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漏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045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地漏盖,属于地漏领域,包括盖体和滤板,盖体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滤板上设有滤孔,盖体与滤板间设有增高垫圈,增高垫圈与盖体可拆卸连接,滤板与增高垫圈可拆卸连接。在滤板与盖体间设置增高垫圈后,可对滤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保证地漏盖安装完成后滤板与地面平齐或略低于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地漏盖。
技术介绍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地漏一般包括地漏本体和地漏盖,在安装时一般先将地漏本体埋于地下,再将地漏盖盖合在地漏本体的流液主体上。安装完成后,地漏盖的高度应当与地面平齐或略低于地面。但地漏本体在预埋过程中的位置很难确定,地漏盖扣合在地漏本体上后,地漏盖顶部与地面很容易形成较大的落差,即影响安装过后整体的美观性,又会使打开或盖合地漏本体的开口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漏盖,以改善新型地漏盖与地面落差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地漏盖,包括盖体和滤板,盖体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滤板上设有滤孔,盖体与滤板间设有增高垫圈,增高垫圈与盖体可拆卸连接,滤板与增高垫圈可拆卸连接。优选地,盖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增高垫圈的底部设有第一凸起,增高垫圈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凸起的外轮廓与第一凹槽的内轮廓相匹配,滤板的外轮廓与第二凹槽的内轮廓相匹配。优选地,第一凹槽的大小与第二凹槽的大小相等。优选地,盖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设于第一连接体的上端,第一连接体为圆形,第二连接体为方形。优选地,第二连接体的外轮廓的大小与增高垫圈外轮廓的大小相等。优选地,第一连接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外筒体套于内筒体上,内筒体与外筒体间设有限位结构。优选地,内筒体的外径与外筒体的内径相匹配。优选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凸块,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均设于内筒体的外侧壁上,第一环形凹槽较第二环形凹槽靠近于第二连接体,凸块设于外筒体的内侧壁上,凸块卡于第一环形凹槽或第二环形凹槽内,内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竖槽,第一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凹槽通过竖槽连通。优选地,外筒体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凸起,当凸块卡于第一环形凹槽内时,内筒体的底端与环形凸起抵触。优选地,环形凸起的内径小于内筒体的内径,环形凸起上设有至少两个调节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使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漏盖,用于遮盖地漏本体上端开口,地漏盖包括盖体和滤板,盖体用于与地漏本体连接,滤板主要起到过滤作用,可对需排放的液体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在盖体与滤板间设置增高垫圈后,可对滤板所在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从而降低滤板与地面的落差,保证地漏盖安装完成后滤板与地面平齐或略低于地面,既提高了安装过后的美观性,又方便了地漏盖中滤板的盖合与打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地漏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地漏盖的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地漏盖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地漏盖的盖体与地漏本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地漏盖的内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地漏盖的外筒体的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为:盖体100;第一连接体101;第二连接体102;第一凹槽103;内筒体104;外筒体105;第一环形凹槽106;第二环形凹槽107;凸块108;竖槽109;环形凸起110;调节孔111;滤板200;第一圆形通孔201;第二圆形通孔202;第一扇形通孔203;第二扇形通孔204;增高垫圈300;第一凸起301;第二凹槽302;地漏本体4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地漏盖,包括盖体100和滤板200,盖体100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滤板200上设有滤孔,盖体100与 滤板200间设有增高垫圈300,增高垫圈300与盖体100可拆卸连接,滤板200与增高垫圈300可拆卸连接。在盖体100与滤板200间设置增高垫圈300后,可对滤板200所在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减小了滤板200与地面的落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增高垫圈30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地漏盖盖合在地漏本体400上后,可通过测量的方式测量出滤板200与地面的高度差,并选择一个适当厚度的增高垫圈300,使滤板200处于适当的高度位置。当然,也可无需测量滤板200与地面的高度差,通过多个较薄的增高垫圈300一层一层叠加并使滤板200处于适当的高度位置。地漏盖的作用是遮盖地漏本体400上端的开口。其中,盖体100用于与地漏本体400连接,滤板200用于对需排放的液体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物质流入地漏本体400后造成堵塞。此外,当地漏本体400中的沉淀物较多时,由于滤板200与增高垫圈300为可拆卸连接,可直接打开滤板200对地漏本体400内部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如图2所示,过滤板200为方形结构,过滤板200上的滤孔包括第一圆形通孔201、第二圆形通孔202、第一扇形通孔203和第二扇形通孔204,第一圆形通孔201、第一圆形通孔201、第一扇形通孔203和第二扇形通孔204依次沿滤板200的中心位置向外分布。第一圆形通孔201为一个,且位于滤板200的中心位置;第二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地漏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滤板,所述盖体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盖体与所述滤板间设有增高垫圈,所述增高垫圈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滤板与所述增高垫圈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漏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滤板,所述盖体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盖体与所述滤板间设有增高垫圈,所述增高垫圈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滤板与所述增高垫圈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增高垫圈的底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增高垫圈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滤板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轮廓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大小与第二凹槽的大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体为圆形,所述第二连接体为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外轮廓的大小与所述增高垫圈外轮廓的大小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易木同层排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