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平野公司专利>正文

负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127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压装置,能够简单地使负压空间内成为负压。该负压装置设有负荷泵(110),负荷泵(110)具有将缸(128)内划分为第1空间(132)和第2空间(134)的活塞(130),负荷泵(110)的第1空间(132)与主连接管(123)的一端相连接,主连接管(123)的另一端分支为两个分支路,分支出的一个分支路与第1止回阀(108)的一端相连接,分支出的另一分支路与第2止回阀(116)的一端相连接,第1止回阀(108)的另一端向外部敞开,第2止回阀(116)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24)的一端相连接,连接管(124)的另一端与负压容器(114)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5-124969号(申请日:2015年6月22日)为基础,基于该申请享有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对于将旧片材和新片材连接起来的连接装置,第1步,将旧片材和新片材重叠,第2步,利用片材保持件夹持要切断部位的前后,第3步,利用刀具在切断部位同时切断新旧两片材,第4步,利用片材保持件的抽吸面抽吸保持旧片材的后端部和新片材的前端部,并且将新旧两片材的不要部分都除去,第5步,利用片材保持件的抽吸面抽吸保持旧片材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和新片材的前端部的上表面,用带粘贴起来(参见日本特开平5-24658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15145号公报)。在所述那样的片材连接装置中,在进行连接时需要将旧片材和新片材分别抽吸保持于片材保持件。使用真空泵作为进行该抽吸的泵的情况下,存在连接装置大型化、成本也上升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鉴于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装置,其能够进行能够简单地使负压空间内成为负压的抽吸。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压装置设有负荷泵、滑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该负荷泵具有将外壳缸内划分为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活塞,该滑动单元用于使所述活塞滑动,所述负荷泵的所述第1空间与主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连接管的另一端分支为两个分支路,分支出的一个分支路与第1止回阀的一端连接,分支出的另一个分支路与第2止回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1止回阀的另一端向外部敞开,所述第2止回阀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负压空间部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于执行第1负压工序和第2负压工序,(1)在该第1负压工序中,利用所述滑动单元使所述活塞滑动,使所述第1空间增大,从而经由所述第2止回阀抽吸所述负压空间部的空气,使所述负压空间部内下降为比大气压低的负压,(2)在该第2负压工序中,所述滑动单元使所述活塞滑动,使所述第1空间缩小,所述第1空间内的空气自所述第1止回阀向外部排出。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简单地使负压空间部内成为负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的初始状态的整体图。图2是第10工序的连接装置的外观图。图3是表示连接装置的构造的纵剖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5是下移动体的俯视图。图6是连接装置在第1工序时的说明图。图7是连接装置在第2工序时的说明图。图8是连接装置在第3工序时的说明图。图9是连接装置在第4工序时的说明图。图10是连接装置在第5工序时的说明图。图11是连接装置在第6工序时的说明图。图12是连接装置在第7工序时的说明图。图13是连接装置在第8工序时的说明图。图14是连接装置在第9工序时的说明图。图15是连接装置在第10工序时的说明图。图16是欲利用切断装置将旧片材和新片材切断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图17是欲利用切断装置将旧片材和新片材切断的状态的局部省略图示的主视图。图18是上接合抽吸部、旧片材抽吸部、上带临时抽吸部、下带临时抽吸部、下前抽吸部、下后抽吸部、吸尘部的说明图。图19是抽吸装置与负压装置的整体图。图20是连接装置的框图。图21是抽吸装置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1~图21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片材W的连接装置10进行说明。连接装置10使用抽吸装置100、切断装置46、负压装置150。其中,“片材W”是指长条状的片状物,如布帛、纸、膜,金属箔等。另外,在连接装置10中,“输入侧”是指片材W被输送过来的上游,“输出侧”是指片材W要被输送的下游。在连接装置10中,如图1所示,卷绕于前一芯1的旧片材W1的剩余变少,因此,在该旧片材W1之后连接被卷绕于新芯2的新片材W2。如图1和图2所示,旧片材W1和新片材W2经由水平方向的输送路径被输送。如图1所示,旧片材W1从引导辊3通过,经由输入辊4,并从连接装置10通过,之后从输出辊5通过,经由引导辊6被引导向涂敷装置等。另一方面卷绕于新芯2的新片材W2从引导辊7通过,并从设于输入辊4的下方的按压辊8的上方通过,新片材W2的前端部固定于连接装置10。另外,在输出辊5的下方也配置有按压辊9。如图3所示,按压辊8和按压辊9分别在按压致动器72、74的驱动下上下移动。