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线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448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高压电线间隔棒公开了一种安装方便,能够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系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辅弧形支架置于主体绝缘筒一端上,上半圆卡箍通过上转动销置于辅弧形支架上方,上绝缘片置于上半圆卡箍上,上半圆卡箍一端置有凸起,下半圆卡箍通过下转动销置于辅弧形支架下方,下绝缘片置于下半圆卡箍上,下半圆卡箍一端置有凹槽,且和上半圆卡箍一端相对应。限位环置于主体绝缘筒内,连接棒一端置于限位环上,另一端从主体绝缘筒另一端穿出置于主弧形支架上,连接棒上开有卡槽,张紧弹簧一端和主体绝缘筒内壁连接,另一端和限位环相连接,且位于主体绝缘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高压电线间隔棒,涉及一种将两股高压电线间隔开的装置,属于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方便,能够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系数的间隔棒。
技术介绍
高压电线在高压输电线路电能的输送被广泛运用,高压电线通过高压架和分裂电线将电能进行输送,为了防止子电线之间的相互窜动、抑制微风振动和抑制次当距离振荡,间隔棒的正常使用关系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及线路通过区域的安全,但是由于线路电线在自然条件下受到风力、雨水等作用,容易发生电线间的窜动、扭动,造成间隔棒本体及间隔棒上绝缘体的损坏,为输电线路及线路区域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定期对间隔棒进行检查更换,现有的间隔板安装时需要用螺丝等拧紧件将线体本身固定,操作不便,安装人员在电线上停留时间较长,存在安全隐患,且间隔棒本身为刚性,结构件物缓冲减震的设计,对微风等外力带来的振动直接传送至其他分电线,进而导致整个线路的振动,整个线路有反过来带动分电线的振动,形成一个循环,加剧了振动的情况,最终导致电线之间的相互窜动以及微风振动和次当距离振荡的加剧,不能达到确保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高压电线间隔棒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压电线间隔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电线间隔棒,其特征是:由主体装置、调节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间隔棒主体装置由主体绝缘筒、下转动销、下绝缘片、下半圆卡箍、上半圆卡箍、上绝缘片、上转动销和辅弧形支架组成,辅弧形支架置于主体绝缘筒一端上,上半圆卡箍通过上转动销置于辅弧形支架上方,上绝缘片置于上半圆卡箍上,所述上半圆卡箍一端置有凸起,下半圆卡箍通过下转动销置于辅弧形支架下方,下绝缘片置于下半圆卡箍上,所述下半圆卡箍一端置有凹槽,且和上半圆卡箍一端相对应,调节装置由张紧弹簧、限位环、卡槽、连接棒、主弧形支架、上转轴、上半圆卡环、上绝缘垫、下绝缘垫、下半圆卡环和下转轴组成,限位环置于主体绝缘筒内,连接棒一端置于限位环上,另一端从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线间隔棒,其特征是:由主体装置、调节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间隔棒主体装置由主体绝缘筒、下转动销、下绝缘片、下半圆卡箍、上半圆卡箍、上绝缘片、上转动销和辅弧形支架组成,辅弧形支架置于主体绝缘筒一端上,上半圆卡箍通过上转动销置于辅弧形支架上方,上绝缘片置于上半圆卡箍上,所述上半圆卡箍一端置有凸起,下半圆卡箍通过下转动销置于辅弧形支架下方,下绝缘片置于下半圆卡箍上,所述下半圆卡箍一端置有凹槽,且和上半圆卡箍一端相对应,调节装置由张紧弹簧、限位环、卡槽、连接棒、主弧形支架、上转轴、上半圆卡环、上绝缘垫、下绝缘垫、下半圆卡环和下转轴组成,限位环置于主体绝缘筒内,连接棒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华郑震
申请(专利权)人:大江控股集团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