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45°榫角的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023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45°榫角的门窗转角连接组件。本具有45°榫角的门窗转角连接组件包括分别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的第一型材上设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容置槽,所述的第二型材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容置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容置槽和第二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结构牢靠,不易出现脱榫现象。2、本门窗安装过程无需使用胶水,更加环保,对人体健康无影响。3、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完成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45°榫角的门窗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门窗的质量以及门窗的样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自然、返璞归真成为时尚,木质门窗变的越来越受欢迎,现有市场上的实木门窗生产通常采用榫接胶合方式,由于采用胶水,门窗的榫接方式往往过于简单,同时因为搬运、油漆、组装、运输等原因容易发生脱胶现象,简单的榫接方式往往会出现脱榫现象从而不能够有效支撑。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窗框半榫结构组框的部件[申请号:201420373024.7],包括窗框料一和窗框料二,所述窗框料一和窗框料二榫接后成直角状态;所述窗框料一的上、下部同侧面分别设有榫眼一和榫眼二且窗框料一的上、下部之间设有承接台;所述窗框料二的上、下部同侧面分别设有榫头一和榫头二且窗框料二的上部设有凸起于下部的凸起部。该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榫接结构的部件结构简单,可以代替圆棒榫完成木门窗的组角工艺,可现场组装;牢固可靠、强度高、通用性好及加工效率高且环保。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45°榫角的门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45°榫角的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边框(1a)依次首尾相连而成的矩形窗框(1),所述的窗框(1)内沿设有玻璃板定位槽(1b),相邻的两个边框(1a)之间设有转角连接组件(2),所述的转角连接组件(2)包括分别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型材(3)和第二型材(4),所述的第一型材(3)上设有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所述的第二型材(4)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对应设置的第二容置槽(4b)和第二定位块(4a),所述的第一型材(3)包括第一外板(3c)、第一内板(3d)和位于第一外板(3c)和第一内板(3d)之间的第一插接板体(3e),所述的第一外板(3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45°榫角的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边框(1a)依次首尾相连而成的矩形窗框(1),所述的窗框(1)内沿设有玻璃板定位槽(1b),相邻的两个边框(1a)之间设有转角连接组件(2),所述的转角连接组件(2)包括分别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型材(3)和第二型材(4),所述的第一型材(3)上设有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所述的第二型材(4)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板(3a)和第一容置槽(3b)对应设置的第二容置槽(4b)和第二定位块(4a),所述的第一型材(3)包括第一外板(3c)、第一内板(3d)和位于第一外板(3c)和第一内板(3d)之间的第一插接板体(3e),所述的第一外板(3c)端部设有第一外定位斜面(3f),所述的第一内板(3d)端部设有第一内定位斜面(3g),所述的第一插接板体(3e)包括第一定位长板(3h),所述的第一定位长板(3h)一侧设有第一定位短板(3i),另一侧为第一外板(3c),所述的第一定位长板(3h)与第一内板(3d)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槽(3b),所述的第一外定位斜面(3f)、第一内定位斜面(3g)的斜面倾斜角角度相同且均为45°,所述的第二型材(4)包括第二外板(4c)、第二内板(4d)和位于第二外板(4c)和第二内板(4d)之间的第二插接板体(4e),所述的第二外板(4c)端部设有第二外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忠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奥丽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