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98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瓶中,底部(14)的底壁部(19)具备:位于外周缘部的接地部(18);从瓶径向的内侧与接地部(18)连接的竖立周壁部(21);以及从竖立周壁部(21)的上端部突出的可动壁部(22),可动壁部(22)配设为以与竖立周壁部(21)的连接部分(25)为中心而朝向上方移动自如,在可动壁部(22),以瓶轴(O)为中心呈放射状地配设有多个肋(26),肋(26)具备朝向上方凹陷的主体凹部(26a)和连接凹部(26b),主体凹部(26a)在瓶径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连接凹部(26b)将在瓶径向上相邻的主体凹部(26a)之间在瓶径向上进行连接,连接凹部(26b)的深度(D2)相对于主体凹部(26a)的深度(D1)的比率为深度比D2/D1,该深度比D2/D1大于2/9且在1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本申请基于2014年4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4-093353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作为以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瓶,已知有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的结构。在该瓶中,底部的底壁部具备:位于外周缘部的接地部;从瓶径向的内侧与接地部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的竖立周壁部;以及从竖立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瓶径向的内侧突出的可动壁部。在该瓶中,可动壁部通过以与竖立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朝向上方转动,从而吸收瓶内的减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18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瓶中,对于提高瓶内的减压吸收性能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瓶内的减压吸收性能。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瓶,为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有底筒状,底部的底壁部具备:接地部,位于外周缘部;竖立周壁部,从瓶径向的内侧与接地部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以及可动壁部,从竖立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瓶径向的内侧突出,其中,可动壁部配设为以与竖立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而朝向上方移动自如,在可动壁部,以瓶轴为中心呈放射状地配设有多个肋,肋具备朝向上方凹陷的主体凹部和连接凹部,主体凹部在瓶径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连接凹部将在瓶径向上相邻的主体凹部之间在瓶径向上进行连接,连接凹部的深度D2相对于主体凹部的深度D1的比率为深度比D2/D1,该深度比D2/D1大于2/9且在1以下。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深度比D2/D1大于2/9且在1以下,能够较大地确保在瓶内的减压时的可动壁部向上方的移动量,能够提高瓶内的减压吸收性能。也就是说,在深度比D2/D1为2/9以下的情况下,在瓶内的减压时,可能难以使可动壁部沿瓶轴方向进行较大的位移。应予说明,在可动壁部随着从瓶径向的外侧向内侧逐渐向下方延伸的结构中,在使深度比D2/D1大于2/9且在1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在瓶内的减压时,使可动壁部沿瓶轴方向进行较大的位移,例如使可动壁部沿瓶轴方向以反转状进行变形等。深度比D2/D1可以小于1。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主体凹部形成得比连接凹部深。由此,在瓶内成为减压状态时,能够以进一步提高瓶内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方式,使可动壁部有效地向上方移动。深度比D2/D1可以为2.5/9以上且5/9以下。在该情况下,能够以可靠地提高瓶内的减压吸收性能的方式,使可动壁部更加有效地向上方移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瓶内的减压吸收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瓶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瓶的仰视图。图3为从图2的A-A箭头方向观察的剖面图。图4为图3所示的X部的放大图。图5为表示对深度比给吸收容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的结果的图表。符号说明1 瓶14 底部18 接地部19 底壁部21 竖立周壁部22 可动壁部23 凹陷周壁部25 曲面部(与竖立周壁部的连接部分)26 肋26a 主体凹部26b 连接凹部O 瓶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瓶。本实施方式的瓶1如图1~图4所示,具备口部11、肩部12、主体部13以及底部14,并概略构成为以使各自的中心轴线位于共用轴上的状态按照11~14的顺序连接设置这些11~14。以下,将共用轴称为瓶轴O,沿瓶轴O方向将口部11侧称为上侧,将底部14侧称为下侧。在从瓶轴O方向观察瓶1的平面视图中,将与瓶轴O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瓶径向),将围绕瓶轴O周围的方向称为周向。瓶1是由注射成型而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瓶坯被吹塑成型而形成,且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一体。在口部11上安装未图示的瓶盖。口部11、肩部12、主体部13以及底部14各自的与瓶轴O正交的横截面视图形状为圆形。