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轧辊结构及其辊环装、拆方法以及过盈量检测卡尺技术

技术编号:1421311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轧辊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式轧辊结构及其装、拆方法以及过盈量检测卡尺。该组合式轧辊结构包括辊环和辊身,所述辊环套接于辊身上,所述辊环的内环面为圆柱面,所述辊身与辊环相对应位置的外周面也为圆柱面,所述辊环内环面与辊身外周面之间安装有胀紧套,所述辊环与辊身通过胀紧套胀紧连接,安装后胀紧套的厚度δ=(D1-d1)/2,其中,D1为安装后辊环内径,d1为安装后辊身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胀紧套进行辊环的装配,可以解决辊身因为多次加工而报废的问题,节省材料费和加工费,无需加热过程,降低能耗、效率高,而且无需将辊环内壁加工成圆锥面,降低加工修复难度,同时使辊环连接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出现辊环偏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辊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合式轧辊结构及其辊环装、拆方法以及过盈量检测卡尺。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一种由辊环、辊身两部分构成的组合式轧辊,辊身的作用是轧制支撑;辊环主要作用是配置孔型。辊环的装配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采用过盈配合的热装方式,即需要预先加热辊环,使辊环内径由于热膨胀增大后,再套入辊身指定位置。辊身与辊环拆卸时,一般方式是预先在地面上固定一块专门用于辊环拆卸用的钢块,用火焰将辊环切出一道缝,然后用吊车将辊身与辊环吊至水平位置,通过吊车运行使辊环与铁块撞击脱离辊身。辊环拆卸后,辊身因为在撞击辊环过程中可能受到挤压、损伤,因此需重新加工辊身与辊环的配合面。待辊身加工好后,重复将辊身与辊环装配使用。在辊身与辊环拆卸时火焰切割影响工作环境,且撞击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辊身因为多次车加工而报废,浪费材料量,整个装配和拆卸工作耗时较长,工作繁琐,效率较低。为了解决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在辊身与辊环拆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轧制水平辊的辊环的热拆方法”(专利号为201510145235.4)。这种热拆方法如下:首先去除水平辊表面的锈迹和油泥,然后通过吊具将包含辊环在内的部分水平辊竖直放置在封闭空间内并使其保持旋转状态,对辊环和辊身加热,同时在所述辊环的机械密闭槽内灌注冷却水,当辊环内辊面的温度与辊身外表面温度差达到80℃~100℃时,利用热胀原理辊环从辊身上自动脱落下来。这种热拆工艺需具备加热、冷却、旋转、密封等多项技术要素,设备复杂,控制要求高,操作实施困难。另一种辊环的装配方式即是采用锥套进行装配,采用锥套进行辊环装配通常需要将辊环内壁加工为与锥套相适配的锥面,其中锥套的安装方式有直接压入和螺钉拉紧两种方式,前者就是直接将锥套压入辊环和辊身之间,而螺钉拉紧的锥套与辊环相配处的孔都是半边的,并且锥套上的两个光孔与辊环上的两个螺纹孔分别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孔,锥套上的一个螺纹孔又与辊环上的一个光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孔。在装配时,将两个螺钉安装在辊环的两个螺纹孔中,随着螺钉在辊环上的螺纹孔中不断拧紧,螺纹作用将螺钉推向辊环内孔的小端,而锥套上的两个光孔并没有完全加工穿,这样,当螺钉的头部抵住光孔的底部时,就将力传递给了锥套,锥套就相对于辊环向辊环锥孔的小端运动,这时因为锥度的原因,锥套的就不断包紧辊身,而辊身又反作用于锥套,再作用于辊环,从而将辊环组装于辊身上。由于辊环需要承担侧向压力,而采用锥套安装的辊环两侧受力结构并不均匀,以螺钉拉紧的锥套,其一侧靠其外锥面与辊环内锥面相互作用以抵消外部侧向压力,而另一侧则靠螺钉螺纹作用来抵消外部侧向压力;而直接压入的锥套一侧同样靠其外锥面与辊环内锥面相互作用以抵消外部侧向压力,另一侧则仅靠锥套与辊环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消外部侧向压力,因此,采用锥套固定的辊环在使用过程中受侧向力作用容易出现偏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且稳定性好的组合式轧辊结构及其辊环装、拆方法以及过盈量检测卡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组合式轧辊结构,包括辊环和辊身,所述辊环套接于辊身上,所述辊环的内环面为圆柱面,所述辊身与辊环相对应位置的外周面也为圆柱面,所述辊环内环面与辊身外周面之间安装有胀紧套,所述辊环与辊身通过胀紧套胀紧连接,安装后胀紧套的厚度δ=(D1-d1)/2,其中,D1为安装后辊环内径,d1为安装后辊身外径。优选地,安装前辊环的内径D与安装前辊身的外径d满足D-d≥5mm。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所述组合式轧辊结构的辊环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辊环推移到辊身上,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步骤二、将拧松螺栓的胀紧套平滑地装入连接孔处,要防止辊环倾斜,然后将螺栓拧紧;步骤三、采用过盈量检测卡尺对辊环的过盈量进行检测,所述过盈量检测卡尺包括卡尺板、量尺、压板和紧定螺栓,所述卡尺板为圆环弧形,所述卡尺板的内径等于安装前辊身的外径d,所述卡尺板的外径等于安装前辊环的内径D,所述卡尺板上沿径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量尺沿卡尺板径向安装,所述量尺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紧定螺栓设置于连接孔内,所述量尺通过紧定螺栓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覆盖于量尺上,压板两端与卡尺板相连接,所述量尺上设置有标记刻度线,所述量尺侧部的卡尺板上设置有刻度条;在拧紧胀紧套螺栓后,将过盈量检测卡尺放入辊环和辊身之间,并推送至胀紧套的端面,使其与胀紧套的端面良好接触,手动拨动紧定螺栓,使得量尺顶部顶住辊环内环面,然后拧紧紧定螺栓,保证量尺不再相对于卡尺板移动,然后取下过盈量检测卡尺,读取数据,若检测出的过盈量达到使用要求,则辊环装配完成,若检测出的过盈量为达使用要求,则继续拧紧胀紧套螺栓,直至检测的过盈量达到使用要求为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所述轧辊结构的辊环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先松开胀紧套的全部螺栓,但不要将螺栓全部拧出;步骤二、取下胀紧套部分的螺栓,将拉出螺栓旋入顶环的拆卸用螺孔中,轻轻敲击拉出螺栓的头部,使胀紧套松动,然后拉动螺栓,即可将胀紧套拉出。