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套管钻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5889 阅读:4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钻孔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双套管钻孔设备,包括钻进套管、钻进钻杆以及动力头,钻进钻杆置于钻进套管中,与钻进套管中具有供携带土渣的高压水返回的钻进间隙;钻进钻杆的下端具有切割土层的切割钻头,钻进套管的下端具有呈敞开式的导钻钻头,切割钻头与导钻钻头之间具有容置土塞的钻进间距。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套管钻孔设备进行钻孔,注入孔内的高压水携带着土渣由钻进钻杆与钻进套管之间的钻进间隙朝上返回,避免高压水由钻进套管与孔壁之间返出,不会冲刷成型孔的孔壁,降低水土流失量,减少基坑周边地面、管线、建筑物等的沉降量,对保护基坑周边地面、管线、建筑等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效果,避免基坑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孔设备的
,尤其涉及双套管钻孔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在深基坑支护形式的选择中,预应力锚索因其施工简单、快速、可靠、经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参照图1所示,对于基坑支护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预应力锚索施工,通常采用单套管跟管护壁带水钻进法,即用与设计孔径一致的套管101进行钻孔,在钻孔的同时,向孔底注入高压水,利用高压水带出钻进过程中产生的钻渣。现有技术中,由于钻孔设备在钻进过程中,返水携带泥砂经套管101与孔壁间的间隙返出,势必会不断冲刷成型孔的孔壁,加大预应力锚索在长度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量,如遇到填土、淤泥、粉土、砾砂等松散地层时,在钻孔过程中,水土流失量会趋于严重,甚至会导致基坑周边地面、管线及建筑物等沉降量加大或超标,成为基坑安全的重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套管钻孔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套管钻孔设备进行钻孔,成型孔的孔壁的水土流失量过大,存在基坑周边沉降量超标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双套管钻孔设备,包括钻进套管、钻进钻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钻进套管及钻进钻杆同时钻进的动力头,所述钻进钻杆置于所述钻进套管中,且所述钻进钻杆与所述钻进套管中具有供携带土渣的高压水返回的钻进间隙;所述钻进钻杆的下端具有切割土层的切割钻头,所述钻进套管的下端具有呈敞开式的导钻钻头,所述切割钻头与所述导钻钻头之间具有容置土塞的钻进间距。进一步地,所述钻进套管的下端具有底部开口,所述导钻钻头包括多个形成在所述钻进套管下端外周的垂直钻齿。进一步地,所述钻进钻杆的下端的钻进钻头为全牙三叶尖角钻头。进一步地,所述钻进间距的长度范围为10cm-20c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双套管钻孔设备包括排渣头段,所述排渣头段布置在所述动力头及钻进套管之间,所述动力头连接于所述排渣头段的上端,所述排渣头段的下端分别与所述钻进套管的上端及钻进钻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排渣头段中具有与所述间隙间隙连通的排渣间隙,所述排渣头段的侧壁中设有连通排渣间隙及外部的排渣口。进一步地,所述排渣间隙呈环形状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排渣头段的侧壁中具有多个所述排渣口,多个所述排渣口环绕所述排渣头段的外周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排渣头段包括连接套管以及连接钻杆,所述连接钻杆置于所述连接套管中,且与所述连接套管之间具有所述排渣间隙,所述排渣口形成在所述连接套管的侧壁中;所述连接钻杆的上端以及连接套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动力头连接,所述连接钻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钻进钻杆的上端,所述连接套管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钻进钻杆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钻杆的上端及连接套管的上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动力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钻杆的下端螺纹连接于所述钻进钻杆的上端,所述连接套管的下端螺纹连接于所述钻进套管的上端。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技术提供的双套管钻孔设备进行钻孔,注入孔内的高压水携带着土渣由钻进钻杆与钻进套管之间的钻进间隙朝上返回,避免高压水由钻进套管与孔壁之间返出,从而不会冲刷成型孔的孔壁,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量,减少基坑周边地面、管线、建筑物等的沉降量,对保护基坑周边地面、管线、建筑等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效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及推广意义,避免基坑存在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单套管钻孔设备在钻孔时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套管钻孔设备在钻孔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套管钻孔设备的连接套管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套管钻孔设备的连接钻杆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套管钻孔设备的连接头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2~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套管钻孔设备,用于在基坑的坑壁中钻孔,以在基坑中形成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当然,该双套管钻孔设备也可以运用在其它钻孔环境中,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运用。