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053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烹饪电器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包括外锅,所述外锅的容腔内设有内胆、与内胆相配的加热件以及感温件,所述加热件上开有和感温件相配的通孔,所述感温件安装于加热件上,所述感温件穿过所述通孔并浮动贴合于内胆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感温件单独安装于加热件上,然后再将带感温件的加热件装于外锅的容腔内,有效提高了测温准确可靠性,同时也简化感温件安装结构,使得这个电饭煲安装过程快捷省时,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烹饪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饭煲
技术介绍
市面常见的电饭煲内部设有检测内胆温度的感温组件,所述感温组件包括感温件、中心弹簧,所述感温组件的结构复杂,具体是感温组件套在电饭煲外锅的两个定位柱上,使中心弹簧位于感温件与外锅之间,感温件可以上下弹性运动,发热盘的中心孔对准感温件,感温件穿过中心孔与内胆的外壁接触,由于测温组件是装配在电饭煲外锅上,故测温组件与发热盘的配合关系得不到保障,有时甚至会出现干涉现象,从而影响了测温组件测温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这种感温组件安装过程也十分繁琐,安装时要先将弹簧和感温件套在外锅的定位柱上,再拧紧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再放上发热盘,整个安装都要在外锅有限的容腔空间内操作进行,组装麻烦耗时,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饭煲,所述电饭煲内部的感温件结构简单,所述感温件预装在加热件上,测温精确,安装过程快捷省时,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饭锅,包括外锅,所述外锅的容腔内设有内胆、与内胆相配的加热件以及感温件,所述加热件上开有和感温件相配的通孔,所述感温件安装于加热件上,所述感温件穿过所述通孔并浮动贴合于内胆外壁。本技术将感温件单独安装于加热件上,然后再将带感温件的加热件装于外锅的容腔内,有效简化感温件安装结构,同时也避免了感温件与加热件之间的配合关系,避免加热件干涉感温部的浮动, 从而使得测温更加的准确。另外,这个感温件、加热件的安装过程快捷省时,可以明显提升生产效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感温件浮动安装于加热件底面,所述感温件的顶部设有感温部,所述感温部浮动贴合于内胆外壁。通过感温件在加热件底面的浮动安装,使感温部浮动伸出,当加热件上下浮动时感温部随之同步浮动。还包括螺钉,所述感温件上开有与螺钉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加热件底面设有和螺钉相配的螺纹孔,所述螺钉上套有弹性件,所述螺钉依次穿过弹性件和安装孔并拧入螺纹孔内。通过螺钉将感温件限位安装于加热件底面上,使感温件不会从加热件上脱落;套置于螺钉上的弹性件弹性抵触在螺钉的螺帽端和感温件之间,弹性件通过弹性变形使感温件可以相对加热件底面做上下浮动的升降运动,进而使感温件从通孔向外浮动伸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硅胶或弹性垫片。弹性件可以采用常见的弹簧或弹性硅胶以及弹性垫片,这些部件都具有合适弹性,能够使感温件相对加热件弹性活动,感温部从通孔向外浮动伸出。所述感温件的底部延伸出多个凸耳,所述凸耳的数量为2~3个且环绕均布设置,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凸耳上。多个凸耳且环绕均布设置,这种布局可以使感温件安装于加热件上时更加平稳,不易发生偏移松动。优化的凸耳数量可以是2个,两个凸耳间隔180°设于感温件的底部。所述加热件底面上设有和凸耳相配的连接柱,所述螺纹孔设于所述连接柱上。通过在加热件底面设置连接柱,利用连接柱长度以方便加工足够深度的螺纹孔,进一步连接柱还可以与加热件一体成型制造。所述感温件上下浮动的距离为3~30mm。感温件在所述距离范围内做上下浮 动调节,可以满足对内胆的测温需要。所述加热件活动安装于外锅的容腔底部,并浮动贴合于内胆底部。加热件装于外锅的容腔底部并可以浮动贴合内胆底部,当内胆放入外锅容腔中时,加热件可以通过上下浮动,以弹性贴合内胆底部,加热件和内胆底部贴合接触更紧密,利于传递热量或加热。所述内胆在敞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内胆通过翻边悬挂在所述外锅上。内胆通过敞口端外延形成的翻边悬置于外锅容腔,结构简单,加工翻边。进一步的还可以在外锅上设置凸环和翻边配合,限制内胆在容腔内的悬挂高度;凸环上还可以增设隔热支撑件架设内胆,以避免内胆和凸环直接接触损坏了凸环。所述加热件为发热盘或电磁线盘。发热盘或电磁线盘都可以在通电后工作以加热内胆或让内胆发热,只要将加热件的形状做成和内胆相配即可。