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294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是含油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技术问题;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油水分离器和人工湿地子系统,所述油水分离器的进口至出口依次包括杂质剔除罐、至少一级分离罐和一清水罐,各罐的上部一侧都设有进水口,下部一侧都设有排水口,各罐的进排水口依次相连接,各罐的顶部都设排气口,并分别经控制阀连接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总排气排油管,各罐的底部都设排污口,并分别经控制阀连接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总排污管;所述油水分离器的出口连接人工湿地子系统的输入口,人工湿地子系统由进口至出口依次包括取水泵井、人工湿地、控制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的,结构紧凑,投资少、经济效果明显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成套设备中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技术。
技术介绍
含油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油、悬浮物、添加剂以及其它不利成分,使 污水经处理后可以直接排放。所采用的技术包括重力分离、粗粒化、浮选法、过滤、 膜分离以及生物法等十几种方法。含油污水的水质成分复杂、差异较大,因此处理 工艺应有所选择。研制新型设备和药剂,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成为含油污水处 理发展的新趋势。在《化工机械》杂志2002, 29 (3)期中(140 — 142页,146页)文献标题 新型的纤维一液膜油水分离器;著者倪玲英的文章中,介绍一种新型的纤维一液 膜油水分离器设备,主要由聚结罐和分离罐组成,采用改性强亲油性纤维作为聚结 罐内件,使含油污水中的小油滴通过强亲油性纤维在较短的时间内合并为大油滴成 为可能,縮短分离罐沉降时间,提高油水分离效率。试验表明,新型的纤维一液膜 油水分离设备用于处理含有污水是行之有效的,用于处理稀油污水比稠油污水效果 更好。另外专利号为JP1983000000868的日本专利介绍了油水分离的基本方法和相 应的装置,可有效地分离,给装置先采用一个抽吸装置对污水表面部分的浮油进行 抽吸初分离,并将其排入分离槽中,进行油水分离,专利介绍了分离器的总体结构。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如以上两种专利技术以及用类似技术进 行油污水处理的设备,虽然能把油从污水中有效的分离出来,但却不能降低污水的 COD等指标,使得处理后水还不能直接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 投加任何的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的,设备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能耗低, 处理速度快,处理后水能达标排放的,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果明显的含油污水 处理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油水分 离器(破乳分离装置)和人工湿地子系统,油水分离器(破乳分离装置)的进口至 出口依次包括杂质剔除罐、至少一级分离罐和一清水罐,各罐的上部一侧都设有进 水口,下部一侧都设有排水口,各罐的进排水口依次相连接,各罐的顶部都设排气 口,并分别经控制阀连接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总排气排油管,各罐的底部都设排污 口,并分别经控制阀连接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总排污管;所述分离罐的进水口设整 流室,分离罐内的上部设斜板,分离罐内的下部设阴阳离子树脂柱,阴阳离子树脂 柱从柱芯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套管、粗粒化层、雾化破乳层,罐顶排气口旁设界面传 感器;从隔油池出来的系统含油污水先进入杂质剔除系统,其中被剔除出来的污物 通过底部的排污管回流入隔油池;然后其他含油污水进入一级分离罐, 一级分离罐 对含油污水中的大部分浮油进行分离,同时对污水进行高效雾化处理,使污水中"水 包油"或"油包水"的微小含油颗粒受到破坏;所述油水分离器(破乳分离装置)的出口连接人工湿地子系统的污水输入口, 人工湿地子系统由进口至出口依次包括取水泵井、人工湿地、控制井;从油水分离 器的清水罐流出的水进入人工湿地子系统的取水泵井,通过自控系统控制取水泵井 中的提升泵的开启,将水泵入布水管道,使其均匀的流入人工湿地,在湿地植物和 介质层微生物菌群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的降解和去除水体中含有的有机物、氮、磷 以及残余油类物质等污染物;理后的清水通过人工湿地底部的集水管流入控制井, 通过控制井的出水管可直接达标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湿地子系统为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子系统。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湿地植物、多层介质层、衬垫、衬底, 以及连接取水泵井的布水装置和连接出口——控制井的集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井中设一控制管,通过控制管可以控制人工湿地内水体的 高度,以控制有氧处理的比例。