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书美专利>正文

一种强行碳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25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强行碳化器,涉及一种用二氧化碳饱和乳(碳酸饱和)的装置。该装置由外壳(1)、中心管(2)、气液混合管(3)及气体导入管(4)组成。应用该装置于碳酸饱和(碳化)时,能缩短碳化时间,提高CO2的利用率,增加产品的表观体积,以生产沉淀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为例,沉淀体积大于3.6ml/g,同时,不需要高压风机,仅用普通风机送气即可。(*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行碳化器,涉及一种用二氧化碳饱和乳液(碳酸饱和)的装置。生产轻质碳酸钙(镁)等的工艺中,碳酸饱和(碳化)是重要一环。目前工业应用的碳酸饱和(碳化)方法为底吹鼓泡法,即从高大的碳化塔底部压入CO2气体与塔内的乳液进行传质碳化。其一:该工艺中的碳化塔必须是高压容器。其二:从底部输入的气体压强(P气)必须大于塔内下部乳液的压强(P液),否则就会出现塔内乳液倒流入煤气管中,发生生产事故。为此,必须采用高能耗的高压风机输送CO2气体。其三:CO2气体压入塔内后,由于气液之间的反应接触条件所限,影响化学反应传质吸收,碳化效率差,导致沉淀体积偏低,产品质量难于提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推出一种新的碳化器,该碳化器比目前应用的碳化塔投资少,不必用高压风机输送CO2气体,改善气液之间的反应接触条件,从而使产品的表观体积大大增加。图1为该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俯视图。如图所示,该技术由外壳(1)、中心管(2)、气液混合管(3)、气体导入管(4)、乳液入口(5)组成,外壳(1)呈管状,外壳(1)与中心管(2)同心,外壳(1)的上部与中心管(2)的上部呈密封连接,外壳(1)的下端与气液混合管(3)的上端为密封连接,气体-->导入管(4)与外壳(1)呈密封连接。该技术选用金属材料制作。应用本碳化器,CO2气体通过外壳(1)与中心管(2)之间的环形通道与从中心管(2)通过的乳液在中心管(2)的下端口相遇,由于气体喷出时的冲击和摩擦作用,将乳液分散成颗粒极细的雾状体,从而增加了相间的传质面积,使两相充分接触,降低了气、液双膜的传质厚度,改善了化学吸收的条件。同时,CO2气体的环形喷出口向管心收缩,迫使CO2气体成一定交角喷向乳液,应用该装置于碳酸饱和(碳化)时,使之气液强行接触。能缩短碳化时间,提高CO2的利用率,增加产品的表观体积。以生产沉淀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为例,沉淀体积大于3.6ml/g(毫升/克)。同时,不需要高压风机,仅用普通风机送气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强行碳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行碳化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壳(1)、中心管(2)、气液混合管(3)、气体导入管(4)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行碳化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壳(1)、中心管(2)、气液混合管(3)、气体导入管(4)组成。2、依照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强行碳化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呈管状,外壳(1)与中心管(2)同心,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书美
申请(专利权)人:何书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