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的睡眠呼吸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42110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18:48
可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的睡眠呼吸监测设备,包括腕表式壳体和连接腕表式壳体的表带,腕表式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和后壳,前壳与后壳间设置有电路板,前壳上设置显示屏,后壳上设置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池,前壳与后壳连接面的一侧面设置一个鼻气流接口,一个气体采集终端数据接口和一个血氧探头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旁流型的方式采集呼气末二氧化碳,没有传统上的抽气泵,使得产品结构整体小巧,便于携带,设计的主体结构为腕表式壳体,由表带可以佩带在手腕上,将通过微处理器模块将呼气末二氧化碳、呼吸、血氧饱和度和脉率的测量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实时观测病患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命体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的睡眠呼吸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是人体除血压、心电、体温以及呼吸之外的另一个生命体征,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波形图能够很好的反映人体的代谢、呼吸、循环以及麻醉等过程中生理状态的正常与否,因此,临床上将检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监测程序,目前,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具有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模块的呼吸机或麻醉机,然而,只有危重或者需要麻醉的病人才使用呼吸机或麻醉机,呼吸机和麻醉机功能复杂,结构体积较大,普通的呼吸病人不需要上呼吸机或者麻醉机,所以呼吸机或者麻醉机对于一般的只检查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病人使用成本较大,而且并不方便,另一种检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方式是普通的多参数监护仪,即台式监护仪,监护仪集合了血压、血氧、脉率、呼吸、心电、体温等成人参数,一般用于床边监护,可实时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其依然存在设备体积比较大,医护人员使用携带不方便,不适合病人转运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可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的睡眠呼吸监测设备。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的睡眠呼吸监测设备

【技术保护点】
可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的睡眠呼吸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腕表式壳体(6)和连接腕表式壳体(6)的表带(5),腕表式壳体(6)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和后壳,前壳与后壳间设置有电路板,前壳上设置显示屏(7),后壳上设置有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池,前壳与后壳连接面的一侧面设置一个鼻气流接口(3),一个气体采集终端数据接口(10)和一个血氧探头接口(4),所述的电路板上集成有微处理器模块、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血氧模块、显示屏接口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和血氧模块电连接,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连接鼻气流接口(3)和气体采集终端数据接口(10),鼻气流接口(3)连接有气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的睡眠呼吸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腕表式壳体(6)和连接腕表式壳体(6)的表带(5),腕表式壳体(6)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和后壳,前壳与后壳间设置有电路板,前壳上设置显示屏(7),后壳上设置有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池,前壳与后壳连接面的一侧面设置一个鼻气流接口(3),一个气体采集终端数据接口(10)和一个血氧探头接口(4),所述的电路板上集成有微处理器模块、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血氧模块、显示屏接口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和血氧模块电连接,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连接鼻气流接口(3)和气体采集终端数据接口(10),鼻气流接口(3)连接有气流管(2),气流管(2)端头连接有旁流型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终端(1),旁流型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终端(1)连接有数据线(11)并与气体采集终端数据接口(10)连接,所述的血氧模块连接血氧探头接口(4),所述的血氧探头接口(4)连接有血氧探头(12),所述显示屏接口模块与显示屏(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橙意家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