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中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748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中底,包括:减震层,包括相互连接的脚跟部和脚掌部;脚跟部的宽度小于脚掌部的宽度;脚跟部的一侧设有集气孔;以及连接在减震层的底面的支撑层,支撑层的面积大于减震层的面积;支撑层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支撑层的底面设有凹槽,凹槽位于对应脚跟部与脚掌部的连接处的区域;支撑层的内部设有气囊、排气管和连通集气孔的集气管;气囊分别连接排气管和集气管;第一缓冲部的侧壁设有连通排气管的排气孔。上述鞋中底,在使用过程中,气囊被挤压,集气管通过集气孔抽取鞋子内的气体到气囊,然后通过排气管从第一缓冲部侧壁处的排气孔排出到外界,使得鞋子内部与外部的气体流通,透气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支撑的、透气效果良好的鞋中底
技术介绍
一般的鞋底包括脚垫、鞋中底和鞋外底构成的三层结构。鞋外底设置在鞋底的最下层,用于与地面接触。而脚垫设置在鞋底的最上层,用于与使用者的脚底接触。鞋中底设置在鞋底的中间层,其一面与鞋外底连接,另一面与鞋垫连接,起到减震和支撑的作用。而对于封闭式的鞋子,其设置了用于收容使用者脚部的腔体,该腔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集聚使用者脚掌出汗形成的气体从而使得鞋子带有异味。而传统的鞋中底通过设置一些气孔以辅助气体的流通,但是换气也很慢,透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气效果良好的鞋中底。一种鞋中底,包括:减震层,该减震层包括相互连接的脚跟部和脚掌部;脚跟部的宽度小于脚掌部的宽度;脚跟部的一侧设有集气孔;以及支撑层,该支撑层连接在减震层的底面,且支撑层的面积大于减震层的面积;支撑层设有对应脚跟部的第一缓冲部和对应脚掌部的第二缓冲部;第一缓冲部连接在脚跟部的周缘,第二缓冲部连接在脚掌部的周缘;支撑层的底面设有凹槽,凹槽位于对应脚跟部与脚掌部的连接处的区域;支撑层的内部设有气囊、排气管和连通集气孔的集气管;气囊分别连接排气管和集气管;第一缓冲部的侧壁设有连通排气管的排气孔。上述鞋中底,减震层用于连接鞋垫,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支撑层用于连接鞋外底,同时支撑起减震层。在支撑层上设置的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能够缓冲减震层的受力,减少对使用者脚部的冲击力。而支撑层的底面的凹槽在使用时提供了形变的空间,起到减缓冲击力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气囊被挤压,集气管通过集气孔抽取鞋子内的气体到气囊,然后通过排气管从第一缓冲部侧壁处的排气孔排出到外界,使得鞋子内部与外部的气体流通,透气效果良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的底面还设有若干支撑块,支撑块设置在凹槽中。当鞋中底遭遇较大的冲击力时,支撑块能够提供支撑力,避免支撑层的凹槽处形变过大进而保护使用者的脚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减震层的表面设有若干半圆形的凸起的按摩块,按摩块均匀分布在脚跟部和脚掌部的上。按摩块能够提供按摩功能,提高鞋中底的穿着舒适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减震层为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层。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的弹性良好,具有优秀的减震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的弹性和稳固性好,起到减震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鞋中底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鞋中底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鞋中底;20-减震层,21-脚跟部,22-脚掌部,23-集气孔,24-按摩块;30-支撑层,31-第一缓冲部,32-第二缓冲部,33-凹槽,34-气囊,35-排气管,36-集气管,37-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参见图1和图2,提供一种鞋中底10的示意图。一种鞋中底10,包括:相互连接的减震层20和支撑层30。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胶水连接或者超声波熔接,又或者是通过模具生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减震层20为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层。减震层20包括相互连接的脚跟部21和脚掌部22。脚跟部21的宽度小于脚掌部22的宽度。脚跟部21的一侧设有集气孔23。同时,减震层20的表面设有若干半圆形的凸起的按摩块24,按摩块24均匀分布在脚跟部21和脚掌部22的上。该支撑层30为连接在减震层20的底面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支撑层30的面积大于减震层20的面积。支撑层30设有对应脚跟部21的第一缓冲部31和对应脚掌部22的第二缓冲部32。第一缓冲部31连接在脚跟部21的周缘,第二缓冲部32连接在脚掌部22的周缘。支撑层30的底面设有凹槽33,凹槽33位于对应脚跟部21与脚掌部22的连接处的区域。支撑层30的内部设有气囊34、排气管35和连通集气孔23的集气管36。气囊34分别连接排气管35和集气管36。第一缓冲部31的侧壁设有连通排气管35的排气孔。此外,支撑层30的底面还设有若干方柱形的支撑块37,支撑块37设置在凹槽33中。需要说明的是,减震层20和支撑层30还可以使用本实施例所列举的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之外的高分子材料,如经过一次发泡制作或者两次发泡制作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上述鞋中底10,减震层20用于连接鞋垫,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支撑层30用于连接鞋外底,同时支撑起减震层20。在支撑层30上设置的第一缓冲部31和第二缓冲部32能够缓冲减震层20的受力,减少对使用者脚部的冲击力。而支撑层30的底面的凹槽33在使用时提供了形变的空间,起到减缓冲击力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气囊34被挤压,集气管36通过集气孔23抽取鞋子内的气体到气囊34,然后通过排气管35从第一缓冲部31侧壁处的排气孔排出到外界,使得鞋子内部与外部的气体流通,透气效果良好。此外,当鞋中底10遭遇较大的冲击力时,支撑块37能够提供支撑力,避免支撑层30的凹槽33处形变过大进而保护使用者的脚部。按摩块24能够提供按摩功能,提高鞋中底10的穿着舒适性。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橡胶的弹性良好,具有优秀的减震性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的弹性和稳固性好,起到减震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还能回收利用。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鞋中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中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层,该减震层包括相互连接的脚跟部和脚掌部;所述脚跟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脚掌部的宽度;所述脚跟部的一侧设有集气孔;以及支撑层,该支撑层连接在所述减震层的底面,且所述支撑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减震层的面积;所述支撑层设有对应所述脚跟部的第一缓冲部和对应所述脚掌部的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连接在所述脚跟部的周缘,所述第二缓冲部连接在所述脚掌部的周缘;所述支撑层的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对应所述脚跟部与所述脚掌部的连接处的区域;所述支撑层的内部设有气囊、排气管和连通所述集气孔的集气管;所述气囊分别连接所述排气管和所述集气管;所述第一缓冲部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中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层,该减震层包括相互连接的脚跟部和脚掌部;所述脚跟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脚掌部的宽度;所述脚跟部的一侧设有集气孔;以及支撑层,该支撑层连接在所述减震层的底面,且所述支撑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减震层的面积;所述支撑层设有对应所述脚跟部的第一缓冲部和对应所述脚掌部的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连接在所述脚跟部的周缘,所述第二缓冲部连接在所述脚掌部的周缘;所述支撑层的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对应所述脚跟部与所述脚掌部的连接处的区域;所述支撑层的内部设有气囊、排气管和连通所述集气孔的集气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麟炳梁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塘厦怡丰发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