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镕安专利>正文

站台式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9821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3:46
一种站台式充电系统,包括为授电系统供电的充电系统;为充电系统供电的变电系统;为变电系统供电的配电系统;控制所述充电系统工作的操作控制系统;所述授电系统包括与地面基础连接的支架;通过绝缘板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授电排;所述授电排包括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通过电缆分别与充电系统的正、负输出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采用大功率智能直流快速充电原理,给纯电动城市汽车充电,具有充电效率高、操作简单、充电时间短的特点;充电站可结合现有公交站台改造建设,无需征用土地,建设成本低;设有操作控制系统,有利于充电站资源共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站
,尤其是涉及一种站台式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传统能源汽车的替代方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目前,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除了在于电动汽车的一些技术难点外,更重要的是缺乏便利的充电网络和充电终端。发展充电设施,由于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物及配电网改造、充电站资源共享、投资运营模式等方面,利益主体多,推进难度大,特别是传统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征地拆迁,因拆迁成本高和城市地价昂贵,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现有技术中,由于交流充电站输出的是交流电,然后由充电站的充电枪为电动汽车上的车载充电机供电进行充电,车载充电机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输出功率小,故充电时间较长,一般需要5-8小时;另一方面,由于充电计量收费问题没有解决,多家运营单位不能共享充电站资源,导致运营成本高;此外,车载电源管理系统(BMS)无法与充电机通讯(握手),故不能对大功率智能充电机进行智能充电控制。以上原因,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效率高、充电时间短、能与城市公交站台有机结合,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站台式充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站台式充电系统,包括为授电系统(1)供电的充电系统(2);为充电系统(2)供电的变电系统(4);为变电系统(4)供电的配电系统(3);控制所述充电系统工作的操作控制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电系统(1)包括与地面基础连接的支架;通过绝缘板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授电排;所述授电排包括第一授电轨(105)和第二授电轨(106),第一授电轨(105)和第二授电轨(106)通过电缆分别与充电系统(2)的正、负输出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台式充电系统,包括为授电系统(1)供电的充电系统(2);为充电系统(2)供电的变电系统(4);为变电系统(4)供电的配电系统(3);控制所述充电系统工作的操作控制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电系统(1)包括与地面基础连接的支架;通过绝缘板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授电排;所述授电排包括第一授电轨(105)和第二授电轨(106),第一授电轨(105)和第二授电轨(106)通过电缆分别与充电系统(2)的正、负输出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下端与地面基础连接的第一弧形支腿(101)和第二弧形支腿(102);与所述第一弧形支腿(101)中部连接的第一支撑架(103);与所述第二弧形支腿(102)中部连接的第二支撑架(104);第一授电轨(105)和第二授电轨(106)分别通过绝缘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3)和第二支撑架(10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03)和第二支撑架(104)为大鹏形支撑架;大鹏形支撑架的两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支腿(101)或第二弧形支腿(102)连接;大鹏形支撑架的另一连接杆与第一授电轨(105)和第二授电轨(106)连接;大鹏形支撑架还通过至少两根加强杆(107)与所述第一弧形支腿(101)或第二弧形支腿(102)连接;所述大鹏形支撑架与第一弧形支腿(101)或第二弧形支腿(102)的两连接点之间还设有弧形加强杆(10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式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军谢镕安
申请(专利权)人:谢镕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