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螃蟹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2198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1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自动螃蟹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本体和投料装置,养殖本体内部通过金属隔板形成三个养殖腔,养殖腔上端部均设有沿着纵向分布的导轨,投料装置通过导轨与养殖本体上表面进行连接,养殖本体下端部设置有一排污腔,排污腔通过底板与养殖腔进行分离,底板上开设有排污孔,排污腔内放置有抽屉状的排污槽,排污槽的外表面设置在养殖本体的外表面,并且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把手,排污槽外表面设置有一排水管a,排水管a与水泵相连接,水泵的另一端与排水管b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投料装置,通过电机驱动搅拌装置,实现饲料的混合均匀,采用人为的推动投料装置,比人为的散饲料更为均匀,避免螃蟹争抢食物,提高喂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螃蟹养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螃蟹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螃蟹: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螃蟹是甲壳类动物,它们的身体被硬壳保护着。螃蟹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螃蟹与虾、龙虾、寄居蟹算是同类的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靠近海洋,也有一些的螃蟹栖于淡水或住在陆地。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中国食蟹的历史悠久,《逸周书·五会解》、《周礼·天官·疱人》中均有记载。以螃蟹命名的电影于1982年在委内瑞拉上映。河蟹的生长过程是伴随着幼体蜕皮、仔幼蟹或成螺蜕皮进行的,幼体每蜕一次皮就变态一次,也就分为一期。从大眼幼体蜕皮变为第一期仔蟹始,以后每蜕皮一次壳它的体长,体重均作一次飞跃式的增加,从每只大眼体6-7mg的体重逐渐增至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蜕壳数十次,而每蜕一次壳都是在渡过一次生存大关。河蟹蜕壳时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蜕壳过程中质量明显增加,在以后的生长中,水分的失去却是缓慢的,并逐渐为组织生长所代替,河蟹生长的速度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水温和饵料的制约。如果环境条件不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半自动螃蟹养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自动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本体(1)和投料装置(3),所述养殖本体(1)内部通过金属隔板形成三个养殖腔,所述每个养殖腔上端部均设有沿着纵向分布的导轨(4),所述投料装置(3)通过导轨(4)与养殖本体(1)上表面进行连接,所述养殖本体(1)下端部设置有一排污腔(6),所述排污腔(6)通过底板(5)与养殖腔进行分离,所述底板(5)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形排污孔(51),所述排污腔(6)内放置有抽屉状的排污槽,所述排污槽的外表面设置在养殖本体(1)的外表面,并且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环形把手(61),所述排污槽外表面设置有一排水管a(7),所述排水管a(7)与水泵(8)相连接,所述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本体(1)和投料装置(3),所述养殖本体(1)内部通过金属隔板形成三个养殖腔,所述每个养殖腔上端部均设有沿着纵向分布的导轨(4),所述投料装置(3)通过导轨(4)与养殖本体(1)上表面进行连接,所述养殖本体(1)下端部设置有一排污腔(6),所述排污腔(6)通过底板(5)与养殖腔进行分离,所述底板(5)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形排污孔(51),所述排污腔(6)内放置有抽屉状的排污槽,所述排污槽的外表面设置在养殖本体(1)的外表面,并且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环形把手(61),所述排污槽外表面设置有一排水管a(7),所述排水管a(7)与水泵(8)相连接,所述水泵(8)的另一端与排水管b(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3)包括投料本体(31)、置料箱(32)、搅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转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蓑笠翁养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