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850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公端子与母端子,所述公端子部分容纳于所述母端子中。所述公端子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连接部的宽度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减小,所述母端子包括二弹性组件和收容槽,所述二弹性组件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沿朝向所述收容槽的方向穿过所述通道,直至所述第二端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且所述连接部夹持于所述弹性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方便使用的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脑主机,对讲机等电子产品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极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的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连接端子变形、夹紧力失效、端子断裂、或易插难拔等,给消费者带来诸多困扰。现有的连接端子的公端子两边各设有一弹片,母端子两边形成有预留孔。将该公端子的弹片插入该母端子时,当该公端子的弹片经过该预留孔时,该弹片弹出并卡入该母端子的预留孔里。当需要将该公端子与该母端子分离时,需要用工具将该公端子的两弹片相向按压,以将该弹片脱离该预留孔。当该公端子的两弹片未完全脱离该预留孔,就拉动该公端子时,则有可能导致该弹片变形或者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旨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连接器包括公端子与母端子,所述公端子部分容纳于所述母端子。所述公端子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连接部的宽度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减小,所述母端子包括二弹性组件和收容槽,所述二弹性组件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沿朝向所述收容槽的方向穿过所述通道,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且所述连接部夹持于所述弹性组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形成有二锥面,所述锥面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面之间的夹角为3~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的宽度为0.3~0.45mm。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每一弹性组件包括支撑臂和弹片,所述支撑臂分别与所述弹片形成外张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的二弹片相向的表面分别形成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母端子中心面的夹角为3~8°。进一步地,所述二弹片的斜面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所述收容槽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二斜面的末端之间的距离为0.15~0.4mm。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二把手,所述收容槽形成有底壁,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公端子部分容纳于第一壳体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二壳体,所述母端子部分容纳于第二壳体中。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的宽度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使得所述公端子可较易的插入所述母端子;在将所述公端子与所述母端子分离时,由于所述第一端的宽度最大,使得所述公端子与所述母端子的受力点集中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弹片的接触点,只要将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弹片分离后,所述连接部即可通畅的从所述母端子中分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的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公端子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的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公端子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将公端子安装于与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的侧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连接器 3111 外张空间 10 公端子 313 弹片 11 连接部 3131 通道 111 锥面 33 收容槽 113 第一端 331 底壁 115 第二端 35 第二把手 13 第一把手 50 第一壳体 30 母端子 70 第二壳体 31 弹性组件 3135 末端 311 支撑臂 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 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6,本技术提出一种连接器10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公端子10与母端子30,所述公端子10部分容纳于所述母端子30中。所述公端子10包括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包括第一端113与第二端115,所述连接部11的宽度由所述第一端113向所述第二端115减小。所述母端子30包括二弹性组件31和收容槽33,所述二弹性组件31之间形成有通道3131,所述连接部11的第二端115沿朝向所述收容槽33的方向穿过所述通道3131,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3,且所述连接部11夹持于所述弹性组件31之间。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子10的连接部11穿过所述母端子30的通道3131,直至所述连接部11容纳于所述收容槽33中,所述弹性组件31进一步夹持所述连接部11,以使所述公端子10牢固容纳于所述母端子30中。所述连接部11形成有二锥面111。优选地,所述二锥面111相对设置。所述锥面111与所述连接部11的中心面之间的夹角为3~8°,优选为5°。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锥面111与所述连接部11的中心面之间具有夹角,使得所述连接部11形成锥形结构,使得所述连接部11可较容易地插入所述母端子30。所述连接部11的第二端115的宽度为0.3~0.45mm。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端115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端113的宽度,使得所述所述连接部11可较容易地插入所述母端子30。所述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第一把手13,所述第一把手13与所述连接部11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13与所述连接部11的第一端113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形成于所述连接部11的第一端113的第一把手13可方便用户将所述公端子10轻易地插入所述母端子30,和轻易地将所述公端子10与所述母端子30分离。每一弹性组件31包括包括支撑臂311和弹片313,所述二支撑臂311分别与所述二弹片313形成外张空间3111。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在公端子10被插入或离开所述母端子30中时,所述公端子10施加给所述弹片313作用力,使得所述弹片313沿靠近所述外张空间3111的空间,为所述弹片313提供移动空间。所述二弹片313相向的表面分别形成有斜面3133,所述斜面3133与所述母端子30的中心面(未图示)的夹角为3~8°,优选为8°。所述二弹片313的斜面3133之间的距离沿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公端子与母端子,所述公端子部分容纳于所述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连接部的宽度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减小,所述母端子包括二弹性组件和收容槽,所述二弹性组件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沿朝向所述收容槽的方向穿过所述通道,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且所述连接部夹持于所述弹性组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公端子与母端子,所述公端子部分容纳于所述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连接部的宽度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减小,所述母端子包括二弹性组件和收容槽,所述二弹性组件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沿朝向所述收容槽的方向穿过所述通道,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且所述连接部夹持于所述弹性组件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形成有二锥面,所述锥面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面之间的夹角为3~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宽度为0.3~0.4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高智杨明华魏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越宏普照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