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的取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874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4:09
一种无纺布的取放机构,包括无纺布(1)、碳罐(2)、机架(3)、无纺布放置部(4)、无纺布抓取部(5)和碳罐放置部(6);无纺布(1)放置于无纺布放置部(4)内,碳罐(2)放置于碳罐放置部(6)内,无纺布抓取部(5)向下移动至无纺布放置部(4)上方,无纺布放置部(4)向上移动并将无纺布(1)送入无纺布抓取部(5)内,然后,无纺布抓取部(5)移至碳罐放置部(6)上方边缘处,并将无纺布(1)送入碳罐(2)底部。由于无纺布抓取部将无纺布抓取并放入碳罐中,因为无纺布的抓取和放置过程都是自动操作,使得本申请的无纺布取放机构具有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无纺布放置的准确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的取放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碳罐是有塑料壳体、盖子、隔板、无纺布和活性炭颗粒等部件组装焊接而成,需要将无纺布焊接于碳罐的底部,目前,有两种方式将无纺放置于碳罐的底部并将其与碳罐焊接:1.人工用镊子将无纺布放入碳罐中,人眼观察无纺布的位置;2.人工将无纺布放在一个带针的手动工具上,通过此工具将无纺布压入碳罐中,人眼观察无纺布的位置。上述无纺布的放置方式具有以下缺点:无法将无纺布抓起,无纺布放入碳罐中困难,而且多采用人手操作,容易导致无纺布易漏放或多放,或者采用手动辅助工具,速度慢,人工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纺布的取放机构,包括:无纺布、碳罐、机架、无纺布放置部、无纺布抓取部和碳罐放置部;无纺布放置部、无纺布抓取部和碳罐放置部分别安装于机架内;无纺布放置于所述无纺布放置部内,碳罐放置于所述碳罐放置部内,启动无纺布抓取部,无纺布抓取部向下移动至无纺布放置部上方,无纺布放置部向上移动并将所述无纺布送入无纺布抓取部内,然后,无纺布抓取部移至碳罐放置部上方边缘处,并将无纺布送入所述碳罐底部。一种实施例中,无纺布放置部包括无纺布置放腔、无纺布放置板和第一气缸,机架内设有基板;无纺布置放腔安装于基板上;无纺布放置板活动放置于无纺布置放腔内;无纺布放置于无纺布放置板上;第一气缸安装于无纺布置放腔下方,用于推动无纺布放置板上下移动。一种实施例中,无纺布抓取部包括第二气缸、无纺布容纳腔、第一导轨、第三气缸和安装板;第二气缸、第一导轨和第三气缸分别安装于机架上,安装板通过第一导轨可左右活动安装于机架上;无纺布容纳腔安装于安装板下方且与无纺布置放腔上下相承接;第二气缸推动无纺布容纳腔向下移动至无纺布置放腔内;第三气缸推动安装板左右移动,安装板带动无纺布容纳腔左右移动。一种实施例中,无纺布抓取机构还包括吹气杆,吹气杆位于安装板上方,且吹气杆的吹气端穿过安装板连通至无纺布容纳腔,吹气杆用于向无纺布容纳腔内吹气。一种实施例中,碳罐放置部包括底型腔、左型腔、右型腔、第四气缸、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固定板、加紧板和左型腔支撑板;底型腔用于放置所述碳罐,底型腔安装于基板上;右型腔安装于基板上,左型腔、左型腔支撑板和加紧板顺次固定连接,且左型腔与右型腔左右相对;加紧板通过第二导轨活动安装于第二导轨固定板上;第四气缸用于推动加紧板相对于第二导轨固定板左右移动;当碳罐放置于底型腔中并启动第四气缸时,第四气缸推动加紧板向右移动,直至底型腔、左型腔和右型腔将碳罐围合并扣紧碳罐。一种实施例中,无纺布容纳腔内设有无纺布平压板和平压板限位板;无纺布平压板与平压板限位板通过卡簧连接。一种实施例中,取放机构还包括用于启动无纺布抓取部和碳罐放置部的启动按钮,启动按钮安装于机架外则。一种实施例中,取放机构还包括第一检测器,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无纺布放置部内是否放置有无纺布以及检测无纺布的正反。一种实施例中,取放机构还包括第二检测器,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无纺布抓取部内是否抓取无纺布。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无纺布取放机构,由于无纺布抓取部将无纺布抓取并放入碳罐中,因为无纺布的抓取和放置过程都是自动操作,使得本申请的无纺布取放机构具有以下优点: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无纺布放置的准确率,同时,减少无纺布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无纺布的取放机构示意图;图2为无纺布放置部和碳罐放置部结构图;图3为无纺布抓取部结构图图4为无纺布容纳腔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例提供一种无纺布的取放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无纺布1、碳罐2、机架3、无纺布放置部4、无纺布抓取部5和碳罐放置部6。无纺布1放置于无纺布放置部4内,碳罐2放置于碳罐放置部6内,启动无纺布抓取部5,无纺布抓取部5向下移动至无纺布放置部4上方,无纺布放置部4向上移动并将无纺布1送入无纺布抓取部5内,然后,无纺布抓取部5移至碳罐放置部6上方边缘处,将无纺布1送入碳罐2底部。无纺布放置部4安装于机架3内,具体的,机架3内设有基板31,无纺布放置部4安装于基板31上;如图2所示,本例的无纺布放置部4包括无纺布放置腔41、无纺布放置板42和第一气缸43;无纺布置放腔41安装于基板31上;无纺布放置板42活动放置于无纺布置放腔41内;人工将无纺布1放置于无纺布放置板42上;第一气缸43安装于无纺布置放腔41下部,第一气缸43推动无纺布放置板42上下移动,进而达到第一气缸43上下推动无纺布1的目的。