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面微带天线的陷波
,特别是一种基于平面双偶极子实现陷波功能的超宽带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型化电子设备开始走入民众生活,日常生活空间中的电磁辐射也越发复杂。这些新技术普及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不可避免使通信频谱愈发拥挤,甚至出现干扰的可能。因此在接收端滤除不必要干扰信号成为愈发紧迫的课题。目前为止,行业内主要有两种手段解决上述问题:其一是在天线后端加载滤波单元,对接收到的信号做整体处理。其二则是直接在天线上加载谐振结构进行滤波,从接收端滤除干扰信号。第一种方法思路简单明了,便于工程设计,但不可避免增加电路尺寸,且必须考虑滤波器的插入损耗,这对小信号的接收不可忽略。同时在前后级联器件后必须重新考虑端口匹配,在实际设计中完成单个模块的仿真设计往往比较理想,实际级联之后端口特性会随之改变,这些都给实际设计带来不便,增加了工作量。第二种方法则从天线入手,在接收端直接滤除不需要的信号。常用的方案是在天线设计时加入谐振结构,一种是在馈线位置加入谐振单元,这种方式类似滤波器,等效于将滤波单元和天线馈电部分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平面双偶极子实现陷波功能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金属天线贴片,所述金属天线贴片包括:馈电耦合单元、能量传导单元、辐射单元和引向单元;馈电耦合单元包括:地板、介质基板下方的微带馈线,所述地板上开槽形成槽线,槽线下方连接槽端,槽线上方连接能量传导单元;辐射单元:位于介质基板上方,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对偶极子,上方为短偶极子,下方为长偶极子;所述能量传导单元:包括两条对称的共面带线,共面带线位于两对偶极子的中心下方,共面带线上部垂直连接偶极子,共面带线底部连接槽线,偶极子通过共面带线与槽线连接在一起,共面带线内侧边沿E1的形状为指数型过渡曲线;引向单元: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平面双偶极子实现陷波功能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金属天线贴片,所述金属天线贴片包括:馈电耦合单元、能量传导单元、辐射单元和引向单元;馈电耦合单元包括:地板、介质基板下方的微带馈线,所述地板上开槽形成槽线,槽线下方连接槽端,槽线上方连接能量传导单元;辐射单元:位于介质基板上方,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对偶极子,上方为短偶极子,下方为长偶极子;所述能量传导单元:包括两条对称的共面带线,共面带线位于两对偶极子的中心下方,共面带线上部垂直连接偶极子,共面带线底部连接槽线,偶极子通过共面带线与槽线连接在一起,共面带线内侧边沿E1的形状为指数型过渡曲线;引向单元:包括位于偶极子上方中央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寄生金属条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双偶极子实现陷波功能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强,屈家峰,曾慧灵,陈睿,曹飞飞,刘贤峰,潘锦,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