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涌污染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400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生物修复技术为主,集成多种治理技术的河涌污染综合治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城市黑臭河涌,通过上游河涌污染水体氧化塘预处理、河道底泥生物氧化修复、河道曝气增氧、中游河段水体生物修复和下游河段生态恢复等步骤,对河涌黑臭水体进行生物治理,取得明显的治理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于无法截污的城郊河涌,利用废弃的鱼塘、空地或适合地势改造成氧化塘对河涌重污染水体进行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底泥生物氧化控制河涌的内源污染,再经过河涌水体人工增氧、水体生物-生态修复等修复措施,能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净化河涌水质、提高河涌水体自净能力,为城市黑臭河涌的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以生物修复技术为主,集成多种治理技术的河涌污染综合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河涌黑臭是我国城市河网的普遍现象,我国城市黑臭河涌治理主要采用截污、驳岸、清淤等市政工程手段,但对于大部分城郊黑臭河涌,由于资金短缺和没有统一规划等原因,无法进行截污或近期内无法截污。因此,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河涌污染治理方法。经查询中国专利信息,也没有发现在这一方面采用集成多种治理技术进行生物修复治理方法的在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实可行地能有效治理城市河涌污染的方法。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打破了传统的治理方法中只采用某一种方法对河涌污染河涌污染水体或污染底泥进行治理,并往往只以物理、工程处理措施为主的技术路线,采用了以生物修复为主,结合多种治理措施分步骤、分层次对全河段进行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是环境工程领域刚刚兴起的一门新技术,是城市黑臭河涌治理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处理技术,迄今只有十几年历史,但其发展非常迅猛,已成功应用于农业、水产养殖、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本专利技术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城市黑臭河涌,通过上游河涌污染水体氧化塘预处理、河道底泥生物氧化修复、河道曝气增氧、中游河段水体生物修复和下游河段生态恢复等步骤,对河涌黑臭水体进行生物治理,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实施步骤1、上游河涌污染水体氧化塘预处理利用河涌沿岸废弃鱼塘或适合的地势改造成氧化塘,并在河涌中上游建坝,坝可以为橡胶坝,将河涌重污染水体导入(泵入或自流)氧化塘,经过氧化塘的强化生物处理,河涌水体污染物得到大量去除并排入坝的下游河道。氧化塘的强化生物处理采用机械曝气和现有技术中的氧化塘技术有机组合,并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加速氧化塘生物处理系统的启动和形成,本专利技术氧化塘工艺为 由于河水污染程度较高,含氧量低,黑臭严重,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将河水中含氧量提高,保证兼性塘(二级氧化塘)的处理效果,因此采用强氧化曝气工艺作为河水的预处理工艺。强氧化曝气池内设置悬浮球填料,采用表面曝气机进行表面强烈曝气,微生物部分附着于填料、部分悬浮于污水中,以提高容积负荷,克服污泥膨胀问题,简化管理,增加其对水质水量骤变的适用能力。强氧化曝气池的出水自流入兼性塘,进入氧化塘处理工艺。氧化塘设置为环行流形式,中间为沉淀区,可回流污泥及生物菌种至强氧化曝气池,环行流区配置水车增氧机进行供氧。兼性塘的处理出水自流入生态塘,受污染的河水经过前段处理后,污染物已大幅度被去除,河水基本恢复了原有的自净能力,在生态塘,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及生态食物链,对河涌水体进一步净化。污水经过氧化塘处理,可形成多级食物网的复合生态系统,处理后的水体直接排入河涌。生物氧化塘对上游黑臭水体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能有效去除水体CODcr和NH3-N,对污水中总磷、总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控制在一定的容积负荷条件下,氧化塘对河涌水体CODcr、NH3-N、TN、TP的去除率随增氧量与污水进水量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比例的降低而降低,即在增氧量一定的情况下,进水量越大,氧化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差,进水量越小,氧化塘的处理效果越好;在进水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增氧量的增加,氧化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佳。2、河道底泥生物氧化修复在坝后的中游河段投放底泥生物氧化复合制剂,对河道底泥进行生物氧化,促进好氧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去除,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河道底泥氧化时间为5-10天。