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5923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其特征是将完成包边的板件以其外板面板朝下并呈水平放置在下模板平面上,将上模头呈竖直下压,利用下压的锥形上模头和固定不动的下模板,在外板翻边的中部位置处对外板翻边并连同内板边缘形成倒锥形下凹压痕,保持外板面板为没有压痕的平整面板,利用倒锥形下凹压痕使内板和外板相对形成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完成包边后的汽车门盖板件的内板件和外板件之间既能连接,也能保证外板的外观面质量不受影响,其方法简单,易于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门盖内、外板防滑移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白车身的制造过程中,对于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汽车门盖板件,不能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内外板的连接,目前是采用对板件进行包边处理实现内外板之间的连接。在汽车门盖板件包边完成后,需要送入下一工位进行后续加工,由于搬运、震动、装配等原因,会导致内、外板之间错动、零件变形,并对后续工艺产生影响。对于这一问题的现有解决方法是在门盖内、外板件包边完成后,采用高频固化、单面点焊等方法将内外板连接在一起,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缺陷和限制。其中,高频固化工艺容易造成表面缺陷和尺寸波动,柔性低、成本高、对环境污染较重;而单面点焊需要对焊接位置逐个进行焊接,节拍要求大,容易造成外观质量损坏,并且会产生有毒气体,形成的焊点也需要人工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以使得完成包边后的汽车门盖板件的内板件和外板件之间既能很好连接,也能保证外板的外观面质量不受影响。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的特点是:所述汽车门盖内外板的包边结构为:以覆盖在内板上的外板为外板面板,以延伸的外板边缘沿内板边缘进行翻边形成外板翻边,利用所述外板面板和外板翻边对内板的边缘形成包边;设置压合模具,由上模头和下模板构成,所述上模头为锥头,下模板为平板;将完成包边的板件以其外板面板朝下并呈水平放置在下模板的平面上,以下模板对汽车门盖内外板的包边形成支撑;将上模头呈竖直下压,利用下压的锥形上模头和固定不动的下模板,在所述外板翻边的中部位置处对外板翻边并连同内板边缘形成倒锥形下凹压痕,同时保持所述外板面板为没有压痕的平整面板,利用所述倒锥形下凹压痕使内板和外板相对形成定位,所述倒锥形下凹压痕的锥顶为压合点。本专利技术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的特点也在于:在完成包边的板件中,外板面板及外板翻边的厚度均为L2,内板厚度为L1;外板翻边与内板之间的间隙H2不大于0.2mm,内板与外板面板之间的间隙H1为0.2mm;包边厚度L不大于L1+2L2+0.4mm。本专利技术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的特点也在于:针对宽度为7-8mm的包边,设置压合点与包边边缘的垂直距离为4mm,压合点的深为L2+0.5L1+0.2,作为冲头的锥形上模头按如下参数选择:尖端角度θ为30°-40°,尖端圆角R为0.3,直径D为6mm。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效果好,只要在原有的包边工位上增加几组压合装置,不再需要配置高频固化设备或单面点焊焊枪以及机器人等设备,可极大降低成本;2、本专利技术方法在每个需要进行板件连接的位置布置压合装置,待包边完成后,直接在各连接位置上进行压合操作即可,极大地节省了生产节拍;3、本专利技术方法所需装置占用空间少、在生产线上布置极为便利,易于实施;4、本专利技术对板件采用物理变形的连接方法,实施过程安全、无污染,不产生任何废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板件包边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模头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示意图;图4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完成内板和外板间连接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汽车门盖内外板的包边结构为:以覆盖在内板1上的外板为外板面板2,以延伸的外板边缘沿内板边缘进行翻边形成外板翻边3,利用所述外板面板和外板翻边对内板边缘形成包边;本实施例中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是:设置压合模具,由上模头5和下模板4构成,所述上模头为锥头,下模板为平板;将完成包边的板件以其外板面板朝下并呈水平放置在下模板平面上,以下模板对汽车门盖内外板的包边形成支撑;将上模头呈竖直下压,利用下压的锥形上模头和固定不动的下模板,在所述外板翻边的中部位置处对外板翻边并连同内板边缘形成倒锥形下凹压痕,同时保持所述外板面板为没有压痕的平整面板,利用所述倒锥形下凹压痕使内板和外板相对形成定位,所述倒锥形下凹压痕的锥顶为压合点。具体实施中,在完成包边的板件中,令:外板面板及外板翻边的厚度均为L2,内板厚度为L1;设置外板翻边与内板之间的间隙H2不大于0.2mm,内板与外板面板之间的间隙H1为0.2mm;包边厚度L不大于L1+2L2+0.4mm。针对宽度S为7-8mm的包边,设置压合点距离包边边缘的垂直距离S1为4mm,压合点的深度S2为L2+0.5L1+0.2,作为冲头的锥形上模头按如下参数选择:尖端角度θ为30°-40°,尖端圆角R为0.3,直径D为6mm。具体实施中,采用驱动增力机构带动压合模具,对于压合到位后的压合模具应进行保压操作,保持在压紧状态2秒,消除板件的回弹;在驱动增加机构打开压合模具时,即完成全部压合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汽车门盖内外板的包边结构为:以覆盖在内板(1)上的外板为外板面板(2),以延伸的外板边缘沿内板边缘进行翻边形成外板翻边(3),利用所述外板面板(2)和外板翻边(3)对内板(1)的边缘形成包边;设置压合模具,由上模头(5)和下模板(4)构成,所述上模头(5)为锥头,下模板(4)为平板;将完成包边的板件以其外板面板(2)朝下并呈水平放置在下模板(4)的平面上,以下模板(4)对汽车门盖内外板的包边形成支撑;将上模头(5)呈竖直下压,利用下压的锥形上模头和固定不动的下模板,在所述外板翻边(3)的中部位置处对外板翻边(3)并连同内板边缘形成倒锥形下凹压痕,同时保持所述外板面板(2)为没有压痕的平整面板,利用所述倒锥形下凹压痕使内板和外板相对形成定位,所述倒锥形下凹压痕的锥顶为压合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盖内外板间防滑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汽车门盖内外板的包边结构为:以覆盖在内板(1)上的外板为外板面板(2),以延伸的外板边缘沿内板边缘进行翻边形成外板翻边(3),利用所述外板面板(2)和外板翻边(3)对内板(1)的边缘形成包边;设置压合模具,由上模头(5)和下模板(4)构成,所述上模头(5)为锥头,下模板(4)为平板;将完成包边的板件以其外板面板(2)朝下并呈水平放置在下模板(4)的平面上,以下模板(4)对汽车门盖内外板的包边形成支撑;将上模头(5)呈竖直下压,利用下压的锥形上模头和固定不动的下模板,在所述外板翻边(3)的中部位置处对外板翻边(3)并连同内板边缘形成倒锥形下凹压痕,同时保持所述外板面板(2)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成子文史江波杨晖雷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