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福昌专利>正文

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525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冷却:废液从薄膜蒸发器中排出后直接冷却至10℃~50℃,或者先在70℃~90℃条件下自由沉降分离出对苯二甲酸并回收,再将分离后的废液冷却至10℃~50℃;b.分离:将冷却后的废液,用压滤机或离心机进行分离,分离下的固体残渣(含钴和锰)直接装袋送至处理厂对PTA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并回收烧结物中的钴和锰,滤液进入储罐,作为薄膜蒸发器残渣打浆用水循环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处理后的废水可重新回收利用,作为工艺用水,实现了PTA生产中用水闭路循环、无污水排放的清洁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是生产聚酯纤维和PET树脂的基本原料,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化学需氧量(COD)负荷高达5~15kg/m3的有机废水。PTA废水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污染物包括对苯二甲酸、醋酸和苯甲酸等,其中对苯二甲酸是一种致畸有毒的生物难降解有机物,PTA产量不断扩大,因而PTA生产废水的治理工作也日趋紧迫。PTA生产废水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先经一烛式过滤器,回收一部分悬浮的对苯二甲酸后,滤液送往本厂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一般包括沉降池,调节池,曝气池,事故池,以及鼓风机等。这种方法的处理系统占用大量上地,环境脏差,与现代化的聚酯厂极不相称,且处理后污水,仍达不到排放标准,需送往总厂污水处理系统或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方可达标排放。现有技术已经提出了若干种方法对PTA生产中废水处理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CN1433176A提出一种用铁盐处理工业废水中对苯二甲酸的方法,主要采用硫酸铁或三氯化铁使废水中的对苯二甲酸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加以去除。调节PH至4~5.5,同时加入适量的聚丙烯酰胺以提高对苯二甲酸的沉淀度,对苯二甲酸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废水的COD,减轻了污水处理的负荷。但处理过程中添加了酸、碱及其他化学品,易形成二次污染。由于PTA生产废水富含有机物,近年来一些企业采用活性污泥法对PTA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利用活性污泥中各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目前用于处理PTA废水的微生物法工艺主要有传统活性污泥法、两段好氧活性污泥法和厌氧-好氧分段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好氧活性污泥体系中的各种微生物处理含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方法。历史最为悠久,但存在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停留时间长、处理效率低和剩余污泥产量大等不足之处。目前工业应用已不断减少。中国专利CN1176228A提出的两段好氧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负荷高的优点,但同样存在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和剩余污泥量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PTA废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厌氧-好氧分段活性污泥法是目前PTA生产废水处理的主流方法,中国专利申请CN1039784A提出一种由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组合的PTA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能耗相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和两段好氧活性污泥法有所降低,但也存在厌氧装置投资大、启动和维护困难,总水力停留时间长等缺点,厌氧段处理出水必需经过进一步的好氧处理才能达标排放。上述这些处理方法还有更重要一缺点是,这些方法只是消极地对废水加以处理,处理的目的仅在于排放,而没有对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如此,PTA生产厂一方面排放出大量的废水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需要补充相应量的经过特殊处理的新鲜工艺水,增加了水资源匮乏的压力。如一套年产22.5万吨PTA的生产装置,污水排放量约为70~80m3/小时。因此,寻求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工艺水消耗量的废水处理方法成了PTA行业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处理后的废水不能回收利用的缺陷,提供一种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使处理后的废水可重新回收利用,作为工艺用水,以实现PTA生产中用水闭路循环、无污水排放的清洁生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冷却废液从薄膜蒸发器中排出后直接冷却至10℃~50℃,或者薄膜蒸发器中排出的废液先在70℃~90℃条件下自由沉降分离出对苯二甲酸并回收,再将分离后的废液冷却至10℃~50℃;b.分离将冷却后的废液,用压滤机或离心机进行分离,分离下的固体残渣直接装袋送至处理厂,对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滤液进入储罐,作为薄膜蒸发器残渣打浆用水循环利用,随着废水循环次数增加,废水中钴、锰含量逐渐升高,当钴和锰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结晶在PTA残渣里,被一起送至处理厂作PTA固体残渣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并回收烧结物中的钴和锰。根据从薄膜蒸发器中排出的对苯二甲酸残液的量与冷却槽的容积大小,前述的a.冷却步骤中,冷却方式为用冷却器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一级、二级或多级冷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处理后的废水可重新回收利用,作为工艺用水,实现了PTA生产中用水闭路循环、无污水排放的清洁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冷却薄膜蒸发器中排出的废液先在70℃~90℃条件下自由沉降分离出对苯二甲酸并回收,再将分离后的废液用冷却器进行三级冷却,冷却至10℃~50℃;b.分离将冷却后的废液,用压滤机进行分离,分离下的固体残渣直接装袋送至处理厂,对固体残渣采用中国专利CN1089365C公开的《精对苯二甲酸残渣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滤液进入储罐,作为薄膜蒸发器残渣打浆用水循环利用,随着废水循环次数增加,废水中钴、锰含量逐渐升高,当钴和锰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结晶在PTA残渣里,被一起送至处理厂作PTA固体残渣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并回收烧结物中的钴和锰。权利要求1.一种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冷却废液从薄膜蒸发器中排出后直接冷却至10℃~50℃,或者薄膜蒸发器中排出的废液先在70℃~90℃条件下自由沉降分离出对苯二甲酸并回收,再将分离后的废液冷却至10℃~50℃;b.分离将冷却后的废液,用压滤机或离心机进行分离,分离下的固体残渣直接装袋送至处理厂对PTA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滤液进入储罐,作为薄膜蒸发器残渣打浆用水循环利用,随着废水循环次数增加,废水中钴、锰含量逐渐升高,当钴和锰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结晶在PTA残渣里,被一起送至处理厂作PTA固体残渣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并回收烧结物中的钴和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a.冷却步骤中,冷却方式为用冷却器对废液进行一级、二级或多级冷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冷却废液从薄膜蒸发器中排出后直接冷却至10℃~50℃,或者先在70℃~90℃条件下自由沉降分离出对苯二甲酸并回收,再将分离后的废液冷却至10℃~50℃;b.分离将冷却后的废液,用压滤机或离心机进行分离,分离下的固体残渣(含钴和锰)直接装袋送至处理厂对PTA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并回收烧结物中的钴和锰,滤液进入储罐,作为薄膜蒸发器残渣打浆用水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处理后的废水可重新回收利用,作为工艺用水,实现了PTA生产中用水闭路循环、无污水排放的清洁生产。文档编号F23G7/00GK1907869SQ20061004083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沈福昌, 沈建东, 沈晓东 申请人:沈福昌, 沈建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对苯二甲酸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具有如下工艺步骤:a.冷却:废液从薄膜蒸发器中排出后直接冷却至10℃~50℃,或者薄膜蒸发器中排出的废液先在70℃~90℃条件下自由沉降分离出对苯二甲酸并回收,再将分离后的废液冷 却至10℃~50℃;b.分离:将冷却后的废液,用压滤机或离心机进行分离,分离下的固体残渣直接装袋送至处理厂对PTA固体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滤液进入储罐,作为薄膜蒸发器残渣打浆用水循环利用,随着废水循环次数增加,废水中钴、锰含 量逐渐升高,当钴和锰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结晶在PTA残渣里,被一起送至处理厂作PTA固体残渣综合利用及焚烧处理,并回收烧结物中的钴和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福昌沈建东沈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沈福昌沈建东沈晓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