按压辊8和按压辊9分别具有制动功能,通过这两者的夹持来保持按压辊8和按压辊9之间的片材W的张力,将来自上游和下游的张力的变动阻断。(1)连接装置10的构造基于图3~图5对连接装置10的构造进行说明。连接装置10包括上移动体12和下移动体14。(1-1)上移动体12首先,基于图3、图4说明上移动体12。上移动体12配置于旧片材W1的上方,且配置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自如。上移动体12的主体(以下,称为“上主体”)16自输入侧起包括旧片材卷绕体18、上带粘贴体20、上接合抽吸部22。具有旧片材卷绕体18、上带粘贴体20、上接合抽吸部22的上主体16配置于左右一对上轨道36、36之间,上致动器38使上主体16沿上轨道36、36水平移动。旧片材卷绕体18形成为圆柱状,利用旋转轴24沿旧片材W1的输送方向旋转。在旧片材卷绕体18的外周面局部形成有旧片材抽吸部26的抽吸面27,该旧片材抽吸部26的端部形成有供刀具58通过的上移动槽部28。即,旧片材抽吸部26的抽吸面27形成于沿旧片材卷绕体18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上移动槽部28的上游侧附近。在抽吸面27开口有多个抽吸孔。如图4所示,在旧片材卷绕体18的旋转轴24的两侧设有小齿轮76、76,小齿轮76、76与被设于上移动体12的两侧的呈直线状且水平配置的齿条78、78螺纹结合而旋转。该齿条78支承于用于将连接装置10固定的框架86。上轨道36、36、上致动器38、后述的下轨道68、68、下致动器70也固定于该框架86。由此,上移动体12移动时,小齿轮76、76在齿条78上旋转,旧片材卷绕体18也旋转。上带粘贴体20形成为圆柱状,利用旋转轴30沿旧片材W1的输送方向旋转。在上带粘贴体20的外周面局部设有上带临时抽吸部32,在该上带临时抽吸部32的抽吸面35开口有多个抽吸孔,对上带34的非粘接面进行抽吸而进行临时固定。如图4所示,在旧片材卷绕体18的旋转轴24、24的单侧设有轮80,在上带粘贴体20的旋转轴30也设有轮82。如图3所示,轮80和轮82利用环形带84架设起来,旧片材卷绕体18旋转时上带粘贴体20也向同方向旋转。上接合抽吸部22是纵剖面为梯形状的长方体。上接合抽吸部22的下表面平坦,形成有抽吸面23,在抽吸面23开口有多个抽吸孔。抽吸面23面向旧片材W1的输送路径,通过抽吸将旧片材W1和新片材W2的接合部固定,在下带粘贴体42粘贴下带52时能使该粘贴稳定化。(1-2)下移动体14接着,基于图3、图5说明下移动体14。下移动体14配置于新片材W2的下方,配置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自如。下移动体14的主体(以下,称为“下主体”)40包括下带粘贴体42、新片材固定部44、切断装置46、端部固定构件66。下带粘贴体42形成为圆柱状,利用旋转轴48沿新片材W2的输送方向旋转。在下带粘贴体42的外周面局部形成有下带临时抽吸部50,在下带临时抽吸部50的抽吸面53开口有多个抽吸孔,能对下带5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负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压装置设有负荷泵、滑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该负荷泵具有将外壳缸内划分为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活塞,该滑动单元用于使所述活塞滑动,所述负荷泵的所述第1空间与主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连接管的另一端分支为两个分支路,分支出的一个分支路与第1止回阀的一端连接,分支出的另一个分支路与第2止回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1止回阀的另一端向外部敞开,所述第2止回阀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负压空间部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于执行第1负压工序和第2负压工序,(1)在该第1负压工序中,利用所述滑动单元使所述活塞滑动,使所述第1空间增大,从而经由所述第2止回阀抽吸所述负压空间部的空气,使所述负压空间部内下降为比大气压低的负压,(2)在该第2负压工序中,所述滑动单元使所述活塞滑动,使所述第1空间缩小,所述第1空间内的空气自所述第1止回阀向外部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22 JP 2015-1249691.一种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压装置设有负荷泵、滑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该负荷泵具有将外壳缸内划分为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活塞,该滑动单元用于使所述活塞滑动,所述负荷泵的所述第1空间与主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连接管的另一端分支为两个分支路,分支出的一个分支路与第1止回阀的一端连接,分支出的另一个分支路与第2止回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1止回阀的另一端向外部敞开,所述第2止回阀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负压空间部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于执行第1负压工序和第2负压工序,(1)在该第1负压工序中,利用所述滑动单元使所述活塞滑动,使所述第1空间增大,从而经由所述第2止回阀抽吸所述负压空间部的空气,使所述负压空间部内下降为比大气压低的负压,(2)在该第2负压工序中,所述滑动单元使所述活塞滑动,使所述第1空间缩小,所述第1空间内的空气自所述第1止回阀向外部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祥夫
申请(专利权)人:平野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