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溶浸开采—多元结晶制取氯化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70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矿溶浸开采——多元结晶制取氯化钾的方法。利用光卤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盐、废水作为溶浸液,进行选择性溶浸开采,以便在不采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同时,只从固体钾盐矿石中采出富含氯化钾的卤液,并直接通过结晶工艺一步获取高品质氯化钾,同时用结晶过程的废液配成溶浸液回注矿体循环开采,废水则循环使用,不排放任何废水和废物,因此不污染环境、不破坏地表及其植被,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多元结晶工艺的有机与巧妙组合,在充分发挥各种结晶工艺的特色与优势的同时,能反复回收有价的氯化钾,获得便于深加工的高品质、粗粒度氯化钾产品,有效提高产品得率,降低能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矿溶浸开采-多元结晶制取氯化钾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固体钾盐矿物中直接生产氯化钾的方法,属于固体矿物溶解开采及加工
目前,国内外对固体钾盐矿的开采有包括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的固相开采法,而液相开采则包括全溶解和选择性溶解两种开采法。固相开采虽然生产能力大,工效高,回采成本低,便于使用大型设备作业,但基建投资和矿石开采量大,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较高,地表及其植被破坏严重,而且在开采过程中,杂质矿物也随有用矿物一起被开采出来,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而且增加后序加工量和加工难度,因此,不适宜开采低品位的钾盐矿。液相开采虽然基建投资小,开采成本低,有用矿物回收率高,废石产出量少,开采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占地面积小,对地表及其植被破坏小,但由于现有的液相开采大多用淡水作为溶剂,在采出氯化钾的同时,仍然要采出大量的氯化镁和氯化钠,这对富含氯化镁的老挝光卤石矿来说,不仅开采难度大,而且经济效益低,尤其对环保要求较严的湄公河流域可谓一个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资小,成本低,回收率高,不污染环境,不破坏地表及其植被的选择性溶浸开采-多元结晶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光卤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盐、废水作为溶浸液,进行选择性溶浸开采,以便在不采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同时,只从固体钾盐矿石中采出富含氯化钾的卤液,并直接通过结晶工艺一步获取高品质氯化钾。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工艺步骤实现:它包括选择性溶浸开采,以及将开采出来的富钾卤水蒸发结晶,其特征在于:选择性溶浸开采所用的溶浸液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化学组分组成:氯化钾           ≤0.4%氯化钠           1.8-2%氯化镁           24.5-26%-->余量为废盐液及水;溶浸液温度:25-60℃;溶浸压力:孔深每下降1米,所需要表面压力为0.115kg/cm2;溶浸液出卤量:200-450m3/小时;开采出来的富钾卤液直接经下列结晶工艺步骤:1、在30-145℃温度条件下,进行蒸发结晶,蒸发水返回溶浸液池;结晶析出物经分离得含氯化钠的高温盐和析盐母液,高温盐返回溶浸池;2、在20-40℃温度条件下,将上述析盐母液进行冷却结晶,析出低钠光卤石,分离出低钠光卤石后,得到主要成分为氯化镁的老卤;3、在15-40℃温度条件下,按下列重量比投料:光卤石∶水∶循环母液=1∶0.5∶4-6,进行控速分解结晶,控制搅拌速度50-100rpm,结晶反应时间60-90分钟,分离出粗钾后,得分解母液;4、将2步骤的老卤和3步骤的分解母液进行兑卤结晶,控制搅拌速度100-300rpm,反应时间30-70分钟,兑卤比M25∶F=1∶2,结晶得光卤石料浆和兑卤母液,兑卤母液返回溶浸池,光卤石料浆再返回3步骤进行控速分解结晶出粗钾;5、将返回溶浸池的蒸发水、高温盐、兑卤母液配制成溶浸液后回注到矿体中进行选择性开采。所述溶浸液流速和流量要根据溶浸时间、温度、采卤量等指标确定;所述溶浸液出卤量则根据生产规模确定;所述溶浸时间根据溶浸液温度、压力、矿物成分、溶浸液成分确定,本专利技术的:溶浸时间:    4-10小时;溶浸液流速:  150-250ml/分钟;溶浸液流量:  0.8-1.2m3/小时;溶浸液出卤量:200-450m3/小时。所述结晶出的粗钾在洗涤槽中,按粗钾∶淡水=1∶0.3,加水进行洗涤,分离固、液相后,得优质氯化钾,洗涤后的水返回富钾卤水循环使用。-->洗涤中的加水量按下列计算公式得出:W2=Q2×{(M2-M2′)+(M3-M3′)0.296-0.0006(t2-15)-N2}]]>式中:W2  粗钾洗涤实际用水量(吨)      Q2  粗钾重量(吨)      M2  粗钾含氯化钠量(吨/吨)      M2  精钾中氯化钠充许含量(吨/吨)      M3  粗钾含氯化镁量(吨/吨)      M3  精钾中氯化镁充许含量(吨/吨)      t2  洗涤温度(℃)      N2  粗钾含水量(吨/吨)。