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内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41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内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多层翼型操作平台,所述主框架的顶部焊接有顶部操作平台,所述顶部操作平台的顶部设有防护栏杆,所述主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带有刹车结构的行走滚轮;所述防护栏杆、顶部操作平台和翼型操作平台的外轮廓在与成型隧道横截面重合的平面内与成型隧道内壁之间的距离均为0.2~0.3m;所述主框架的两侧还设有阶梯。该平台可重复利用,采用该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隧道内作业使得隧道各项工序操作全面便捷,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手孔封堵嵌缝移动式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地铁规划占据着交通运行的主导地位,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使得地铁施工在城市建设领域愈显突出,地铁建设中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难度大、风险较大、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成型隧道的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保证人员操作安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手孔封堵、嵌缝以及隧道修补堵漏作业,从而保证地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内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该平台可重复利用,采用该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隧道内作业使得隧道各项工序操作全面便捷,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劳动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一种用于隧道内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多层翼型操作平台,所述主框架的顶部焊接有顶部操作平台,所述顶部操作平台的顶部设有防护栏杆,所述主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带有刹车结构的行走滚轮;所述防护栏杆、顶部操作平台和翼型操作平台的外轮廓在与成型隧道横截面重合的平面内与成型隧道内壁之间的距离均为0.2~0.3m;所述主框架的两侧还设有阶梯。本技术用于隧道内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所述主框架的内角处及所述翼型操作平台的底部与主框架之间均分别设有斜撑。成型隧道的内径大于5.5m时,设有两层翼型操作平台。顶部操作平台与成型隧道顶部之间的距离为1.8~2.0m。所述行走滚轮的位置在成型隧道内无管片手孔区域。所述防护栏杆与主框架之间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所述翼型操作平台和顶部操作平台均设有围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成型隧道内施工,能够避免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发生安全事故,防止因施工时操作不便而造成施工遗漏,影响成型隧道质量。本技术移动式操作平台可用于成型隧道内诸如:手孔封堵、嵌缝、修补堵漏、布线等施工作业。还可应用于隧道掘进过程中出现的管片渗漏、管片破损缺陷处理等施工作业。本技术安装便捷,适用性强,可重复使用;其安全、实用、高效、操作性强;降低了施工成本,经济效益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俯视图;图4是将本技术移动式操作平台安装于成型隧道内的示意图。图中:1-主框架,2-翼型操作平台,3-顶部操作平台,4-防护栏杆,5-行走滚轮,6-阶梯,7-斜撑,8成型隧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隧道内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的内角处设有斜撑7,所述主框架1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多层翼型操作平台2,当成型隧道的内径大于5.5m时,设有两层翼型操作平台2,所述翼型操作平台2的底部与主框架1之间设有斜撑7。所述主框架1的顶部焊接有顶部操作平台3,所述翼型操作平台2和顶部操作平台3均设有围栏。顶部操作平台3与成型隧道顶部之间的距离为1.8~2.0m;所述顶部操作平台3的顶部设有防护栏杆4,所述防护栏杆4与主框架1之间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带有刹车结构的行走滚轮5,所述行走滚轮5的位置在成型隧道内无管片手孔区域;所述防护栏杆4、顶部操作平台3和翼型操作平台2的外轮廓在与成型隧道横截面重合的平面内与成型隧道内壁之间的距离均为0.2~0.3m;所述主框架1的两侧还设有阶梯6。实施例:如图4所示,根据隧道施工环境和施工内容,本技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使用过程如下:成型隧道8的内径为5.5m,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手孔封堵与嵌缝的施工,根据本技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结构计算出各部分尺寸以满足施工要求,并按照下述尺寸加工出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整体高度为4.18m;主框架1的高度为3.68m,主框架1的宽度为3.0m,主框架1的进深(即前后)尺寸为1.5m。在主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翼型操作平台2,两侧的翼型操作平台2对称布置,两侧的翼型操作平台2的总宽度为4.8m,翼型操作平台2与主框架1的后平面平齐,翼型操作平台2的进深尺寸为主框架1的一半,在主框架1的另一半进深的位置设有阶梯6,翼型操作平台2与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2.84m。顶部操作平台3与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1m,总宽度为4.2m,进深与主框架1相同。防护栏杆4采用双层钢网,并设置在顶部操作平台3与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顶部之间。所述翼型操作平台2和顶部操作平台3均设有高度为60cm的围栏。四个带有刹车结构的行走滚轮5,在横向宽度的布置上要躲开成型隧道内管片手孔位置,且行走滚轮5与成型隧道横截面垂直。进行施工时,将手孔封堵、嵌缝材料准备好放置于翼型操作平台2和顶部操作平台3上,利用翼型操作平台2施工两侧管片手孔封堵,然后从阶梯6爬上至顶部操作平台3施工顶部手孔封堵及管片嵌缝。对成型隧道8管片有渗漏的地方,可先利用本技术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堵漏处理完毕后,再进行手孔封堵、嵌缝施工。完成隧道内的一段施工后,人工将移动式操作平台向前平移,施工下一段,直至整个隧道完成。实施例是以内径为5.5m常用成型隧道的施工为例,根据内径不同可对主框架1进行改装。使用时将主框架1在成型隧道内就位,然后安装两侧翼型操作平台2,再安装顶部操作平台3,试运转操作平台。成型隧道内施工过程中,开启行走滚轮5的刹车功能,防止因隧道坡度导致操作平台自动滑移。在成型隧道内长时间作业会有潮气,特别注意做好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防锈蚀工作(每周/1次),定期(每天/1次)检查滚轮使用状况。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隧道内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主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多层翼型操作平台(2),所述主框架(1)的顶部焊接有顶部操作平台(3),所述顶部操作平台(3)的顶部设有防护栏杆(4),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带有刹车结构的行走滚轮(5);所述防护栏杆(4)、顶部操作平台(3)和翼型操作平台(2)的外轮廓在与成型隧道横截面重合的平面内与成型隧道内壁之间的距离均为0.2~0.3m;所述主框架(1)的两侧还设有阶梯(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内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主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多层翼型操作平台(2),所述主框架(1)的顶部焊接有顶部操作平台(3),所述顶部操作平台(3)的顶部设有防护栏杆(4),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带有刹车结构的行走滚轮(5);所述防护栏杆(4)、顶部操作平台(3)和翼型操作平台(2)的外轮廓在与成型隧道横截面重合的平面内与成型隧道内壁之间的距离均为0.2~0.3m;所述主框架(1)的两侧还设有阶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隧道内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的内角处及所述翼型操作平台(2)的底部与主框架(1)之间均分别设有斜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陈应举邓晴岚卢晓慧胡志远赵怀武翁秋云马建欣陆兴彭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