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恒峰专利>正文

微滤排放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36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洗方便的微滤排放处理器,包括简体及内部的生物滤床膜片组,特别适合在餐饮业的使用生物滤床膜片层叠组成圆台状,可以通过把手很方便的取出生物滤床膜片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残留微生物残骸附着在生物滤床膜片的壁上时,在水流与重力的作用下能自行脱落,无需拆卸生物滤床膜片组进行清洗,即使需要清洗也只要握住把手使生物滤床膜片组在水中旋转几圈,靠水流带走微生物残骸,使工作环境保持清洁,在每层生物滤床膜片的斜面上设有档墙,增大了水流的接触面积可以使水流在排放器内的作用时间增长,增加了过滤的效果,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污染环保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应用在餐饮行业和机 械行业含油污水处理中的一种微滤排放处理器。技术背景在大规模的餐饮行业或是食品工业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包括 动植物油脂和工业废油,这些废水需要进行处理才能排入下水道或回收,普 遍的处理设备或装置根据废水中各种成分的比重不通,采用重力法进行沉浮 分离,这种设备或装置工作效率低,处理能力差,无法降解水中悬浮的溶解油和分离从水中游离出来的散油、也无法降低废水中的C0D、 B0D、 NH3-N等 有机物指标。为解决这些问题,有人设计了新的设备并申请了专利号为01245141. X, 名称为排放过滤器的专利。该排放过滤器在筒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 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生物氧化过滤器,该过滤器由水平的滤芯片层叠而成, 水平滤片上设有竖直回形的拦截堤坝,堤坝与堤坝之间是贯通的长孔,下层 堤坝的上平面与上层滤芯片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原理是使废水经第一步处 理后进入过滤器进行生物氧化法除油和机械缝隙过滤。但是这种装置的滤芯 片为平面片状,水的流速较慢,在长时间使用后,堤坝内部会滞留较多的油 脂块和杂物而堵塞通道,即使冲洗掉了,因为采用了翻越式结构,间隙又较 小,还是容易堵塞,再采用层叠结构后,清洗也很不方便,需要拆卸整个滤 心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分离装置在内部滞留油脂块和杂物堵塞通道,当 对滤芯片进行清洗时,需要拆分整个滤芯片组,并对每层滤芯片清洗,因此 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较恶劣,提供一种可有效自动疏通流水通道,无需清 洗或清洗很方便,无需拆分每层生物滤床膜片的微滤排放处理器。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现有分离装置对微生物附着率低,生长状况差,废水中 的有机物浓度指标降低作用极为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使有益的厌氧菌、 好氧菌、兼氧菌并以兼氧菌为主的微生物良好附着、生长,并能使老化死亡 的微生物方便脱落的微滤排放处理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地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滤排放处理器, 包括筒体及设置在其内部的生物滤床膜片组,其中,所述的生物滤床膜片 组呈圆台状,生物滤床膜片组的中间设有进水孔,每层生物滤床膜片在斜 面上设有档墙。生物滤床膜片组采用圆台状是为了增长水流在生物滤床膜 片上流动的时间,更加有利于生物滤床膜片上微生物的生长,保证水里的 包括油类在内的悬浮物质能有时间分离和被吸附,减缓了流速,而且使水 流均匀;从中间进水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使用面积,使流入装置的废水形成 有规律的水体流动状态,加快水中悬浮物的分离,悬浮物集中在顶上可以 用其它设备收集处理;设置档墙是为了增大水流接触地面积,附着更多的 微生物参与水中吸附小颗粒油和降解有机物的处理,并且生物滤床膜片经 常处于好氧与厌氧的交替过程中,十分利于有益微生物群体的驯化,促进 了易降解的可溶解有机物的降解与分解。其中,所述的生物滤床膜片组由若干个生物滤床膜片层叠构成,每层 生物滤床膜片上对称地设有若干个支撑柱,上层生物滤床膜片的下支撑柱 放置在下层生物滤床膜片的上支撑柱内。