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属污水处理
技术背景目前,油田已处于采用聚合物驱油的三次采油阶段,采用的聚合物主要是高分子量 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采出液的综合含水率高达89.7%以上,综合回注率达 92%以上,剩余部分污水外排。在三次采油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大量的聚合物和其它油田 化学助剂,使得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这增加了采出液油水分离和含油污水处 理的难度,使得处理后的污水含有一定量的石油类、化学物质和机械杂质等,水质较差。 若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回注,将导致回注压力增大和存在堵塞地层的隐患。若用处理后 的污水用作聚合物的稀释水进行三次采油,将显著降低聚合物驱油的作用发挥,增加采 油成本。若处理后的污水直接外排将达不到污水排放标准,对环境将造成严重的污染。絮凝工艺的使用可以促进油水乳状液的破乳,同时无需改变污水处理站的现有设备, 这将降低工程投资,如公开号为CN101058451 (申请号为200710098747. 5)的中国专利, 公开了一种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的复合絮凝除油剂的配制方法,它采用硫酸铝、氯化镁、 氢氧化镁、膨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油田采出水先进入絮凝沉淀池,在絮凝池中加入高效复合絮凝剂,经絮凝沉淀后,出水中可除去大部分的悬浮颗粒和油类;2)絮凝沉淀池内的上清液经蠕动泵由水解酸化池底部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防止厌氧污泥沉降;水解酸化池设置为上部开口,曝露在空气中,为缺氧状态,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3)水解酸化池的出水通过阀门进入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中继续进行厌氧水解,水解酸化池中溢出的污泥沉淀聚集于沉淀池,并回流至水解酸化池;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水进入生物动态膜反应器;4)进入生物动态膜反应器的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水,在曝气装置作用下处于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宝玉,张永强,卢磊,贾玉岩,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