在肩部12与主体部13的连接部分,遍及整周而连续地形成有第一环状凹槽16。主体部13形成为筒状,在瓶轴O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被形成为直径比该两端部的直径小。在主体部13,在瓶轴O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第二环状凹槽15,所述第二环状凹槽15遍及整周而连续地形成。在主体部13和底部14的连接部分,遍及整周而连续地形成有第三环状凹槽20。底部14形成为具备踵部17和底壁部19的杯状,其中,踵部17的上端开口部与主体部13的下端开口部连接,底壁部19将踵部17的下端开口部封闭并且底壁部19的外周缘部作为接地部18。在踵部17,遍及整周而连续地形成有深度与第三环状凹槽20相同的第四环状凹槽31。踵部17中的从径向的外侧与接地部18连接的踵下端部27形成为直径比从上方与踵下端部27连接并且形成有第四环状凹槽31的上踵部28的直径小。踵下端部27与上踵部28的连结部分29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逐渐缩径。应予说明,上踵部28与主体部13的瓶轴O方向的两端部一起成为瓶1的最大外径部。在踵部17的外周面以及主体部13的下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凹凸部17a。由此,在填充工序中,当使多个瓶1直立排列而进行运送时,能够抑制相邻的瓶1的踵部17的外周面之间,以及主体部13的下端部的外周面之间相互密合而变得难以滑动,抑制所谓的堵塞(Blocking)的产生。应予说明,在图示的例中,在第三环状凹槽20的表面以及第四环状凹槽31的表面也形成有凹凸部17a。底壁部19如图3所示,具备:竖立周壁部21,从径向的内侧与接地部18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环状的可动壁部22,从竖立周壁部21的上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以及底中央部30,与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端部连接。可动壁部22和底中央部30配置于竖立周壁部21的径向的内侧,并将竖立周壁部21的上端开口部封闭。竖立周壁部21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逐渐缩径。可动壁部22形成为朝向下方突出的曲面状,并且随着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向下方延伸。可动壁部22和竖立周壁部21经由朝向上方突出的曲面部25而连结。可动壁部22以使凹陷周壁部23朝向上方移动的方式,以曲面部(与竖立周壁部的连接部分)25为中心而转动自如。底中央部30配置于瓶轴O上,并位于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侧。底中央部30通过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端部将形成于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侧的开口封闭。在底中央部30中位于瓶轴O上的部分位于比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端部靠上的上侧。本实施方式中的底中央部30具备:凹陷周壁部23,从可动壁部22的径向的内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和顶壁24,在凹陷周壁部23的上端部与瓶轴O同轴配置。凹陷周壁部23配设成与瓶轴O同轴,并且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逐渐扩径。在凹陷周壁部23的上端部连接有顶壁24,凹陷周壁部23和顶壁24的整体形成有顶筒状。凹陷周壁部23形成为横截面视图为圆形的形状。顶壁24形成为与瓶轴O同轴配置的圆板状。凹陷周壁部23具备:弯曲壁部23a,以朝径向的内侧突出的曲面状而形成;和倾斜壁部23c,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逐渐扩径。弯曲壁部23a的上端与顶壁24连接设置。弯曲壁部23a的下端经由弯曲部23b与倾斜壁部23c连接设置。倾斜壁部23c的下端与环状的可动壁部22的径向上的内端部连接设置。如图2所示,在可动壁部22以瓶轴O为中心呈放射状地配设有多个肋26。各肋26沿径向笔直地延伸。多个肋26沿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为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有底筒状,其特征在于,底部的底壁部具备:接地部,位于外周缘部;竖立周壁部,从瓶径向的内侧与所述接地部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以及可动壁部,从所述竖立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瓶径向的内侧突出,其中,所述可动壁部配设为以与所述竖立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而朝向上方移动自如,在所述可动壁部,以瓶轴为中心呈放射状地配设有多个肋,所述肋具备朝向上方凹陷的主体凹部和连接凹部,所述主体凹部在瓶径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连接凹部将在瓶径向上相邻的所述主体凹部之间在瓶径向上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凹部的深度D2相对于所述主体凹部的深度D1的比率为深度比D2/D1,该深度比D2/D1大于2/9且在1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4.30 JP 2014-0933531.一种瓶,为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有底筒状,其特征在于,底部的底壁部具备:接地部,位于外周缘部;竖立周壁部,从瓶径向的内侧与所述接地部连接且朝向上方延伸;以及可动壁部,从所述竖立周壁部的上端部朝向瓶径向的内侧突出,其中,所述可动壁部配设为以与所述竖立周壁部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而朝向上方移动自如,在所述可动壁部,以瓶轴为中心呈放射状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口弘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