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体可旋转的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318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体可旋转的智能手环,其包括表体、表壳和表带,所述表壳镶嵌在所述表带中,所述表体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表壳中,所述表体的一端设有USB口,且所述USB口隐藏在所述表体和表壳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表体整体旋转并将USB口隐藏设计,1)解决外漏铜柱式充电端子汗液测试通不过的问题;2)解决USB盖长期使用老化、发黄问题。3)降低普通充电口方式的结构成本;4)解决产品配戴手腕上后,显示区与人眼关注的内容成90度的问题;5)增加娱乐光源效果,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组装方便,操作简单,另外防水效果也很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智能手环或手表类产品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表体可旋转的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常见智能手环与手表类充电口,通常在侧边和底部使用USB方式或底部使用铜柱触点式充电,还有无线充电方式等,详见下面所介绍的三种充电结构:第一种: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智能手环充电口,通过minUSB连接实现充电,由USB及USB盖组成(USB盖一般使用TPU、TPE或硅胶等材质),1为USB盖,2为USB,3为下壳,当需要充电时,拔开USB盖,当不需要时通过盖子将USB盖住,USB盖需反复掀开与闭合,内部USB通过点胶水固定在下壳上,同样USB盖的内部通过点胶水固定在下壳上。该种充电方式的主要缺陷:(1)图1中USB盖由于采用TPU、TPE或硅胶等材质,容易老化脱落;(2)USB盖影响外观。第二种:如图2所示,现有的智能手表通过铜柱点接触方式实现充电,a为产品底壳,b为产品充电铜柱。内部铜柱通常焊在FPC加强板上,FPC加强板通过贴双面胶,然后粘在底壳上做固定。该种充电方式的主要缺陷:(1)铜柱长期与皮肤接触,由于皮肤出汗很容易发生氧化,使铜柱表面有铜锈产生,影响产品充电。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此类产品汗液测试无法通过;(2)制造成本高,如下壳是金属的,铜柱不能与金属外壳接触影响充电,所以铜柱与外壳周围必须有塑胶隔离,如此制造铜柱的成本增高;(3)需要专门做充电底座,成本高且不方便。第三种:如图3所示,现有一种条状手表,其中A为此种手表产品显示区,C为模似人的手腕扬起状态,显示字体为90度字体。此种手表大多数显示区域为长方形显示,当人眼需要读取数据时,不方便读取,显示的数字眼看到的刚好是旋转90度的字体,虽然部分手表通过软件设计与人眼垂直,但因是长方形显示屏,屏的可利用面积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表体可旋转的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的表体可以相对表壳旋转,且充电口隐藏设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表体可旋转的智能手环,其包括表体、表壳和表带,所述表壳镶嵌在所述表带中,所述表体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表壳中,所述表体的一端设有USB口,且所述USB口隐藏在所述表体和表壳之间。其中,所述表体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FPC、电池、PCB、LCD以及镜片,所述底壳及其内部部件相互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所述表体旋转结构如下:所述底壳的底部固设旋转环,且所述表壳夹在所述底壳和旋转环之间,通过所述旋转环与表壳的配合且相对转动,实现表体与表壳的相对转动。具体来讲,表体的旋转结构具体如下:所述底壳整体为上开口盒体形状,所述底壳的底部中央设置第一通孔,作为表体旋转的转轴;所述表壳对应底壳第一通孔的部位设有具有台阶面的第二通孔,且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凸筋;所述第一通孔的下部具有沿着第一通孔圆周向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穿入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旋转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环的顶面由内至外设有由高到低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且第二台阶面上设有一定角度的凹槽,所述旋转环的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圆周面相配合;通过转动表体,底壳下部的环形凸台带动旋转环旋转,旋转环的第二台阶面沿着表壳的第二通孔的内圆周面旋转,当旋转环的凹槽一边转到凸筋一边位置时,被止挡停止旋转,此时表体恰好转到需要的角度;反向旋转表体,恢复到原位置。通常来讲,所述旋转环第二台阶面上的凹槽扇面角度为120-300度,所述表壳上的凸筋扇面角度为20-50度。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环采用金属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下面设有心率LENS。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对应所述USB一端设有开口,用于所述USB穿过,为了便于表体旋转到位并保持到位后的稳定性,底壳另一端设有凸出扣筋,所述表壳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凸出扣筋相适配的扣槽。所述凸出扣筋与所述扣槽相适配,当旋转所述表体时,凸出扣筋与扣槽的结合、脱离对应表体与表壳的扣合、脱离。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对应设置凸出扣筋的部位采用透明塑胶,该透明塑胶区域与底壳本体采用双色塑胶机注塑为一体;所述PCB板的相应一端的底部设有LED,所述LED作为表体内部光源,同时具备充电充满指示、电量不足提示或来电闪耀提醒功能。