如图3所示,无纺布抓取部5包括第二气缸51、无纺布容纳腔52、第一导轨53、第三气缸54和安装板55;第二气缸51、第一导轨53和第三气缸54分别安装于机架3上,安装板55通过第一导轨53可左右活动安装于机架3上;无纺布容纳腔52位于安装板55下方且与无纺布置放腔41上下相承接,第二气缸51带动无纺布容纳腔52向下移动至无纺布置放腔41内,第一气缸43推动无纺布放置板42向上移动,无纺布放置板42将无纺布1压入无纺布容纳腔52内;第三气缸54推动安装板55在机架3上左右移动,以使安装板55带动无纺布容纳腔52左右移动,使得无纺布容纳腔52与碳罐2上下相承接,进一步,本例的第三气缸54优选为无杆气缸。进一步,为了使无纺布容纳腔52内的无纺布1顺利的送入碳罐2内,无纺布抓取部5还包括吹气杆56,吹气杆56位于安装板55上方,且吹气杆56的吹气端穿过安装板55连通至无纺布容纳腔52;第三气缸54和第二气缸51相结合推动无纺布容纳腔52向右、向下运动,使得无纺布容纳腔52进入碳罐2内时,吹气杆56向无纺布容纳腔52内送气,由于气体的压力,使得无纺布1进入碳罐2的底部。为了使无纺布1平整的放入碳罐2的底部,如图4所示,本例的无纺布容纳腔52内设有无纺布平压板521和平压板限位板522,由于无纺布1的宽度大于无纺布容纳腔52的腔体的宽度,所以无纺布1自身在无纺布容纳腔52的腔体内具有一定的张力,使得无纺布1在无纺布容纳腔52内不易脱落,当吹气杆56向无纺布容纳腔52内吹气时,气体的压力推动平压板限位杆522向下运动,平压板限位杆522与无纺布平压板521通过卡簧9连接,从而无纺布平压板521推动无纺布1向下运动,直至无纺布平压板521将无纺布1推入碳罐2的底部并将其压平。碳罐放置部6安装于机架3内的基板上,进一步,如图2所示,碳罐放置部6包括底型腔61、左型腔62、右型腔63、第四气缸64、第二导轨65、第二导轨固定板66、加紧板67和左型腔支撑板68。具体的,底型腔61用于放置碳罐2,底型腔61由型腔上底板和腔体组成,型腔上底板安装于基板上,腔体置于型腔上底板上,碳罐2放置于腔体内;右型腔63安装于基板31上,左型腔62、左型腔支撑板68和加紧板67顺次固定连接,达到左型腔支撑板68支撑左型腔62的目的,且左型腔62和右型腔63左右相对,加紧板67通过第二导轨65与第二导轨固定板66活动连接。第四气缸64安装于基板上,第四气缸64推动加紧板67相对于第二导轨固定板66左右移动;当碳罐2放置于底型腔61中并启动第四气缸64时,第四气缸64推动加紧板67向右移动,直至底型腔61、左型腔62和右型腔63将碳罐2围合并扣紧碳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纺布的取放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纺布的取放机构,包括无纺布(1)、碳罐(2)和机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纺布放置部(4)、无纺布抓取部(5)和碳罐放置部(6);所述无纺布放置部(4)、无纺布抓取部(5)和碳罐放置部(6)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3)内;所述无纺布(1)放置于所述无纺布放置部(4)内,所述碳罐(2)放置于所述碳罐放置部(6)内,启动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向下移动至所述无纺布放置部(4)上方,所述无纺布放置部(4)向上移动并将所述无纺布(1)送入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内,然后,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移至所述碳罐放置部(6)上方边缘处,并将所述无纺布(1)送入所述碳罐(2)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的取放机构,包括无纺布(1)、碳罐(2)和机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纺布放置部(4)、无纺布抓取部(5)和碳罐放置部(6);所述无纺布放置部(4)、无纺布抓取部(5)和碳罐放置部(6)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3)内;所述无纺布(1)放置于所述无纺布放置部(4)内,所述碳罐(2)放置于所述碳罐放置部(6)内,启动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向下移动至所述无纺布放置部(4)上方,所述无纺布放置部(4)向上移动并将所述无纺布(1)送入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内,然后,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移至所述碳罐放置部(6)上方边缘处,并将所述无纺布(1)送入所述碳罐(2)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放置部(4)包括无纺布置放腔(41)、无纺布放置板(42)和第一气缸(43),所述机架(3)内设有基板(31);所述无纺布置放腔(41)安装于所述基板(31)上;所述无纺布放置板(42)活动放置于所述无纺布置放腔(41)内;所述无纺布(1)放置于所述无纺布放置板(42)上;所述第一气缸(43)安装于所述无纺布置放腔(41)下方,用于推动所述无纺布放置板(42)上下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包括第二气缸(51)、无纺布容纳腔(52)、第一导轨(53)、第三气缸(54)和安装板(55);所述第二气缸(51)、第一导轨(53)和第三气缸(54)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3)上,所述安装板(55)通过所述第一导轨(53)可左右活动安装于所述机架(3)上;所述无纺布容纳腔(52)安装于所述安装板(55)下方且与所述无纺布置放腔(41)上下相承接;所述第二气缸(51)推动所述无纺布容纳腔(52)向下移动至所述无纺布置放腔(41)内;所述第三气缸(54)推动所述安装板(55)左右移动,所述安装板(55)带动所述无纺布容纳腔(52)左右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抓取部(5)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苏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