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净水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610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净水剂,其组份配比为:硅藻土25~35重量份,聚合氯化铁0.5~1.5重量份,硫酸铝3~5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净水剂适用于各类生物难降解的水质的COD的去除,特别是针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质净化剂,特别是去除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净水剂。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产生的垃圾也不断的增加。垃圾填埋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成本最低的垃圾处理方法。由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成份复杂,而且其水质根据填埋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已成为国际难题。特别是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其可生化性低,腐殖质浓度过高,生化的方法处理垃圾滤液往往不能达到其排放标准。据相关文献介绍,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后仍有500-1000mg/L的CODCr难以被生物方法去除。目前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后处理,用单一的混凝剂基本上不能达标,而采用微滤和反渗透等后处理技术虽然可保证出水COD达标排放,但其设备投资和处理成本相当昂贵,不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能承受的。因此有必要针对市场的需要,研究一种成本低,混凝效果好的混凝剂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净水剂,用于去除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中的经生物处理后仍含有的大量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净水剂,其组份配比为硅藻土25~35重量份,聚合氯化铁0.5~1.5重量份,硫酸铝3~5重量份。其中,硅藻土经过破碎和锻烧活化处理。在本专利技术净水剂组份中,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主要由古代硅藻遗体组成,其化学成份主要是SiO2,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CaO、MgO、K2O、Na2O、P2O5和有机质,有机物含量从微量到30%以上。由于硅藻土具有细腻、松散、质轻、多孔、吸水和渗透性强等特点,并有特殊的结构构造使得它具有许多特殊的技术和物理性能,如大的孔隙度,较强的吸附性、质轻、隔音、耐磨耐热并有一定的强度。硅藻土经破碎,锻烧,活化后成为很好的混凝剂并同时具有吸附剂的效果。聚合氯化铁和硫酸铝,溶解时呈酸性,对硅藻土混凝效果具有活化作用,三者结合产生的协同作用,能大大增强混凝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剂适用于各类生物难降解的水质的COD的去除,特别是针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剂具有优良的沉降性能和吸附性能,设备要求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可达到微滤和反渗透等昂贵的处理技术所达到的处理效果。目前国际上垃圾渗滤液处理中要采用微滤和反渗滤这些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当高的后处理技术才可保证出水COD的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为含高浓度腐殖酸等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节约大笔设备投资费和运行成本。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处理最好效果和成本如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净水剂组份配比硅藻土1吨,硫酸铝0.15吨,聚合氯化铁0.03吨,与1.5吨水混合均匀,按0.2%的比例与大田山生化处理出水混凝2分钟,然后进入沉淀池沉淀20分钟。在进水量为500吨/天,进水CODCr为450~1000mg/L,pH为5.5~6.5,温度为4℃~35℃的条件下,出水CODCr≤300mg/L。实施例二净水剂组份配比硅藻土1吨,硫酸铝0.1吨,聚合氯化铁0.05吨,与1.5吨水混合均匀,按0.2%的比例与李坑生化处理出水混凝2分钟,然后进入沉淀池沉淀10分钟。在进水量为500吨/天,进水CODCr为600~1200mg/L,pH为6.5~7.5,温度为4℃~35℃的条件下,CODCr≤300mg/L。权利要求1.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净水剂,其特征在于组分配比为硅藻土 25~35重量份,聚合氯化铁 0.5~1.5重量份,硫酸铝 3~5重量份,其中,硅藻土经过破碎和锻烧活化处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净水剂,其组份配比为硅藻土25~35重量份,聚合氯化铁0.5~1.5重量份,硫酸铝3~5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剂适用于各类生物难降解的水质的COD的去除,特别是针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处理。文档编号C02F1/28GK1810674SQ200610032859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孙国萍, 许玫英, 梁燕珍, 罗慧东, 方卫 申请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广东省南方科技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净水剂,其特征在于组分配比为:硅藻土25~35重量份,聚合氯化铁0.5~1.5重量份,硫酸铝3~5重量份,其中,硅藻土经过破碎和锻烧活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萍许玫英梁燕珍罗慧东方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南方科技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