为了便于内部光源的光透出,使得表壳、表带带有光亮:所述表壳采用晶黑半透明硬胶,所述表带采用半透明硅胶软胶,全是可透光设计,所述表壳和表带采用一体设计或分体设计。所述表壳采用晶黑半透明硬胶;所述表带采用半透明硅胶软胶,表壳和表带也是一体的,但是具有不同特性,表壳是透明硬胶,表带是软胶,表壳与表带加工工艺是嵌件,表壳先注塑好后,放进硅胶模具然后再次成型;同样表壳和表带也可以不是一体的,支持像正常的转轴之类的或者打螺丝方式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壳长轴两端面以及表壳与其对应的内侧面为同心圆弧面,表体的整体转动是随着圆形轨道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解决外漏铜柱式充电端子汗液测试通不过的问题。2)解决USB盖长期使用老化,发黄问题。3)降低普通充电口方式的结构成本。4)解决产品配戴手腕上后,显示区与人眼关注的内容成90度的问题。5)增加娱乐光源效果。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组装十分方便,操作也十分简单,另外防水效果也很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在侧边使用USB方式充电的智能手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在底部通过铜柱点接触方式实现充电的智能手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一种条状手表,显示字体为90度字体;图4是本技术所述智能手环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智能手环具体实施例的表壳和旋转环结构示意图(旋转环与表壳分离);图7是本技术所述智能手环具体实施例的顶部结构示意图(旋转环与表壳分离);图8是本技术所述智能手环具体实施例的半剖视图;图9是旋转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所述智能手环具体实施例在表体旋转后待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1是本技术所述智能手环具体实施例在表体旋转后待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2是本技术所述智能手环具体实施例在正常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央”、“上”、“下”、“左”、“右”、“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体可旋转的智能手环,其包括表体、表壳和表带,所述表壳镶嵌在所述表带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表壳中,所述表体的一端设有USB口,且所述USB口隐藏在所述表体和表壳之间;所述表体旋转结构如下:所述表体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底部固设旋转环,且所述表壳夹在所述底壳和旋转环之间,通过所述旋转环与表壳的配合且相对转动,实现表体与表壳的相对转动;所述表体旋转结构具体如下:所述底壳整体为上开口盒体形状,所述底壳的底部中央设置第一通孔,作为表体旋转的转轴;所述表壳对应底壳第一通孔的部位设有具有台阶面的第二通孔,且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凸筋;所述第一通孔的下部具有沿着第一通孔圆周向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穿入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旋转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环的顶面由内至外设有由高到低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且第二台阶面上设有一定角度的凹槽,所述旋转环的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圆周面相配合;通过转动表体,底壳下部的环形凸台带动旋转环旋转,旋转环的第二台阶面沿着表壳的第二通孔的内圆周面旋转,当旋转环的凹槽一边转到凸筋一边位置时,被止挡停止旋转,此时表体恰好转到需要的角度;反向旋转表体,恢复到原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体可旋转的智能手环,其包括表体、表壳和表带,所述表壳镶嵌在所述表带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表壳中,所述表体的一端设有USB口,且所述USB口隐藏在所述表体和表壳之间;所述表体旋转结构如下:所述表体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底部固设旋转环,且所述表壳夹在所述底壳和旋转环之间,通过所述旋转环与表壳的配合且相对转动,实现表体与表壳的相对转动;所述表体旋转结构具体如下:所述底壳整体为上开口盒体形状,所述底壳的底部中央设置第一通孔,作为表体旋转的转轴;所述表壳对应底壳第一通孔的部位设有具有台阶面的第二通孔,且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凸筋;所述第一通孔的下部具有沿着第一通孔圆周向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穿入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旋转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环的顶面由内至外设有由高到低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且第二台阶面上设有一定角度的凹槽,所述旋转环的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圆周面相配合;通过转动表体,底壳下部的环形凸台带动旋转环旋转,旋转环的第二台阶面沿着表壳的第二通孔的内圆周面旋转,当旋转环的凹槽一边转到凸筋一边位置时,被止挡停止旋转,此时表体恰好转到需要的角度;反向旋转表体,恢复到原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表体可旋转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