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稻田养蟹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养殖螃蟹的方法。
技术介绍
:稻田养蟹是充分利用稻田水位较浅、水温较高、溶氧充足、饵料丰富、能为河蟹提供栖息避害场所等生态条件辅以人工饵料,实行科学管理,妥善解决稻蟹共生中的矛盾,形成稻蟹共生互为有利的高效生态系统。它具有养殖周期短、投资风险小、发病率低、稳粮增效等显著特点。现有技术中稻田养蟹具有以下的缺点,首先螃蟹养殖的数量较多,粪便较多,以及喂食的饲料等较多,都容易导致稻田里的水富营养化,使得水稻容易旺长,水里含氧量下降不利于螃蟹以及水稻的健康生长,其次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长时间水质较差的问题,通常是采用勤换水的方法,一般十到半个月就要换水一次,因此换水量非常大,导致水资源浪费,而且大大提高了养殖成本;再次现有技术中稻田养殖与其纯自然中生长的螃蟹肉质较差,主要原因为螃蟹的运动量少,环境差异较大,螃蟹无需或者不方便捕食以及打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经济效益好,螃蟹与水稻都能健康生长,且节约成本,减少浪费的水稻养殖螃蟹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养殖螃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内起垄种植水稻,垄高10~20cm,宽度在30~40侧面,垄的两侧设置斜坡状,然后种植水稻;2)待水稻幼苗高度长到20~30cm时对其进行施肥,施肥的肥料中氮、磷和钾的比例为1﹕3﹕2;3)、在水稻开始分蘖的时候向每亩稻田里投入蟹苗1000~1200只;4)、每隔30~50天换水一次,换水在夜晚进行,使用深井水将稻田里的水换去;5)、每天早晨以及傍晚向田里鼓入氧气;6)、每天夜里在离水稻上部1~2米的高度上架设白炽灯,白炽灯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0~20米之间;7)、在水稻收割后再将追加饲料育肥螃蟹,然后捕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养殖螃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内起垄种植水稻,垄高10~20cm,宽度在30~40侧面,垄的两侧设置斜坡状,然后种植水稻;2)待水稻幼苗高度长到20~30cm时对其进行施肥,施肥的肥料中氮、磷和钾的比例为1﹕3﹕2;3)、在水稻开始分蘖的时候向每亩稻田里投入蟹苗1000~1200只;4)、每隔30~50天换水一次,换水在夜晚进行,使用深井水将稻田里的水换去;5)、每天早晨以及傍晚向田里鼓入氧气;6)、每天夜里在离水稻上部1~2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