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577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器,通过在热动元件本体上设置外径小于第二遮断部的中间部,使热动元件本体在调温器内流体压力过大时能够压缩弹簧运动,从而使第二遮断部离开第一阀口,使第一阀口和中间部形成泄压通道,可以防止调温器内流体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调温器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补充润滑油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如润滑油润滑性能不够好则会导致汽车使用寿命大大折扣甚至会酿成车祸惨剧。而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其自身的温度有很大的关联,当润滑油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润滑油就会失去润滑性能。润滑油温度一般在正常行驶时是不会过高,当车辆超负荷或在四驱模式设定在雪地行驶或越野时,车辆在液力变矩器过渡打滑状况下行驶,则可能造成变速箱油温度过高,从而失去润滑性能。现有的变速箱油主要通过调温器和外部冷却装置组成的冷却流路来实现温度调节功能。当变速箱油路的温度上升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封住,高温油进入外部冷却装置进行降温再流回变速箱外部冷却装置。反之,当油温过低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开始凝固收缩,推杆复位,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打开。变速箱油路的油在流动过程中与发热的变速箱元器件发生热交换,油温逐渐上升,如此往复循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发生外部冷却装置阻塞等原因而导致冷却油的流体压力过大时,也会导致变速箱冷却油供油不足的问题。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调温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温器,包括内设腔的阀体和安装在腔内的热动元件,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固定或抵接于所述阀体,另一端支撑在弹性元件;所述阀体还设置有分别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阀口,所述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之间;所述热动元件包括热动元件本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包括可用于打开关闭所述阀口的遮断部;所述热动元件本体还包括与所述遮断部相邻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遮断部的外径和所述阀口的内径,当所述遮断部位于所述阀口的下方时,所述中间部与所述阀口之间有间隙,从而使所述调温器形成有泄压通道;当所述阀口打开时,且所述遮断部位于所述阀口的上方时,所述调温器上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器,包括内设腔的阀体和安装在腔内的热动元件,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固定或抵接于所述阀体,另一端支撑在弹性元件;所述阀体还设置有分别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阀口,所述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之间;所述热动元件包括热动元件本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包括可用于打开关闭所述阀口的遮断部;所述热动元件本体还包括与所述遮断部相邻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遮断部的外径和所述阀口的内径,当所述遮断部位于所述阀口的下方时,所述中间部与所述阀口之间有间隙,从而使所述调温器形成有泄压通道;当所述阀口打开时,且所述遮断部位于所述阀口的上方时,所述调温器上形成有导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所述第一接口、阀口和第三接口;当所述阀口打开时,且所述遮断部位于所述阀口的下方时,所述调温器上形成有导通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包括所述第一接口、泄压通道和第三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内还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含有一贯通通道的主体部,所述阀口为所述贯通通道的一部分,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遮断部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泄压通道还包括所述中间部与所述贯通通道之间形成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的一端开口,热动元件通过所述腔上的开口端插入所述腔内,所述腔的开口端通过固定安装的端盖密封,所述端盖包括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密封所述腔的开口端,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的贯通通道相配合的圆弧面,所述贯通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的内径与所述连接柱内侧面的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弹簧支撑座,所述弹簧支撑座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的贯通通道的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上
\t部的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的贯通通道相配合,所述连接柱的下部的圆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浩明尹斌廖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