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会议装置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342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会议装置的散热装置,第一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通过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第一散热收容腔与第二散热收容腔依次通过第一出气管以及第二进气管相连,第二散热收容腔与第三散热收容腔依次通过第二出气管以及第三进气管相连,第三散热收容腔与第三出气管相连,第一进气挡板设置在第一进气管与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第一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进气管与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第一散热收容腔、第二散热收容腔以及第三散热收容腔内均设置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包括散热外管、散热内管以及作冻液层,作冻液层设置在散热外管以及散热内管之间,散热内管内均匀的设置有散热毛细管。具有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元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会议装置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产业快速的进步,电子装置的功能也愈来愈强大,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晶片组或显示单元的电子元件运算速度也随着增长,造成电子元件单位时间所产生的热量就会相对提高;因此,若电子元件所散发出的热量无法及时散热,就会影响电子装置整体的运作,或导致电子元件的损毁。一般业界采用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大部分通过如风扇、散热器或是热管等散热元件进行散热,并借由散热器接触热源,再通过热管将热传导至远端散热,或由风扇强制引导气流对该散热器强制散热,针对空间较狭窄或面积较大的热源则选择以均温板作为导热元件作为传导热源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会议装置的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会议装置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一进气挡板、第二进气挡板、第三进气挡板、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三出气管、第一出气挡板、第二出气挡板、第三出气挡板、第一散热收容腔、第二散热收容腔以及第三散热收容腔,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通过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以及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出气管以及所述第三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相连,所述第一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一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一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出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二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二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二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出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三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管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三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管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三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出气管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三出气挡板三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出气管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以及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内均设置有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包括散热外管、散热内管以及作冻液层,所述作冻液层设置在所述散热外管以及所述散热内管之间,所述散热内管内均匀的设置有散热毛细管。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以及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的长度均为10-50mm,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以及所述第三进气管的内径均为5-9mm,所述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以及所述第三出气管的内径均为5-9mm,所述第一进气挡板、所述第二进气挡板以及所述第三进气挡板的长度均为5-9mm,所述第一出气挡板、所述第二出气挡板以及所述第三出气挡板的长度均为5-9mm。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以及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均采用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压电材料结构。所述散热毛细管的内径为0.05-0.1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具有独立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这样就可以实现在散热装置外部空间产生一个方向的气体流动,促进散热装置外部空间的气体流动,从而保证了散出散热装置的气体维持在较低的温度,保证了散热装置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由于设置有进气挡板以及出气挡板,能够控制气体的流动方向,从而促进散热,散热收容腔的设置,能够控制温度较高的气体在散热收容腔内时间,从而提高其散热效率;散热收容腔内设置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内的毛细管以及作冻层均能有效的帮助降低气体的温度,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由于设置有三个串联的散热收容腔,使得该装置的散热效果较之前更加的高效,在第一散热收容腔内未散热完全的热空气在后面的第二或第三散热收容腔内能够进行更加完全的散热,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进行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散热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进气管,2为第一进气挡板,3为第一出气管,4为第一出气挡板,5为第一散热收容腔,6为散热外管,7为散热内管,8为作冻液层,9为散热毛细管,10为第二散热收容腔,11为第三散热收容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用于会议装置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1、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一进气挡板2、第二进气挡板、第三进气挡板、第一出气管3、第二出气管、第三出气管、第一出气挡板4、第二出气挡板、第三出气挡板、第一散热收容腔5、第二散热收容腔10以及第三散热收容腔11,第一进气管1与第一出气管3通过第一散热收容腔5相连,第一散热收容腔5与第二散热收容腔10依次通过第一出气管3以及第二进气管相连,第二散热收容腔10与第三散热收容腔11依次通过第二出气管以及第三进气管相连,第三散热收容腔11与第三出气管相连,第一进气挡板2设置在第一进气管1与第一散热收容腔5相连的位置上,第一进气挡板2一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进气管1与第一散热收容腔5相连的内管壁上,第一出气挡板4活动的设置在第一出气管3与第一散热收容腔5相连的位置上,第一出气挡板4一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出气管3与第一散热收容腔5相连的内管壁上,第二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二进气管与第二散热收容腔10相连的位置上,第二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进气管与第二散热收容腔10相连的内管壁上,第二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二出气管与第二散热收容腔10相连的位置上,第二出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出气管与第二散热收容腔10相连的内管壁上,第三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三进气管与第三散热收容腔11相连的位置上,第三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第三进气管与第三散热收容腔11相连的内管壁上,第三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第三出气管与第三散热收容腔11相连的位置上,第三出气挡板三端转动的设置在第三出气管与第三散热收容腔11相连的内管壁上,第一散热收容腔5、第二散热收容腔10以及第三散热收容腔11内均设置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包括散热外管6、散热内管7以及作冻液层8,作冻液层8设置在散热外管6以及散热内管7之间,散热内管7内均匀的设置有散热毛细管9。第一散热收容腔5、第二散热收容腔10以及第三散热收容腔11的长度均为10-50mm,第一进气管1、第二进气管以及第三进气管的内径均为5-9mm,第一出气管3、第二出气管以及第三出气管的内径均为5-9mm,第一进气挡板2、第二进气挡板以及第三进气挡板的长度均为5-9mm,第一出气挡板4、第二出气挡板以及第三出气挡板的长度均为5-9mm。第一散热收容腔5、第二散热收容腔10以及第三散热收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会议装置的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会议装置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一进气挡板、第二进气挡板、第三进气挡板、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三出气管、第一出气挡板、第二出气挡板、第三出气挡板、第一散热收容腔、第二散热收容腔以及第三散热收容腔,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通过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以及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出气管以及所述第三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相连,所述第一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一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一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出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二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二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二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出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三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管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三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管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三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出气管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三出气挡板三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出气管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以及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内均设置有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包括散热外管、散热内管以及作冻液层,所述作冻液层设置在所述散热外管以及所述散热内管之间,所述散热内管内均匀的设置有散热毛细管。...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会议装置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一进气挡板、第二进气挡板、第三进气挡板、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三出气管、第一出气挡板、第二出气挡板、第三出气挡板、第一散热收容腔、第二散热收容腔以及第三散热收容腔,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通过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以及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与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出气管以及所述第三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三散热收容腔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相连,所述第一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一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一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出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二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二进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二出气挡板一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出气挡板一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二散热收容腔相连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三进气挡板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李力庞晓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智鼎创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