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湿地选用的植物为芦苇品种;根系发达,该种湿地植物可 在及其恶劣的水质条件下生长,并可有效的降解油脂、重金属以及其他难以降解的 物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1) 该技术处理的指标范围较广,污水含油可为5—200000ppm,悬浮物15_2000 ppm, COD含量IOO—1000,出水含油量为5 — 10卯m,悬浮物3 — 10ppm,粒径中值 2—8um, COD含量小于IOO,处理量可达0.5m3/h—1000m3/h;2) 综合多种技术,物理+生物处理法,高效安全,运行能耗低,各项技术均优于 国内同类产品;3) 该系统结构合理、紧凑、操作方便灵活、快捷,投资少、成本低、效果明显、 应用面广;4) 具有故障自检测和自动报警系统,增强整机的可靠性,可实现无人看守功能, 也可实现远程集散中央控制的扩展功能;5)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来看,不同学科采用的技术,从国内外研究和实际应用效 果来看,均有不同的优缺点,现从应用效果、推广的可能性及涉及的领域等几个方 面进行分析<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不需投加任何的化学药剂,设备采用物理法快速的把油水分离,处理后水含油量小于10卯 ,设备结构紧凑、精巧美观,自动化程度高;处理后水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示意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油水分离器的杂质剔除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油水分离器的雾化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实施例雾化分离罐中的阴阳离子树脂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所述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子系统的工艺流程框图;图7是所述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子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所述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子系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所述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子系统的介质层和衬垫分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 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 围。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1)隔油,含油 污水进入隔油池;含油污水先进入多级隔油池,在这里浮油被逐级撇除,被当作污 油收集起来,同时固状杂质被沉积在隔油池的池底;在隔油池的最后一级里,含油 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状物被大部分剔除了,有利于下一阶段油水分离器的使用,防 止减少堵塞;2)含油污水处理,含油污水进入破乳分离装置进行杂质剔除、破乳分离处理,处理后的污油排入污油收集器,处理后的污染物排入隔油池;3)不含油污 水(清水)处理,不含油污水进入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进行降解和去除水体中 含有的有机物、氮、磷以及残余油类物质等污染物的处理,以使清水可接达标排放。 参见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油水分离器(破乳分离装置)的进口 至出口依次包括杂质剔除罐(系统)、三级分离罐和一清水罐,各罐的上部一侧都设 有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油水分离器和人工湿地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器的进口至出口依次包括杂质剔除罐、至少一级分离罐和一清水罐,各罐的上部一侧都设有进水口,下部一侧都设有排水口,各罐的进排水口依次相连接,各罐的顶部都设排气口,并分别经控制阀连接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总排气排油管,各罐的底部都设排污口,并分别经控制阀连接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总排污管;所述分离罐的进水口设整流室,分离罐内的上部设斜板,分离罐内的下部设阴阳离子树脂柱,阴阳离子树脂柱从柱芯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套管、粗粒化层、雾化破乳层,罐顶排气口旁设界面传感器;从隔油池出来的系统含油污水先进入杂质剔除系统,其中被剔除出来的污物通过底部的排污管回流入隔油池;然后其他含油污水进入一级分离罐,一级分离罐对含油污水中的大部分浮油进行分离,同时对污水进行高效雾化处理,使污水中“水包油”或“油包水”的微小含油颗粒受到破坏;    所述油水分离器的出口连接人工湿地子系统的污水输入口,人工湿地子系统由进口至出口依次包括取水泵井、人工湿地、控制井;从油水分离器的清水罐流出的水进入人工湿地子系统的取水泵井,通过自控系统控制取水泵井中的提升泵的开启,将水泵入布水管道,使其均匀的流入人工湿地,在湿地植物和介质层微生物菌群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的降解和去除水体中含有的有机物、氮、磷以及残余油类物质等污染物;理后的清水通过人工湿地底部的集水管流入控制井,通过控制井的出水管可直接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效军单成亮许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达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