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土地复垦中水源储蓄方法,尤其针对干旱、半干旱区蒸发量大,且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矿山复垦后耕作作物用水量。
技术介绍
矿山复垦是指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整治因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的土地,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工作。在开采矿山的过程中,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是矿山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矿山复垦是现阶段解决矿山环境及矿山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矿区土地复垦根据其用途可分为农业复垦、林业复垦、渔业复垦、自然保护复垦、水资源复垦和工业复垦等。其中农业复垦和林业复垦是最普遍的。在我国由于耕地面积有限,目前复垦的核心便是恢复耕地。复垦技术一般包含生物复垦和工程复垦两大方面。生物复垦技术其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于林业复垦中,即包括被破坏土地的生物适宜性评价、复垦土壤改良技术、人工林营造、促进生长技术、植物物种选择技术和施肥、种子丸衣、菌根、吸水剂增产等复垦增产技术。工程复垦技术是指工程复垦中,按照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复垦地利用方向的要求,对废弃地采用矸石充填、粉煤灰充填、挖深垫浅等手段进行回填、堆垒和平整并采取必要的防洪、排涝及环境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山复垦中露天采坑或沉陷区底部蓄提水方法,其特征是:(1)利用露天采坑底部无裂隙槽状形态,选择粒径20~50cm的废矿石充填露天采坑底部,回填的废矿石将已闭坑的采坑充填至与相邻地表相距40‑60cm的高度,此高度为预留出构造地表层厚度;通过废矿石间隙构造类地下含水层;(2)在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设置一定范围不充填作为地表径流水的暂储坑,利用地形比降或截流沟将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周边集水区的地表径流水汇集于暂储坑,并经过自然沉降和过滤,侧向渗入到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底部的废矿石间隙构造类地下含水层;同时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周边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到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底部和废矿石间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复垦中露天采坑或沉陷区底部蓄提水方法,其特征是:(1)利用露天采坑底部无裂隙槽状形态,选择粒径20~50cm的废矿石充填露天采坑底部,回填的废矿石将已闭坑的采坑充填至与相邻地表相距40-60cm的高度,此高度为预留出构造地表层厚度;通过废矿石间隙构造类地下含水层;(2)在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设置一定范围不充填作为地表径流水的暂储坑,利用地形比降或截流沟将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周边集水区的地表径流水汇集于暂储坑,并经过自然沉降和过滤,侧向渗入到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底部的废矿石间隙构造类地下含水层;同时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周边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到采坑或采矿沉陷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振兴,毕建平,魏忠义,刘永海,孟卓,王井学,于淼,毕英杰,曹庆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建平盛德日新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