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床装置及其化学混凝污泥悬浮床处理含油污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050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中处理含油污水的设备及其方法,是一种污泥床装置及其化学混凝污泥悬浮床处理含油污水方法,该污泥床装置包括斗形罐;斗形罐为下窄上宽的倒锥形,斗形罐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收油装置;位于收油装置下方的斗形罐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入口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斗形罐下部固定安装有进含油污水管,进含油污水管的出口沿斗形罐的内壁切线方向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在斗形罐底部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的入口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具有净水药剂使用量较小、药剂性能可充分利用、污泥的排放量小、污泥易于后续脱水处理、污水处理效率高的特点,还进一步实现对含油的污泥或粘土的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中处理含油污水的设备及其方法,是一种污泥床装置及其化学混凝 污泥悬浮床处理含油污水方法。二
技术介绍
国内外采用污泥床处理污水都是利用生物污泥床处理污水的技术,主要目的是降低污水 中的有机物,特别是厌氧消化除磷脱氮等处理工艺。其运行方式主要有l.上流式厌氧污泥 床(UASB), 2.下向流颗粒污泥床(DGSB), 3.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4.膨胀颗粒污泥床 (EGSB)。生物污泥床的主要成分为水处理微生物组成,利用水处理微生物的好氧及厌氧反 应,消耗污水中悬浮或溶解的有机物,相应处理速度较慢,效率低。对于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国内目前使用最多的处理工艺是化学混凝沉降工艺,而且占80% 以上。用化学混凝沉降的方法处理含油污水时,需要投加大量的净水药剂,从而形成大量的 絮体,絮体沉降后成为污泥,直接被沉降后排出罐外。现有化学混凝沉降的方法处理含油污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净水药剂使用 量大并且性能没有完全被利用、污泥的排放量大并且为松散的絮状体沉降性能差、后续污泥 不易脱水处理。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其克服了现 有技术之不足,其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实现对含油污水的高效处理。 本专利技术还可进一步实现对含油的污泥或粘土的净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污泥床装置,包括斗形罐;斗形 罐为下窄上宽的倒锥形,斗形罐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收油装置;位于收油装置下方的斗形罐上 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入口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斗形罐下部固定安装有进含油 污水管,进含油污水管的出口沿斗形罐的内壁切线方向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在斗形罐底 部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的入口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进含油污水管的进口与含油污水泵 的出口相接通。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收油装置下方的斗形罐上部的内腔内可固定安装有穿孔集水环管,穿孔集水环管上有不少于一个的入口与斗形罐上部的内腔相连通,穿孔集水环管的出口与出水管的入口相连 通。上述收油装置可包括顶盖、环形侧板和环形底板,环形侧板的上端与顶盖的下端固定连 接在一起,环形侧板的下端与环形底板的外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环形底板的内端与斗形罐的 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环形底板的底部可安装有出油管。上述斗形罐下部可固定安装有污泥回进管,污泥回进管的出口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 排泥管与污泥回进管间可有污泥回流泵,排泥管、污泥回流泵与污泥回进管通过管道连接在 一起。上述污泥回流泵与污泥回进管间的管道上可安装有控制阀和流量计。 上述斗形罐的上部可有污泥进口 ,污泥进口与污泥稀释搅拌器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 上述顶盖上可有出气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上述污泥床装置的化学混凝污泥 悬浮床处理含油污水方法,其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在温度为19。C至65。