—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的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浓度2~8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3~7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4~6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曝气塔(2)中上部扩大段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活性污泥沉淀回塔身内,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外排污水塔式曝气—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4~6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后,溢流到沉淀池(4)中,经过2~4小时的沉淀,活性污泥沉底由回流泵(5)送回曝气塔(2)中。全文摘要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油田外排污水塔式曝气—生化处理工艺,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的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浓度2~8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3~7m文档编号C02F3/12GK1781855SQ20041009643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焦向民, 杨洪升, 刘树义, 张世淼, 崔建娜, 姬忠礼, 吴训平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冀东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田外排污水塔式曝气-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经过提升泵(1)提升到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的曝气塔(2)中,曝气塔(2)中浓度2~8g/l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空压机(3)向曝气塔(2)中吹入单方处理量3~7m↑[3]的压缩空气,污水在曝气塔(2)中进行4~6小时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好氧生化处理,曝气塔(2)中上部扩大段装有气液固分离结构,活性污泥沉淀回塔身内,上清液中油水因重力差自然分层,油通过排油管6排出,净化污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向民杨洪升刘树义张世淼崔建娜姬忠礼吴训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冀东石油勘探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