本步骤可以将底泥生物氧化复合制剂(如市售EM菌剂培养液,细菌含量1×106pic/ml)和共代谢底物等辅助药物一起共50-100PPM、和生物促生剂(如BE)5-10PPM、生物解毒剂0.5-2.0PPM用黑臭河水稀释混合后,通过靶向给药技术直接喷射于河涌底泥内,以促进河涌底泥氧化。此过程连续进行3-6天。3、河道曝气增氧在坝后的中游河段设置曝气增氧设施,在底泥生物氧化修复完成后,开启增氧设施对河道水体进行增氧,控制溶解氧在1.5mg/L以上,为河道水体创造好氧环境,促进底泥好氧微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对底泥、水体污染物的降解去除,同时为河道的水体生物修复创造有利条件。所采用的曝气增氧方式为可调式低噪声水车曝气机,其结构如中国专利ZL200520053981所述,具有噪声小、溶氧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4、中游河段水体生物修复水体生物修复主要是向河涌水体投加市售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的降解,去除水体污染物。所使用的微生物制剂可以为市售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生物菌剂(如EM菌剂)和高效生物促生剂(如Probac制剂、BE制剂),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生物菌剂投加量为5.0~20.0ppm,高效生物促生剂投加量为1.0~5.0ppm。5、下游河段生态恢复通过人工放养或利用河道的潮汐作用,将各种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和高等鱼类引入下游河段,建立河涌复杂的食物网,促进河涌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强化下游河段的自净能力,进一步提高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对于无法截污的城郊河涌,利用废弃的鱼塘、空地或适合地势改造成氧化塘对河涌重污染水体进行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底泥生物氧化控制河涌的内源污染,再经过河涌水体人工增氧、水体生物-生态修复等修复措施,能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净化河涌水质、提高河涌水体自净能力,为城市黑臭河涌的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步骤流程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样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是针对广州市某河涌,该河涌全长约4800米,上游长约2500米,下游长约2300米,本实施例试验治理河段为下游2300米河段,治理河段受纳上游工业区的工业废水和村镇的生活污水,近十年来该河段河水一直处于黑臭状态,同时大量污染物淤积形成0.8~1.3米的黑臭底泥。采用本专利技术对该河涌进行治理的方案如下在治理河涌段的上游位置人工建坝(1号坝)截流,使上游污染水体全部经氧化塘预处理后再排入河道,在该河涌下游设置3号坝,使下游支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至于通过涨潮进入处理河段,变自然潮汐的双向流水为单向流水。1-3坝之间设置2号坝,形成1-2号坝之间预处理河段,对1-2坝之间的中游河段进行底泥生物氧化处理,减少河涌内源污染物产生二次污染,在河涌底泥生物氧化完成后拆除2号坝。下游河段受潮汐影响较大,底泥污染状况不太严重,仅作适当底泥处理,水体生物修复程序和预处理河段一样。1、氧化塘预处理方法氧化塘进水口位于1号坝上游50米处,出水口位于1号坝下游75米处,由3个自然鱼塘改造而成,分为相互串联的1、2、3号塘,氧化塘平均深度1.2m,1号塘为曝气塘,内置1台表曝机(7.50kw,增氧量为16kgO2/h)和2台水车式增氧机(1.50kw,增氧量为2.6kgO2/h),表曝机安装处用格栅围成12×10M2的水面,投置20m3悬浮填料,1号塘进水口采用格栅井,由三台离心式抽水机(其中1台2.5k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涌污染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上游污染水体氧化塘预处理:利用河涌沿岸废弃鱼塘或适合的地势改造成氧化塘,并在河涌中上游建坝,将河涌重污染水体导入氧化塘,经过氧化塘的强化生物处理,河涌水体污染物被大量去除,排入坝下游河道;(2)河道底泥生物氧化:在坝后的中游河段投放底泥生物氧化复合制剂,对河道底泥进行生物氧化,促进好氧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去除,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河道底泥氧化时间为5-10天;(3)河道曝气增氧:在坝后的中游河段设置曝气增氧设施,在底泥生物氧化修复完成后,开启增氧设施对河道水体进行增氧,控制溶解氧在1.5mg/L以上,为河道水体创造好氧环境,促进底泥好氧微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对底泥、水体污染物的降解去除,同时为河道的水体生物修复创造有利条件;(4)水体生物修复:向河涌水体投加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的降解,去除水体污染物;(5)河道生态恢复:通过人工放养或利用河道的潮汐作用,将各种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和高等鱼类引入下游河段,建立河涌复杂的食物网,促进河涌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强化下游河段的自净能力,进一步提高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明江栋谢丹平刘军陈中颖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