C的含油污水中加 入净水剂和助凝药剂,每升含油污水中添加50毫克至300毫克的净水剂,每升含油污水添加5 毫克至70毫克的助凝药剂;其次,用含油污水泵将添加了上述净水剂和助凝药剂的含油污水 从进含油污水管加入斗形罐内,斗形罐内的水流上升速度在l米/小时至10米/小时之间,保 持斗形罐内顶部的油层厚度在O. l米至0.2米;然后,斗形罐内顶部的油层汇集进入收油装置 并由与其连接着的出油管排出,净化后的清水被与其连接的出水管排出;沉积的污泥汇集在 斗形罐底部,沿排泥管排出;其中,净水剂采用硫酸铝或石灰或硫酸亚铁或硫酸铝铵或氯化 铁或聚合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或聚合氯化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铁,助凝药剂采用聚丙烯酰胺 或聚丙烯酰胺共聚物或膨润土或水玻璃或骨胶海藻酸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上述的污泥床装置的化学混凝污 泥悬浮床处理含油污水方法,其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在温度为19。C至65。C的含油污水中 加入净水剂和助凝药剂,每升含油污水中添加50毫克至300毫克的净水剂,每升含油污水添 加5毫克至70毫克的助凝药剂;其次,用含油污水泵将添加了上述净水剂和助凝药剂的含油污 水从进含油污水管加入斗形罐内,斗形罐内的水流上升速度在l米/小时至10米/小时之间, 保持斗形罐内顶部的油层厚度在O. l米至0.2米,用污泥回流泵从污泥回进管进入斗形罐内的 污泥回流量控制在从进含油污水管加入斗形罐内的上述净水剂和助凝药剂的含油污水量的 20%至100%范围内;然后,斗形罐内顶部的油层汇集进入收油装置并由与其连接着的出油管 排出,净化后的清水被与其连接的出水管排出;沉积的污泥汇集在斗形罐底部,沿排泥管排出;其中,净水剂采用硫酸铝或石灰或硫酸亚铁或硫酸铝铵或氯化铁或聚合硫酸铁或聚合氯 化铝或聚合氯化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铁,助凝药剂采用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酰胺共聚物或膨 润土或水玻璃或骨胶海藻酸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四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上述污泥床装置的化学混凝污泥悬浮床处理含油污水方法,其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在温度为19。C至65。C的含油污水中加 入净水剂和助凝药剂,每升含油污水中添加50毫克至300毫克的净水剂,每升含油污水添加5 毫克至70毫克的助凝药剂;其次,用含油污水泵将添加了上述净水剂和助凝药剂的含油污水 从进含油污水管加入斗形罐内,斗形罐内的水流上升速度在l米/小时至10米/小时之间,保 持斗形罐内顶部的油层厚度在O. l米至0.2米,用污泥回流泵从污泥回进管进入斗形罐内的污 泥回流量控制在从进含油污水管加入斗形罐内的上述净水剂和助凝药剂的含油污水量的20% 至100%范围内,用污泥稀释搅拌器将含油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或粘土稀释到含水率为大于 80%的高含水污泥并通过污泥进口加入斗形罐内;然后,斗形罐内顶部的油层汇集进入收油 装置并由与其连接着的出油管排出,净化后的清水被与其连接的出水管排出;沉积的污泥汇 集在斗形罐底部,沿排泥管排出;其中,净水剂采用硫酸铝或石灰或硫酸亚铁或硫酸铝铵或 氯化铁或聚合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或聚合氯化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铁,助凝药剂采用聚丙烯 酰胺或聚丙烯酰胺共聚物或膨润土或水玻璃或骨胶海藻酸钠。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具有净水药剂使用量较小、药剂性能可充分利 用、污泥的排放量小、污泥易于后续脱水处理、污水处理效率高的特点,还进一步实现对含 油的污泥或粘土的净化。四附图说明附图l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系统流程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l为斗形罐,2为收油装置,3为出油管,4为出水管,5为进含油 污水管,6为排泥管,7为悬浮污泥床,8为穿孔集水环管,9为顶盖,IO为环形侧板,ll为环 形底板,12为污泥回进管,13为污泥回流泵,14为控制阀,15为流量计,16为污泥稀释搅拌 器,17为污泥进口, 18为出气口。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 方式。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l、 2所示,该污泥床装置包括斗形罐l;斗形罐l为下窄上宽的倒锥形,斗形罐l 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收油装置2;位于收油装置2下方的斗形罐1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出水管4的入口与斗形罐1的内腔相连通;斗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斗形罐;斗形罐为下窄上宽的倒锥形,斗形罐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收油装置;位于收油装置下方的斗形罐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入口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斗形罐下部固定安装有进含油污水管,进含油污水管的出口沿斗形罐的内壁切线方向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在斗形罐底部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的入口与斗形罐的内腔相连通,进含油污水管的进口与含油污水泵的出口相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军朱泽民陈娟孙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