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架、电源、电机及控制器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中部,机架的四角上分别设置有一轴承座,在机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有一滚筒安装在轴承座上,两滚筒之间通过硬铁皮带连接,硬铁皮带上设置有多个转盘固定孔,转盘通过转盘固定孔固定在硬铁皮带上;电机上固定安装有电机同步轮,滚筒上固定安装有滚动同步轮,电机同步轮及滚动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当电机转动时,带动电机同步轮转动,从而依次带动滚动同步轮及滚筒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电机同步轮任意转速的旋转及实现移动适应性的重复测试,简化测试手段,并且能适应不同景深的移动适应性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条码解码识读设备测试,关于移动中的条码进行的解码测试主要为手工操作,只能够通过人为的移动条码,判断识读设备的移动适应性且只能单次测试识读设备的移动适应性。如:需要测试DATALOGIC扫描枪的移动适应性,固定扫描枪之后,必须人为的进行条码移动,人为移动条码产生的速度,没有衡量标准只能人为的估量。测试者只能人为的感知速度的快慢,从而判断扫描设备对于该条码的移动适应性。并且人为的移动速度有限,若扫描枪支持的移动适应性超过人为移动速度,该移动适应性无法测试。若需要测试同一个条码的移动适应性则必须人为的重复手工操作,且每次移动条码所产生的移动速度容易造成偏差。现有技术架构的主要缺陷有:1、误差大:对于测试数据所造成的误差值不可估量,没有计量标准。2、时间成本大:测试人员需要多次重复手工作业。3、局限性:人为的移动速度有限和条码的移动不可重复实现,人为改变条码角度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能实现电机同步轮任意转速的旋转及实现移动适应性的重复测试,简化测试手段,并且能适应不同景深的移动适应性测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架、电源、电机及控制器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中部,所述机架的四角上分别设置有一轴承座,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有一滚筒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两滚筒之间通过硬铁皮带连接,所述硬铁皮带上设置有多个转盘固定孔,转盘通过所述转盘固定孔固定在所述硬铁皮带上;所述电机上固定安装有电机同步轮,所述滚筒上固定安装有滚动同步轮,所述电机同步轮及滚动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当电机转动时,带动电机同步轮转动,从而依次带动滚动同步轮及滚筒转动。优选的,还包括4个张紧螺丝,所述张紧螺丝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四角上,通过调节张紧螺丝调节所述滚筒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硬铁皮带的张紧程度。优选的,还包括支架,用于固定识读设备。本技术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能实现电机同步轮任意转速的旋转及实现移动适应性的重复测试,简化测试手段,并且能适应不同景深的移动适应性测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电源 1 电机 2控制器 3 张紧螺丝 4轴承座 5 滚筒 6支撑架 7 滚动同步轮 8同步带 9 电机同步轮 10机架 11 硬铁皮带 12转盘固定孔 13 转盘 101识读设备 102 支架 103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下配合附图详述如后。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1、电源1、电机2及控制器3通过支撑架7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1中部,所述机架11的四角上设置分别设置有一轴承座5,在所述机架11的左右两端,分别有一滚筒6安装在所述轴承座5上,所述两滚筒6之间通过硬铁皮带12连接,所述硬铁皮带12上设置有多个转盘固定孔13;所述机架11的四角上还可分别设置一张紧螺丝4,通过调节张紧螺丝4调节滚筒6的位置,从而调节硬铁皮带12的张紧程度;所述电机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同步轮10,所述滚筒6上固定安装有滚动同步轮8,所述电机同步轮10及滚动同步轮8通过同步带9连接;当电机2转动时,带动电机同步轮10转动,从而依次带动滚动同步轮8、滚筒6转动。本技术还包括转盘101,所述转盘101固定在所述转盘固定孔13上,所述转盘101上设置有待测条码。实施例1:如图5所示,将转盘101任意角度旋转使其上面的待测条码形成不同角度。将识读设备102(如:扫描枪)固定于支架103上,上位机的识读设备自动测试系统可以发送任意速度指令给控制器3,控制器3控制电机2带动同步轮10转动,从而电机同步轮10上的同步带9带动滚轴同步轮8转动,带动硬铁皮带12转动,从而带动硬铁皮带12上的条码101在滚筒上循环滚动,调节不同的移动速度,并收集识读到的条码进行比对可测试识读设备102在相同景深下对条码任意角度的移动适应性。实施例2:如图5所示,将转盘101任意角度旋转使其上面的待测条码形成不同角度,上位机可以发送速度指令给控制器3,设定同一速度控制电机2带动同步轮转动10,从而电机同步轮10上的同步带9带动滚轴同步轮8转动,带动硬铁皮带12转动,从而带动硬铁皮带12上的条码101在滚筒上循环滚动,并将识读设备102(如:扫描枪)固定于支架103上,在支架103上移动识读设备102以调节不同的景深,测试识读设备102在同一速度下待测条码任意角度的不同景深的移动适应性进行测试。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源、电机及控制器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中部,所述机架的四角上分别设置有一轴承座,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有一滚筒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两滚筒之间通过硬铁皮带连接,所述硬铁皮带上设置有多个转盘固定孔,转盘通过所述转盘固定孔固定在所述硬铁皮带上;所述电机上固定安装有电机同步轮,所述滚筒上固定安装有滚动同步轮,所述电机同步轮及滚动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当电机转动时,带动电机同步轮转动,从而依次带动滚动同步轮及滚筒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读设备对可变角度的条码托盘的移动适应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源、电机及控制器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中部,所述机架的四角上分别设置有一轴承座,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有一滚筒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两滚筒之间通过硬铁皮带连接,所述硬铁皮带上设置有多个转盘固定孔,转盘通过所述转盘固定孔固定在所述硬铁皮带上;所述电机上固定安装有电机同步轮,所述滚筒上固定安装有滚动同步轮,所述电机同步轮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柳焮,冯小惠,汤子玷,蔡小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