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7025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爬塔机,包括圆筒形的机身,圆筒形的机身的上表面设为开口的结构,圆筒形的机身的底端设有底面,底面的上部连接设有支撑板,底面的下部连接设有底座,机身的侧面上设有方向朝外的吸盘,机身的侧面上、以吸盘为中心设有两个对称的平衡翼。其动力充足,对钢丝绳要求较低,提升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爬塔机
技术介绍
目前,经常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爬升塔体的工作,单纯靠人力攀爬比较费力,爬塔机就是永固上下运载货物或工作人员的装置,现有的爬塔机多采用简单的提升机作为动力源,即将提升机固定在爬塔机的机身上,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塔顶的横梁上,另一端穿过提升机,并通过转向轮引出到爬塔机的机身外侧,从而避免下垂的钢丝绳占用爬塔机内部的空间,但是其多存在动力不足,对钢丝绳强度要求较高,提升效率较低,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为此,需要一种爬塔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其动力充足,对钢丝绳要求较低,提升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爬塔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动力不足,对钢丝绳强度要求较高,提升效率较低,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使其动力充足,对钢丝绳要求较低,提升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爬塔机,包括圆筒形的机身,圆筒形的机身的上表面设为开口的结构,圆筒形的机身的底端设有底面,底面的上部连接设有支撑板,底面的下部连接设有底座,机身的侧面上设有方向朝外的吸盘,机身的侧面上、以吸盘为中心设有两个对称的平衡翼。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支撑板与底面之间通过内弹簧组相连接。还可以优选的是,支撑板上设有配重块。还可以优选的是,吸盘与吸盘杆相连接。还可以优选的是,机身的侧面上设有吸盘口。还可以优选的是,吸盘杆穿过吸盘口。还可以优选的是,底面与底座之间通过外弹簧组相连接。还可以优选的是,底面和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卡口。还可以优选的是,卡口内伸入设有弹性卡件。还可以优选的是,弹性卡件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塔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动力不足,对钢丝绳强度要求较高,提升效率较低,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其动力充足,对钢丝绳要求较低,提升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爬塔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爬塔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爬塔机的平衡翼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机身,2为底面,3为支撑板,4为底座,5为吸盘,6为平衡翼,7为内弹簧组,8为配重块,9为吸盘杆,10为外弹簧组,11为卡口,12为弹性卡件,13为旋转轴,14为伸缩板,15为拉绳,16为海绵垫,17为平衡网,18为伸缩杆,19为轴套,20为转轴,21为旋转挡条,22为翼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实施例:一种爬塔机,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圆筒形的机身1,圆筒形的机身1的上表面设为开口的结构,圆筒形的机身1的底端设有底面2,底面2的上部连接设有支撑板3,底面2的下部连接设有底座4,机身1的侧面上设有方向朝外的吸盘5,机身1的侧面上、以吸盘5为中心设有两个对称的平衡翼6。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板3与底面2之间通过内弹簧组7相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板3上设有配重块8。在上述实施例中,吸盘5与吸盘杆9相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机身1的侧面上设有吸盘口。在上述实施例中,吸盘杆9穿过吸盘口。在上述实施例中,底面2与底座4之间通过外弹簧组10相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底面2和支撑板3上分别设有卡口11。在上述实施例中,卡口11内伸入设有弹性卡件12。在上述实施例中,弹性卡件12的底端固定在底座4上。本专利技术的爬塔机,圆筒形的机身1能够减小上升时的空气阻力。支撑板3的两端设有旋转轴13,旋转轴13上连接设有伸缩板14,伸缩板14设为中心板和外置套管的结构,伸缩板14上设置配重块8,配重块8与支撑板3之间连接设有拉绳15,内弹簧组7中设置海绵垫16,弹性卡件12设为竖向放置的“Z”字形结构,弹性卡件12向外倾斜设置,倾斜角度可以为与底座4成45°角或30°角。弹性卡件12的弯折处的底部设有卡台,底面2上对应于卡台的位置处设有卡槽,机身1的侧面上对应于伸缩板14的位置处的下部设有供伸缩板14伸出的开口,伸缩板14从开口处伸出时呈倾斜状态,爬塔机不工作时,通过拉绳15将配重块8拉到伸缩板14的上面,这时可以视情况将开口关闭,使得伸缩板14倾斜在机身1的内部,使得配重块8位于伸缩板14上,或使得配重块8位于底面2上,使得外弹簧组19受压,弹性卡件12的卡台卡设在卡槽内,爬塔机工作时,将伸缩板14伸出开口外部,通过拉绳15将配重块8释放至机身1外部,此时向内搬动弹性卡件12,使得卡台离开卡槽,此时外弹簧组10得以释放,机身1受到外弹簧组10向上的弹性动力源。内弹簧组7对支撑板3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海绵垫16对支撑板3起到支撑和减震的作用,提高爬塔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底座4的纵向截面设为梯形。吸盘杆9位于机身1内部的一端设有挡头。吸盘5设为圆球面形状。吸盘5有助于机身1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吸住塔身,起到固定机身1的定位作用。平衡翼6的上部设有旋转轴,机身1外侧对应旋转轴的位置处设有轴套19,旋转轴伸入设置在轴套19中,平衡翼6上设有平衡网17,平衡翼6的内侧连接设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的外部套设有翼弹簧22,机身1上对应于伸缩杆18的位置处设有通孔,伸缩杆18和翼弹簧22穿过通孔伸入到机身1的内部,伸缩杆18位于机身1内部的末端设有挡板,伸缩杆18上位于机身1内部的部分上设有转轴20,转轴20上设有旋转挡条21,爬塔机不工作时,旋转挡条21通过转轴20旋转至在通孔处挡住翼弹簧22,爬塔机工作时,旋转挡条21通过旋转轴20旋转至与伸缩杆18平行,使得翼弹簧22的弹力促使平衡翼6展开,平衡翼6起到更加稳定机身1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爬塔机,其也可以采用提升机固定在爬塔机的机身1上,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塔顶的横梁上,另一端穿过提升机,并通过转向轮引出到爬塔机的机身1外侧。尽管以上已经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和特征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宗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许多变化、补充、改变和删减。以上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的详细描述,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爬塔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爬塔机,包括圆筒形的机身(1),圆筒形的机身(1)的上表面设为开口的结构,圆筒形的机身(1)的底端设有底面(2),其特征在于:底面(2)的上部连接设有支撑板(3),底面(2)的下部连接设有底座(4),机身(1)的侧面上设有方向朝外的吸盘(5),机身(1)的侧面上、以吸盘(5)为中心设有两个对称的平衡翼(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塔机,包括圆筒形的机身(1),圆筒形的机身(1)的上表面设为开口的结构,圆筒形的机身(1)的底端设有底面(2),其特征在于:底面(2)的上部连接设有支撑板(3),底面(2)的下部连接设有底座(4),机身(1)的侧面上设有方向朝外的吸盘(5),机身(1)的侧面上、以吸盘(5)为中心设有两个对称的平衡翼(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塔机,其特征在于:支撑板(3)与底面(2)之间通过内弹簧组(7)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塔机,其特征在于:支撑板(3)上设有配重块(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塔机,其特征在于: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宝李代君卢防震董文波付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振光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