双套管钻孔设备包括钻进套管205、钻进钻杆206以及动力头201,其中,钻进钻杆206位于钻进套管205的内部,且钻进钻杆206与钻进套管205之间具有钻进间隙,该钻进间隙呈环形状,钻进钻杆206的下端具有切割钻头207,也就是说,该切割钻头207会对土层进行切割;钻进套管205的下端具有呈敞开状的导钻钻头208,也就是说,该导钻钻头208主要承担前端先导钻进作用,其与外套管共同承担钻进过程中的护壁作用。切割钻头207位于套管的内部,并且,切割钻头207与钻进套管205的下端之间具有钻进间距,也就是说,切割钻头207位于导钻钻头208的上方,与导钻钻头208之间具有上述的钻进间距。本实施例中,动力头201用于驱动钻进钻杆206以及钻进套管205转动,这样,当动力头201启动时,其驱动钻进套管205以及钻进钻杆206同时转动,钻进套管205上的导钻钻头208钻进,引导着整个钻进套管205的钻进,但是导钻钻头208不会对土层进行切割,仅是导钻而已;钻进钻杆206也随着整个钻进套管205的钻进而钻进,并且,切割钻头207对进入与钻进间距中的土层进行切割,以实现钻孔的效果。双套管钻孔设备在钻孔的同时,钻进钻杆206中不断往孔内注入高压水,由于切割钻头207与导钻钻头208之间存在钻进间距,这样,在该钻进间距中会存在未钻凿的土体,形成土塞,该土塞可以给切割钻头207的钻进创造相对封闭的环境,由钻进钻杆206中注入的高压水在土塞的阻隔下,则会携带着土渣由钻进钻杆206与钻进套管205之间的钻进间隙朝上返回。在钻孔时,随着钻进的孔深加长,则可以不断连接多个钻进钻杆206以及多个钻进套管205,不断加长钻进钻杆206与钻进套管205的长度,循环钻进直至钻至设计锚索深度。利用上述提供的双套管钻孔设备进行钻孔,注入孔内的高压水携带着土渣由钻进钻杆206与钻进套管205之间的钻进间隙朝上返回,避免高压水由钻进套管205与孔壁之间返出,从而不会冲刷成型孔的孔壁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量,减少基坑周边地面、管线、建筑物等的沉降量,对保护基坑周边地面、管线、建筑等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效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及推广意义,避免基坑存在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切割钻头207与导钻钻头208之间存在的钻进间距的长度范围为10cm-20cm之间,这样,双套管钻孔设备在钻孔的过程中,存在钻进间距中的土塞的长度范围为10cm-20cm之间。钻进套管205的下端具有底部开口,上述的导钻钻头208包括多个形成在钻进套管205下端外周的垂直钻齿,这样,当双套管钻孔设备在钻孔的过程中,该垂直钻齿只是导进的作用,不会对土层进行切割;钻进钻杆206的下端的钻进钻头为全牙三叶尖角钻头。本实施例中,双套管钻孔设备包括排渣头段,该排渣头段布置在动力头201与钻进套管205之间,也就是说,动力头201连接在排渣头段的上端,排渣头段的下端分别与钻进套管205的上端及钻进钻杆206的上端连接,这样,动力头201通过驱动排渣头段,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套管钻孔设备

【技术保护点】
双套管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钻进套管、钻进钻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钻进套管及钻进钻杆同时钻进的动力头,所述钻进钻杆置于所述钻进套管中,且所述钻进钻杆与所述钻进套管中具有供携带土渣的高压水返回的钻进间隙;所述钻进钻杆的下端具有切割土层的切割钻头,所述钻进套管的下端具有呈敞开式的导钻钻头,所述切割钻头与所述导钻钻头之间具有容置土塞的钻进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套管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钻进套管、钻进钻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钻进套管及钻进钻杆同时钻进的动力头,所述钻进钻杆置于所述钻进套管中,且所述钻进钻杆与所述钻进套管中具有供携带土渣的高压水返回的钻进间隙;所述钻进钻杆的下端具有切割土层的切割钻头,所述钻进套管的下端具有呈敞开式的导钻钻头,所述切割钻头与所述导钻钻头之间具有容置土塞的钻进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管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进套管的下端具有底部开口,所述导钻钻头包括多个形成在所述钻进套管下端外周的垂直钻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管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进钻杆的下端的钻进钻头为全牙三叶尖角钻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管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进间距的长度范围为10cm-20cm之间。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套管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套管钻孔设备包括排渣头段,所述排渣头段布置在所述动力头及钻进套管之间,所述动力头连接于所述排渣头段的上端,所述排渣头段的下端分别与所述钻进套管的上端及钻进钻杆的上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发王涛赵建国雷斌肖克龙杨小伟刘晓宁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