生物滤床膜片的层数可以根据需 要设置, 一般为三层 五十层,上下层生物滤床膜片不但要有一定的间隙, 还要保证不会晃动,使之连成一体,因此采用插销的结构,下支撑柱插到 上支撑柱的中间孔中;为了结构简单与方便,支撑住以120°为间隔,比 较稳定。保证水流在生物滤床膜片上能比较顺畅与均匀的流动,所述生物滤床 膜片的上开口和下开口边缘呈水平,所述的上支撑柱设置在上开口水平边 缘靠边处的上面,上支撑柱的中间设有孔,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柱配和连接, 下支撑柱到上支撑柱之间设有通孔。设置水平的边缘使为了比较方便地固 定生物滤床膜片,并且使生物滤床膜片层叠时比较稳定;上下层叠时所用的支撑柱可以设置在每层生物滤床膜片的任何合适位置,生物滤床膜片本 身具有一定的强度,上开口的直径比下开口的直径小,因此提手与之相连 时会比较合适,结构较简单;孔的尺寸与下支撑柱的最大直径相配,深度 与下支撑柱的高度相配,下支撑柱设置在上开口水平边缘的下面,与上支 撑柱在同一竖直方向,下支撑柱与上支撑柱位置可以调换,上面的直径大, 下面的直径小,配合时下层的支撑柱插入到上层的支撑柱内部。作为优选,所述的档墙的主方向与圆台的母线平行,档墙与上层生物 滤床膜片的下平面之间设有0. 2 2mm的间隙,主档墙的长度小于等于圆台 母线的长度,在主档墙之间设有副档墙,长度为主档墙的1/3 1/2,位置 从斜面的中间延伸到斜面的下端。档墙可以采用波浪曲面式或平面式,所 述的主方向是指档墙的主线方向,档墙与上层下平面间的缝隙可以进行机 械缝隙过滤,也可以在档墙与档墙之间的圆台斜面上设置细长形通孔,提 高机械缝隙的过滤效果,并能起到导流的作用,在主档墙之间设置副档墙 增加微生物与散油的附着面积,为微生物与散油在重力的作用和水流的冲 击下可以自动剥落,起到清洁的效果。所述的生物滤床膜片组的进水口中间设有提手,提手的上端设有一个 把手,把手的长度小于进水口的直径,提手的下端是个法兰叉,在法兰叉 上与生物滤床膜片的通孔相配位置设有销孔,把手与法兰叉之间设有圆柱 体,用销轴贯通下层地生物滤床膜片与法兰叉,销轴上设有螺纹,销轴的 两端设有螺栓,使提手与生物滤床膜片组构成一整体。提手的机构可以采 用多种形式,如提手的下端可以设置成圆形法兰,并在上面设置若干个通 孔,为简化结构,法兰叉设置成对称的三个,在法兰叉地端部可以延伸出 与生物滤床膜片的斜面相配的一个罩,覆盖住生物滤床膜片组,使得需要 提出生物滤床膜片组时,整体取出,结构简单,无需在生物滤床膜片组上 设置其它固定装置。为了放置生物滤床膜片组,又能很方便地使生物滤床膜片组从筒体内 部分离,支架可以是多种形式,可以在筒体内壁上设置几个凸起点,也可 以在筒体横向设置几个条状支撑梁,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内部中间偏下的位置设有一环形支架,环形支架与筒体连接处密封,生物滤床膜片组安 置在支架上,最下层生物滤床膜片与环形支架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装置。生物滤床膜片组可以是一个单元体,也可以是多个单元体组合而成,所述 的最下层是指最下一个单元体的最下层生物滤床膜片,设置密封装置是防 止水流从生物滤床膜片组与环形支架接触的地方进入筒体内部。为防止生物滤床膜片组在筒体内壁由于水流地冲击而晃动或是偏移, 因此所述的环形支架上平面与筒体内壁的夹角处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定位 柱的内边形成的圆的直径与生物滤床膜片组的外边缘的直径相当。为简化 结构采用对称布置三个定位柱。所述的筒体下端设有一个进水口 ,在与进水口相对的侧壁上高于环形支架3层生物滤床膜片到6层生物滤床膜片的位置处设有出水口。进水口的位置也可以直接设置在环形支架处,以节省材料与空间;出水口的位置 不能太高,否则下层的生物滤床膜片出来的水无法从出水口流出,整个装 置允许下面3 20层的生物滤床膜片浸入在水中;当处理废水水量大时可增加生物滤床膜片的设置数量,也可整个装置多个并联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 长,产生的残留微生物残骸附着在生物滤床膜片的壁和档墙上时,增大了 附着面积,提高了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浓度指标的效率,通过与水中的溶 解油作用,凝成油脂块,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滤排放处理器,包括筒体及设置在其内部的生物滤床膜片组,其特征是:所述的生物滤床膜片组(3)呈圆台状,生物滤床膜片组的中间设有进水孔(6),每层生物滤床膜片在斜面上设有档墙(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恒峰
申请(专利权)人:杜恒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