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328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地漏,属于排水装置领域,包括地漏本体和地漏盖,地漏本体包括底座和竖向布置的流液主体,底座内部设有容液腔,流液主体形成两端开口的流液通道,流液主体的上端与地漏盖连接,流液主体的下端延伸至容液腔内,流液主体与底座密封连接,底座上设有横向布置的出水管,出水管形成两端开口的出液通道,出液通道与流液通道相通,流液主体的下端低于出液通道的下缘。液体从流液通道进入容液腔内,容液腔内的液体高于出液通道的下缘时,液体将从出液通道溢出。由于流液主体的下端低于出液通道的下缘,流液主体的下端开口始终浸没在液体中,下水管道中的臭气、蚊虫将无法从出液通道进入流液通道中,这种地漏具有较好的防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目前市面上地漏主要有以下几种:扣盅浅水封地漏、磁铁T型机械地漏、机械弹簧式地漏、反向重力式地漏。这几种地漏不仅结构较为复杂,而且防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漏,以解决一般地漏防臭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地漏,包括地漏本体和地漏盖,地漏本体包括底座和竖向布置的流液主体,底座内部设有容液腔,流液主体形成两端开口的流液通道,流液主体的上端与地漏盖连接,流液主体的下端延伸至容液腔内,流液主体与底座密封连接,底座上设有横向布置的出水管,出水管形成两端开口的出液通道,出液通道与流液通道相通,流液主体的下端低于出液通道的下缘。优选地,底座上设有横向布置的进水管,进水管形成两端开口的进液通道,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相通。优选地,进液通道的下缘高于出液通道的下缘。优选地,出水管的管径大于进水管的管径。优选地,底座底部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位于流液主体的正下方。优选地,容纳槽与流液主体均为圆形结构,容纳槽的内径与流液主体的内径相同。优选地,地漏盖包括滤板和两端开口的盖体,盖体套于流液主体上,滤板设于盖体的上端开口处,滤板与盖体可拆卸连接。优选地,盖体包括与流液主体连接的第一连接体和与滤板连接的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为圆形,第二连接体为方形。优选地,滤板与盖体间设有增高垫圈。优选地,第二连接体上设有第一凹槽,增高垫圈底部设有第一凸起,增高垫圈顶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凸起的外轮廓与第一凹槽的内轮廓相匹配,滤板的外轮廓与第二凹槽的内轮廓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地漏,出水管用于与下水管道连接,流液主体中的流液通道与室内相通。室内的液体通过流液通道进入底座内的容液腔内,当容液腔内的液体高于出液通道的下缘时,液体将从出液通道溢出,最终进入到下水管道中,从而达到排水的目的。由于流液主体下端低于出液通道的下缘,流液主体的下端开口将始终浸没在液体中,下水管道中的臭气、蚊虫将无法从出液通道进入到流液通道中,避免了下水管道中的臭气、蚊虫进入到室内。这种地漏具有结构简单、防臭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地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地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新型地漏的地漏盖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新型地漏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地漏本体100;底座101;流液主体102;容液腔103;流液通道104;出水管105;出液通道106;进水管107;进液通道108;容纳槽109;地漏盖200;滤板201;盖体202;第一连接体203;第二连接体204;增高垫圈205;第一凹槽206;第一凸起207;第二凹槽20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向”、“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地漏,包括地漏本体100和地漏盖200,地漏本体100包括底座101和竖向布置的流液主体102,底座101内部设有容液腔103,流液主体102形成两端开口的流液通道104,流液主体102的上端与地漏盖200连接,流液主体102的下端延伸至容液腔103内,流液主体102与底座101密封连接,底座101上设有横向布置的出水管105,出水管105形成两端开口的出液通道106,出液通道106与流液通道104相通,流液主体102的下端低于出液通道106的下缘,即出水管105内壁的最低位置较流液主体102的下端高。其中,流液主体102和底座10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当然,两者也可是一体成型结构。本实施例中,综合考虑流液主体102与底座101连接后的密封性以及加工的难易程度,优选地,流液主体102与底座101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流液主体102和底座101可单独生产后再进行焊接,易于实现批量生产。流液主体102与底座101的形状不受限制,两者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方形、圆形等,只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流液主体102和底座101均为圆形,这种结构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习惯,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成熟,安装较为方便,容易实现流液主体102和底座101的密封连接。地漏安装完成后,地漏盖200应当与地面平齐或略低于地面,地漏其余部分均埋于地下,出水管105与排水系统中的下水管道连接。室内需要排放的液体可通过地漏盖200顺着流液通道104进入底座101的容液腔103内。容液腔103内的液体水位将逐渐升高,当容液腔103内的液体高于出液通道106的下缘时,液体将从出液通道106溢出,最终进入到下水管道中,从而达到排水的目的。由于流液主体102下端低于出液通道106的下缘,流液主体102的下端开口将始终浸没在液体中,下水管道中的臭气、蚊虫将无法从出液通道106进入到流液通道104中,可有效避免下水管道中的臭气、蚊虫进入到室内。这种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本体和地漏盖,所述地漏本体包括底座和竖向布置的流液主体,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容液腔,所述流液主体形成两端开口的流液通道,所述流液主体的上端与所述地漏盖连接,所述流液主体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液腔内,所述流液主体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横向布置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形成两端开口的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流液通道相通,所述流液主体的下端低于所述出液通道的下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本体和地漏盖,所述地漏本体包括底座和竖向布置的流液主体,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容液腔,所述流液主体形成两端开口的流液通道,所述流液主体的上端与所述地漏盖连接,所述流液主体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液腔内,所述流液主体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横向布置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形成两端开口的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流液通道相通,所述流液主体的下端低于所述出液通道的下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横向布置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形成两端开口的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的下缘高于所述出液通道的下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易木同层排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