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城镇污水厂进水进行水解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s)或易降解有机物(rbCOD),补充反硝化滤池工艺处理过程中碳源不足以及改善其碳源结构进而提高污水厂脱氮效果,减少甚至取消外部碳源投加的装置及方法,是一种低品质碳源高效水解与高效生物脱氮耦合工艺,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在2015年,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已决定修订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标准编制单位已编制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由此可见,已建成或处于运营状态的污水厂不久将面临由于出水水质即将提标而可能进行改建改造的问题,氮磷的削减要求必将更为严格。在传统的二级处理工艺条件运行下,城镇污水厂的出水水质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势必对三级处理工艺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效果提出新的要求。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污水厂进水水解酸化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或易降解有机物(rbCOD)作为反硝化碳源以进行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处理方法就是一种改良的三级处理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合器、水解酸化反应器、第二混合器和反硝化滤池反应器,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器为隔板廊道式长方体混合器,其设置有原水进口、水解酸化出流液进口和第一混合液出口,原水进口、水解酸化出流液进口、第一混合液出口分别与对应的提升泵相连;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外回流孔和出水堰,底部设置有底部进口,所述外回流孔与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所述出水堰与第二混合器相连通,所述底部进口与和第一混合器的第一混合液出口相连的提升泵相连,所述底部进口采用均匀布水方式;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器采用重力多点排泥方式,排泥点设于污泥区底部;所述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合器、水解酸化反应器、第二混合器和反硝化滤池反应器,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器为隔板廊道式长方体混合器,其设置有原水进口、水解酸化出流液进口和第一混合液出口,原水进口、水解酸化出流液进口、第一混合液出口分别与对应的提升泵相连;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外回流孔和出水堰,底部设置有底部进口,所述外回流孔与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所述出水堰与第二混合器相连通,所述底部进口与和第一混合器的第一混合液出口相连的提升泵相连,所述底部进口采用均匀布水方式;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器采用重力多点排泥方式,排泥点设于污泥区底部;所述第二混合池为隔板廊道式长方体混合器,其设置有二级出水进口、水解酸化出流液进口、应急碳源进口和第二混合液出口,所述二级出水进口、应急碳源进口和第二混合液出口分别于对应的提升泵相连;所述反硝化滤池反应器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的长柄滤头,出水采用圆周型堰出水,出水边设置斜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器进水采用均匀布水方式,孔口流速为3~6m/s;出水经过出水堰进入集水槽,再由出水管排出,每米设4~8个堰口,过堰流速为0.005~0.015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器顶部设有外回流孔,水解酸化器的回流比为800%~1500%,有效水深1.5m以上,上升流速为3~7m/h,CODCr容积负荷为0.8~1.2kg/(m3·d),水力停留时间为8~15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器污泥产率0.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家顺,商凯航,王成,虞筠霄,费罗兰,喻纬华,郑尔雅,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