所述控速分解结晶用水量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W1=Q1×(M10.3541+0.00085t1-N1)]]>式中:W1  光卤石分解实际用水量(吨)      Q1  光卤石重量(吨)      M1  光卤石中氯化镁含量(吨/吨)      N1  光卤石中含水量(吨/吨)      T1  分解过程的分离温度(℃)。所述冷却结晶分为一段冷却,二段冷却,所用设备为两级真空结晶器,并辅以冷析结晶、空气冷却等自然冷却手段。所述蒸发结晶采用以多效强制循环蒸发为主,太阳能加热为辅的加热方式。所述溶浸开采中,溶浸液各成分的要求是:KCl含量越低,则采出的富钾卤水中KCl量就越多,效益越高;NaCl含量应保持饱和或近饱和,以便不采出或少采出NaCl;MgCl2含量应接近KCl、NaCl及KCl·MgCl2·6H2O-->三盐共饱和点时的MgCl2量,以便有效控制MgCl2采出量。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用本专利技术配制的溶浸液进行选择性溶浸开采固体钾盐矿,使有用的氯化钾矿物溶解进入液相得富钾卤液而被采出,且氯化钾采收率较高,成本较低。而不需要的杂质矿物则原地留下,既不产生废液和废物,又不破坏地表及其植被,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2、通过多元结晶工艺的有机与巧妙组合,不仅可充分发挥各种结晶工艺的特色与优势,而且可反复回收有价的氯化钾,并获得便于深加工的高品质、粗粒度氯化钾产品,有效提高产品得率,降低能耗;3、结晶过程产生的盐液再配制成溶浸液回注矿体循环开采,而废水则返回富钾卤液循环使用,从而不排放任何废水和废物,在不污染环境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工艺流程图。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实施例以老挝万象钾盐矿的矿石为原料,其生产规模为年产10万吨氯化钾。矿石主要化学成分:KCl 7.61-22.26%,平均15.70%,MgCl2 0.53-28.36%,平均21.48%,NaCl 20-30%,Br 0.2-0.3%。矿物组成:主要为光卤石(KCl·MgCl2·6H2O)、钾石盐(KCl、NaCl)、水氯镁石(MgCl2·6H2O)、少量溢晶石(CaCl2·MgCl2·12H2O)。采用双井溶浸法开采,在首采区布置中心孔225mm钻井两对(4口),以构成一个生产单元:1、溶浸开采过程工艺条件:溶浸液化学组分(重量百分比):氯化钾        0.1%氯化钠        2%氯化镁        25%-->余量为废盐液及水;溶浸液温度:45℃;溶浸液流量:5m3/分钟;溶浸时间:6小时;溶浸压力:孔深每下降1米,所需要表面压力为0.115kg/cm2,按300m孔深计,为34.7Kg/cm2;溶浸液出卤量:300m3/小时;浸出液(富钾卤液)化学成分:KCl 4.18%,MgCl2 26.6%,NaCl 2%;2、结晶步骤:2.1、将采出的富钾卤液送入多效蒸发器,采用四效强制循环进行蒸发结晶,其工艺参数见表1,其温度为100℃,蒸发水返回溶浸液池;结晶析出物经沉降、离心分离后,得含氯化钠的高温盐和析盐母液,高温盐返回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矿溶浸开采-多元结晶制取氯化钾的方法,它包括选择性溶浸开采,以及将开采出来的富钾卤水蒸发结晶,其特征在于:选择性溶浸开采所用的溶浸液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化学组分组成:氯化钾≤0.4%氯化钠1.8-2%   氯化镁24.5-26% 余量为废盐液及水;溶浸液温度:25-60℃;溶浸压力:孔深每下降1米,所需要表面压力为0.115kg/cm↑[2];溶浸液出卤量:200-450m↑[3]/小时;开采 出来的富钾卤液直接经下列结晶工艺步骤:A、在30-145℃温度条件下,进行蒸发结晶,蒸发水返回溶浸液池;结晶析出物经分离得含氯化钠的高温盐和析盐母液,高温盐返回溶浸池;B、在20-40℃温度条件下,将上述析盐母液进行冷却结晶 ,析出低钠光卤石,分离出低钠光卤石后,得到主要成分为氯化镁的老卤;C、在15-40℃温度条件下,按下列重量比投料:光卤石∶水∶循环母液=1∶0.5∶4-6,进行控速分解结晶,控制搅拌速度50-100rpm,结晶反应时间60-90分钟 ,分离出粗钾后,得分解母液;D、将2步骤的老卤和3步骤的分解母液进行兑卤结晶,控制搅拌速度100-300rpm,反应时间30-70分钟,兑卤比M↓[25]∶F=1∶2,结晶得光卤石料浆和兑卤母液,兑卤母液返回溶浸池,光卤石料浆再返回 3步骤进行控速分解结晶出粗钾;E、将返回溶浸池的蒸发水、高温盐、兑卤母液配制成溶浸液后回注到矿体中进行选择性开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矿溶浸开采-多元结晶制取氯化钾的方法,它包括选择性溶浸开采,以及将开采出来的富钾卤水蒸发结晶,其特征在于:选择性溶浸开采所用的溶浸液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化学组分组成:氯化钾       ≤0.4%氯化钠       1.8-2%氯化镁       24.5-26%余量为废盐液及水;溶浸液温度:25-60℃;溶浸压力:孔深每下降1米,所需要表面压力为0.115kg/cm2;溶浸液出卤量:200-450m3/小时;开采出来的富钾卤液直接经下列结晶工艺步骤:A、在30-145℃温度条件下,进行蒸发结晶,蒸发水返回溶浸液池;结晶析出物经分离得含氯化钠的高温盐和析盐母液,高温盐返回溶浸池;B、在20-40℃温度条件下,将上述析盐母液进行冷却结晶,析出低钠光卤石,分离出低钠光卤石后,得到主要成分为氯化镁的老卤;C、在15-40℃温度条件下,按下列重量比投料:光卤石∶水∶循环母液=1∶0.5∶4-6,进行控速分解结晶,控制搅拌速度50-100rpm,结晶反应时间60-90分钟,分离出粗钾后,得分解母液;D、将2步骤的老卤和3步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程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地矿勘查工程总公司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