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泡水动清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296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0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泡水动清刷器,包括:第一壳体、工作喷嘴、轮子和延长杆,其中,第一壳体为空心结构,其上设置有高压水流接管;工作喷嘴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两端,高压水倾斜的喷向被清理物体的表面,两端的工作喷嘴的喷水方向均朝向里侧,并且两个工作喷嘴的轴线沿清刷器移动的方向略有偏移;轮子也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两端,并且位于工作喷嘴的外侧;延长杆安装在第一壳体上,操作员通过拉动延长杆可方便的移动清刷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有无潜水员都可以对船舷上面区域及其他掩埋物体进行清理;可以降低有效高压水消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刷器,具体涉及一种空泡水动清刷器,属于水下水力工具

技术介绍
最常见的附在船体、平台、水工建筑物及其他部分掩埋物体上的生物以各种藻为主,其中包括海藻和以丝状藻、褐藻纲和绿藻纲为代表的淡水藻。上述微生物附生的区域自吃水线往下延伸几米,覆盖密度最高的是最初一米。上述附生物使得流阻增高,导致船舶发动机需用功率上升,水工建筑物产生静止区域。另外,附生藻为水生动物,包括牛毛粘和斑马纹贻贝、藤壶属等蛤蜊种类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和生长环境。使用气蚀水动技术进行船体及其他掩埋物体清刷时,平时会采用各种设有1个以上规定工作面积的喷嘴的工具以及不同类型的后坐力缓冲装置。单喷嘴工具的有效消耗量为泵的消耗量的一半,而多喷嘴(例如:转盘)工具的结构相对复杂,重量大,适用表面范围有限。采用Brush-kart技术进行清刷处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上述方法共同点是哪个都少不了潜水员的参与。俄罗斯公开了一种利用水下水动力清洁附在船体上的水生微生物的装置(见俄罗斯专利№2107006,专利国际分类(IPC)В63В59/08,发表于1998年3月20日),该装置无后坐力,其结构包括:设有把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泡水动清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工作喷嘴(2)、轮子(4)和延长杆(5),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为空心结构,其上设置有高压水流接管(6);所述工作喷嘴(2)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两端,高压水倾斜的喷向被清理物体的表面(7),两端的工作喷嘴(2)的喷水方向均朝向里侧,并且两个工作喷嘴(2)的轴线与被清理物体的表面(7)之间的夹角均为α,同时两个工作喷嘴(2)的轴线沿清刷器移动的方向略有偏移;所述轮子(4)也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两端,并且位于工作喷嘴(2)的外侧;所述延长杆(5)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操作员通过拉动延长杆(5)可方便的移动清刷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泡水动清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工作喷嘴(2)、轮子(4)和延长杆(5),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为空心结构,其上设置有高压水流接管(6);所述工作喷嘴(2)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两端,高压水倾斜的喷向被清理物体的表面(7),两端的工作喷嘴(2)的喷水方向均朝向里侧,并且两个工作喷嘴(2)的轴线与被清理物体的表面(7)之间的夹角均为α,同时两个工作喷嘴(2)的轴线沿清刷器移动的方向略有偏移;所述轮子(4)也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两端,并且位于工作喷嘴(2)的外侧;所述延长杆(5)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操作员通过拉动延长杆(5)可方便的移动清刷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泡水动清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工作喷嘴(2)的轴线与被清理物体的表面(7)之间的夹角α的大小为5°~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泡水动清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5)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空泡水动清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荷装置(3),所述卸荷装置(3)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其利用喷出来的射流来压住清刷器,使清刷器更贴紧被清理物体的表面(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泡水动清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装置(3)为流量可调的卸荷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泡水动清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可调的卸荷装置包括:第二壳体(31)、扩散器(32)和针型阀芯(33),所述第二壳体(31)呈圆柱形,末端呈圆锥形,第二壳体(31)的内部形成有轴向孔(311),轴向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邹永春库津·弗拉基米尔哈尔拉莫夫·阿纳多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金华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