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664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镁合金材料由Mg、Al、Zn、Ti和Ce组成,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1~3%、Zn为3~8%、Ti为5~9.8%、Ce为0.3~0.7%,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加钛的含量,使得手机壳体金属质感更佳,增加了手机本身的价值,且满足手机壳体的变薄拉伸冲制成型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镁合金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手机的体积逐渐减小,采用减薄壳体壁厚、提高壳体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是轻量化、小型化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塑料质外壳的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金属外壳的手机极具强烈的金属质感,能带来无以伦比的视觉冲击感,同时具有手感细腻、耐磨、防摔、抗腐蚀等优点,倍受消费者推崇,代表高端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该镁合金材料由Mg、Al、Zn、Ti和Ce组成,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1~3%、Zn为3~8%、Ti为5~9.8%、Ce为0.3~0.7%,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的一种改进,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2%、Zn为6%、Ti为8%、Ce为0.5%,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的一种改进,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1.5%、Zn为4%、Ti为6%、Ce为0.4%,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的一种改进,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2.5%、Zn为7%、Ti为9%、Ce为0.6%,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上述组分分别称取镁铝中间合金、镁锌中间合金、镁钛中间合金及纯镁锭,加入至熔化炉中,在665-680℃真空条件下熔炼成镁合金熔液,继续升温至750-770℃,加入铈,吹氩气搅拌以保证合金元素均匀分布;步骤(2)、精炼,去渣,静置25-30min,得到熔炼好的镁合金熔液,铸造成镁合金铸锭;步骤(3)、将制得的镁合金铸锭放置于均火炉中,加热至380~400℃并保持2.5~3h,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步骤(4)、将退火处理的镁合金铸锭利用热轧机热轧成带材半成品,然后将带材半成品利用冷轧机冷轧成带材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加钛的含量,使得手机壳体金属质感更佳,增加了手机本身的价值,且满足手机壳体的变薄拉伸冲制成型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该镁合金材料由Mg、Al、Zn、Ti和Ce组成,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1~3%、Zn为3~8%、Ti为5~9.8%、Ce为0.3~0.7%,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通过增加钛的含量,使得手机壳体金属质感更佳,且增加了手机本身的价值。该手机壳体用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上述组分分别称取镁铝中间合金、镁锌中间合金、镁钛中间合金及纯镁锭,加入至熔化炉中,在665-680℃真空条件下熔炼成镁合金熔液,继续升温至750-770℃,加入铈,吹氩气搅拌以保证合金元素均匀分布;步骤(2)、精炼,去渣,静置25-30min,得到熔炼好的镁合金熔液,铸造成镁合金铸锭;步骤(3)、将制得的镁合金铸锭放置于均火炉中,加热至380~400℃并保持2.5~3h,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步骤(4)、将退火处理的镁合金铸锭利用热轧机热轧成带材半成品,然后将带材半成品利用冷轧机冷轧成带材成品。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2%、Zn为6%、Ti为8%、Ce为0.5%,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按照本实施例的组分、并采用上述制备方法进行制备的镁合金材料,满足手机壳体的变薄拉伸冲制成型要求。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1.5%、Zn为4%、Ti为6%、Ce为0.4%,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按照本实施例的组分、并采用上述制备方法进行制备的镁合金材料,满足手机壳体的变薄拉伸冲制成型要求。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2.5%、Zn为7%、Ti为9%、Ce为0.6%,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按照本实施例的组分、并采用上述制备方法进行制备的镁合金材料,满足手机壳体的变薄拉伸冲制成型要求。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1%、Zn为3%、Ti为5%、Ce为0.3%,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按照本实施例的组分、并采用上述制备方法进行制备的镁合金材料,满足手机壳体的变薄拉伸冲制成型要求。实施例五本实施例的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3%、Zn为8%、Ti为9.8%、Ce为0.7%,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按照本实施例的组分、并采用上述制备方法进行制备的镁合金材料,满足手机壳体的变薄拉伸冲制成型要求。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材料由Mg、Al、Zn、Ti和Ce组成,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1~3%、Zn为3~8%、Ti为5~9.8%、Ce为0.3~0.7%,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材料由Mg、Al、Zn、Ti和Ce组成,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1~3%、Zn为3~8%、Ti为5~9.8%、Ce为0.3~0.7%,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2%、Zn为6%、Ti为8%、Ce为0.5%,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1.5%、Zn为4%、Ti为6%、Ce为0.4%,不可避免的杂质≤0.1%,余量为M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用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为:Al为2.5%、Zn为7%、Ti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文马春华卢成仲治国朱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