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包括振动台、安装在所述振动台的安装平台上的支架以及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的单柱支柱绝缘子,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上端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上端设有金具,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以及至少一个应变计,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至少一个应变计以及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金具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所述振动台的安装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试验成本较低,能够有效评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输变电工程向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方向发展,交流变电站和直流换流站中装备了大量的关键变电设备,这些关键变电设备一般通过支柱绝缘子进行支撑。传统的,在变电站中采用的支柱绝缘子多为陶瓷材料,陶瓷材料为脆性材料,其弹性模量较大,但是抗冲击性能和延性较差,一旦在内部形成微小裂纹,就容易在地震中造成脆性断裂破坏,进而造成变电设备的损坏。近年来,复合支柱绝缘子因具有耐污性能好,重量轻,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不宜破碎等优点,开始逐渐被电力系统接受并投入使用。一般的,用于支撑管母线的复合支柱绝缘子是安装在支架上面,由多个复合支柱绝缘子组成的单柱支柱绝缘子需要支撑设置在其上部的均压环和两侧的管母线等重量,由于支架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使得支撑管母线的单柱支柱绝缘子受到的地震强度大于实际地震强度。为保证支撑的可靠性,需要研究单柱支柱绝缘子的抗震性能,尤其是应用在一些高烈度地区时,需要进行抗震试验,获取单柱支柱绝缘子的抗震性能。但是,现有针对单柱支柱绝缘子的抗震性能的研究较少,没有能够较好评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抗震性能的抗震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试验成本较低、且能够有效评估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的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包括振动台、安装在所述振动台的安装平台上的支架以及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的单柱支柱绝缘子,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上端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上端设有金具,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以及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至少一个应变计以及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金具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所述振动台的安装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位移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复合支柱绝缘子,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包括绝缘子芯棒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子芯棒两端的法兰,设定沿金具的轴线方向为X向,水平面内垂直X向的方向为Y向,竖向为Z向,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设有XYZ三向加速度计,最下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下端的法兰与绝缘子芯棒的交接部位设有XY向加速度计,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重心处设有XY向加速度计,最上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的中部设有XY向加速度计,最上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上端的法兰顶部设有XYZ三向加速度计,所述金具上设有XY向加速度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变计包括一组应变片,最下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下端的法兰与绝缘子芯棒的交接处设有一组应变片,最下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上端的法兰与绝缘子芯棒的交接处设有一组应变片,从下至上的第二个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下端的法兰与绝缘子芯棒的交接处设有一组应变片,最上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上端的法兰与绝缘子芯棒的交接处设有一组应变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组应变片包括八个应变片,八个应变片沿绝缘子芯棒的周向等间距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台的安装平台上设有X向位移计,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设有X向位移计,第二个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下端的法兰上设有X向位移计,第三个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下端的法兰上设有X向位移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还包括套设在绝缘子芯棒外侧的硅橡胶护套,所述硅橡胶护套与所述绝缘子芯棒连接,所述硅橡胶护套通过硅橡胶膜缠绕所述绝缘子芯棒形成,所述硅橡胶护套在所述绝缘子芯棒的外壁上均匀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橡胶护套包括沿绝缘子芯棒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所述第一护套远离第二护套的端部与所述绝缘子芯棒一端的法兰之间、所述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之间、所述第二护套远离第一护套的端部与所述绝缘子芯棒另一端的法兰之间均预留有安装间隙,所述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之间的安装间隙位于所述绝缘子芯棒的中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包括五个复合支柱绝缘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件为铁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通过在单柱支柱绝缘子上端设置配重件,实际试验时,可将配重件的质量设置地与单柱支柱绝缘子顶部原有的均压环和两侧管母线质量相当,进而配重件能够等效模拟单柱支柱绝缘子顶部原有的均压环和两侧管母线,进行抗震试验时,不会影响整个试验装置的力学性能,对抗震试验没有影响,无需额外设置价格较为昂贵的均压环与管母线,结构简单、可降低试验成本;此外,通过在支架、单柱支柱绝缘子、金具以及振动台上设置相应的加速度计、应变计以及位移计,能够从多个角度有效采集单柱支柱绝缘子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有效评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抗震性能。所述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试验成本较低,且能够有效评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抗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的加速度计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的应变计布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组应变片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的位移计布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振动台,110、振动台的安装平台,20、支架,210、支架的安装平台,30、单柱支柱绝缘子,310、复合支柱绝缘子,311、绝缘子芯棒,312、法兰,313、硅橡胶护套,3131、第一护套,3132、第二护套,314、安装间隙,315、固定钢丝,316、固定垫块,40、配重件,50、金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一种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包括振动台10、安装在所述振动台10的安装平台110上的支架20以及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架20的安装平台210上的单柱支柱绝缘子30,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30的上端设有配重件40,所述配重件40的上端设有金具50,所述支架20的安装平台210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以及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30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至少一个应变计以及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金具50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所述振动台10的安装平台110上设有至少一个位移计。其中,定义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30与支架20连接的一端为下端,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30远离支架20的一端为上端。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件40为铁板,制造方便、成本较低。所述支架20可以采用实际工况中应用的支架,支架20的刚度及其与单柱支柱绝缘子30的连接方式均与实际工况相同,模型效果与实际工况接近,模拟效果好。所述加速度计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或可测量加速度的其他元件、装置或设备;所述应变计可以为应变传感器,或可测量应变的其他元件、装置或设备;所述位移计可以为位于传感器,或可测量位移的其他元件、装置或设备。在地震中,单柱支柱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台、安装在所述振动台的安装平台上的支架以及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的单柱支柱绝缘子,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上端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上端设有金具,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以及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至少一个应变计以及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金具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所述振动台的安装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位移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台、安装在所述振动台的安装平台上的支架以及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的单柱支柱绝缘子,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上端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的上端设有金具,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以及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至少一个应变计以及至少一个位移计,所述金具上设有至少一个加速度计,所述振动台的安装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位移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复合支柱绝缘子,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包括绝缘子芯棒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子芯棒两端的法兰,设定沿金具的轴线方向为X向,水平面内垂直X向的方向为Y向,竖向为Z向;所述支架的安装平台上设有XYZ三向加速度计,最下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下端的法兰与绝缘子芯棒的交接部位设有XY向加速度计,所述单柱支柱绝缘子的重心处设有XY向加速度计,最上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的中部设有XY向加速度计,最上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上端的法兰顶部设有XYZ三向加速度计,所述金具上设有XY向加速度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计包括一组应变片,最下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下端的法兰与绝缘子芯棒的交接处设有一组应变片,最下端的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上端的法兰与绝缘子芯棒的交接处设有一组应变片,从下至上的第二个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下端的法兰与绝缘子芯棒的交接处设有一组应变片,最上端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宏,罗兵,卓然,惠宝军,田野,傅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