本技术将感温件单独安装于加热件上,然后再将带感温件的加热件装于外锅的容腔内,一方面优化感温件与加热件之间的配合关系,避免加热件干涉感温部的浮动,从而使得测温更加的准确;另一方面,有效简化感温件安装结构,感温件的安装过程无需在有限的外锅容腔内进行,方便操作,安装过程快捷省时,可以明显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加热件和感温件的爆炸图。图3是图1中加热件和感温件处于装配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加热件和感温件处于装配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图1中加热件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外锅、2.内胆、3.加热件、4.感温件、5.通孔、6.感温部、7.安装孔、8.螺钉、9.螺纹孔、10.弹簧、11.凸耳、12.连接柱、13.翻边、14.连接柱、15.缓冲弹簧、16.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披露了一种电饭锅,包括外锅1,所述外锅1的容腔内设有内胆2、与内胆2相配的加热件3以及感温件4,所述加热件3上开有和感温件4相配的通孔5,所述感温件4安装于加热件3上,所述感温件4穿过所述通孔并浮动贴合于内胆2外壁。如图更具体的,所述感温件4浮动安装于加热件3底面,感温件4的顶部设有感温部6,以使所述感温部6从通孔5向外浮动伸出,所述感温件4上下浮动的距离为3~30mm,如其浮动距离可以为3mm、5mm、10mm、20mm、30mm。该感温件4与通过螺钉8安装于加热件3上,更具体的说,所述感温件4上开有与螺钉8对应的安装孔7,加热件3底面设有和螺钉8相配的螺纹孔9,所述螺钉8上套有弹簧10,螺钉8自下往上依次穿过弹簧10和安装孔7并拧入螺纹孔9内。此外,在别的实施例中,弹簧10也可以用弹性硅胶或弹性垫片等其它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部件作替代。本实施例中,所述感温件4的底部延伸出2个凸耳11,所述2个凸耳11间隔180°对称分布在感温件4底部,所述安装孔7设于所述凸耳11上。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凸耳11的数量还可以为3个甚至是大于3个的数量,同时多个凸耳11也可以不是均布在感温件上。所述加热件3底面一体延伸设置2个和凸耳11相配的连接柱12,连接柱12上开设所述螺纹孔9,该螺纹孔与螺钉8相匹配。所述内胆2在敞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13,所述内胆2通过翻边13悬挂在所述外锅1上。同时,为了保证加热件3与内胆2的配合良好,所述加热件3活动安装于外锅1的容腔底部,并浮动贴合于内胆2底部。具体的如图1和图4以及图5所示,加热件底面环绕设置3个均布间隔的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通过插销16安装于外锅1容腔底部,加热件可以相对插销16上下活动,插销16与外锅2插接定位,所述插销16上还套有缓冲弹簧15,缓冲弹簧15两端分别抵触连接柱14上一个设置的环形台阶面与外锅1,通过缓冲弹簧15的弹性变形可以使加热件3浮动贴合内胆2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3为发热盘,当然在次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中的加热件3不局限为发热盘,在另一实施例中,其还可以是电磁线盘,相应的其也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饭煲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饭锅,包括外锅,所述外锅的容腔内设有内胆、与内胆相配的加热件以及感温件,所述加热件上开有和感温件相配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件安装于加热件上,所述感温件穿过所述通孔并浮动贴合于内胆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锅,包括外锅,所述外锅的容腔内设有内胆、与内胆相配的加热件以及感温件,所述加热件上开有和感温件相配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件安装于加热件上,所述感温件穿过所述通孔并浮动贴合于内胆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件浮动安装于加热件底面,所述感温件的顶部设有感温部,所述感温部浮动贴合于内胆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钉,所述感温件上开有与螺钉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加热件底面设有和螺钉相配的螺纹孔,所述螺钉上套有弹性件,所述螺钉依次穿过弹性件和安装孔并拧入螺纹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硅胶或弹性垫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赖七生何炎彬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