步骤三、将辊环取下。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用于上述辊环装配方法的过盈量检测卡尺,其包括卡尺板、量尺、压板和紧定螺栓,所述卡尺板为圆环弧形,所述卡尺板的内径等于安装前辊身的外径d,所述卡尺板的外径等于安装前辊环的内径D,所述卡尺板上沿径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量尺沿卡尺板径向安装,所述量尺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紧定螺栓设置于连接孔内,所述量尺通过紧定螺栓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覆盖于量尺上,压板两端与卡尺板连接,所述量尺上设置有标记刻度线,所述量尺侧部的卡尺板上设置有刻度条。优选地,所述卡尺板开设有与胀紧套螺栓相对应的弧形孔。本专利技术利用胀紧套进行辊环的装配,可以解决辊身因为多次加工而报废的问题,节省材料费和加工费,无需加热过程,降低能耗、效率高,而且无需将辊环内壁加工成圆锥面,降低加工修复难度,同时使辊环连接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出现辊环偏移现象;同时,采用过盈量检测卡尺对装配后辊环的过盈量进行检测,保证装配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轧辊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过盈量检测卡尺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采用的胀紧套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辊环1,胀紧套2,底环21,内圈22,外圈23,顶环24,辊身3,过盈量检测卡尺4,卡尺板41,量尺42,压板43,紧定螺栓44,螺钉45,安装前辊身外径d,安装前辊环内径D,安装后辊身外径d1,安装后辊环内径D1,安装后过盈量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组合式轧辊结构,包括辊环1和辊身3,所述辊环1套接于辊身3上,所述辊环1的内环面为圆柱面,所述辊身3与辊环1相对应位置的外周面也为圆柱面,所述辊环1内环面与辊身3外周面之间安装有胀紧套2,所述辊环1与辊身3通过胀紧套2胀紧连接,安装后胀紧套2的厚度δ=(D1-d1)/2,其中,D1为安装后辊环1内径,d1为安装后辊身3外径。胀紧套2的主要作用是代替键和过盈连接作用,以实现如齿轮、飞轮、皮带轮等机件与轴的联接,用以传递负荷,它是靠拧紧高强度螺栓使包容面间生产的压力和摩擦力实现负载传送的一种无键联结装置。不同于锥套,采用胀紧套2进行辊环1的装配无须对辊身3进行再加工,只需保持连接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组合式轧辊结构及其辊环装、拆方法以及过盈量检测卡尺

【技术保护点】
组合式轧辊结构,包括辊环(1)和辊身(3),所述辊环(1)套接于辊身(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环(1)的内环面为圆柱面,所述辊身(3)与辊环(1)相对应位置的外周面也为圆柱面,所述辊环(1)内环面与辊身(3)外周面之间安装有胀紧套(2),所述辊环(1)与辊身(3)通过胀紧套(2)胀紧连接,安装后胀紧套(2)的厚度δ=(D1-d1)/2,其中,D1为安装后辊环(1)内径,d1为安装后辊身(3)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轧辊结构,包括辊环(1)和辊身(3),所述辊环(1)套接于辊身(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环(1)的内环面为圆柱面,所述辊身(3)与辊环(1)相对应位置的外周面也为圆柱面,所述辊环(1)内环面与辊身(3)外周面之间安装有胀紧套(2),所述辊环(1)与辊身(3)通过胀紧套(2)胀紧连接,安装后胀紧套(2)的厚度δ=(D1-d1)/2,其中,D1为安装后辊环(1)内径,d1为安装后辊身(3)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轧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前辊环(1)的内径D与安装前辊身(3)的外径d满足D-d≥5mm。3.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轧辊结构的辊环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辊环(1)推移到辊身(3)上,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步骤二、将拧松螺栓的胀紧套(2)平滑地装入连接孔处,要防止辊环(1)倾斜,然后将螺栓拧紧;步骤三、采用过盈量检测卡尺(4)对辊环(1)的过盈量进行检测,所述过盈量检测卡尺(4)包括卡尺板(41)、量尺(42)、压板(43)和紧定螺栓(44),所述卡尺板(41)为圆环弧形,所述卡尺板(41)的内径等于安装前辊身(3)的外径d,所述卡尺板(41)的外径等于安装前辊环(1)的内径D,所述卡尺板(41)上沿径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量尺(42)沿卡尺板(41)径向安装,所述量尺(42)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紧定螺栓(44)设置于连接孔内,所述量尺(42)通过紧定螺栓(44)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43)覆盖于量尺(42)上,压板(43)两端与卡尺板(41)相连接,所述量尺(42)上设置有标记刻度线,所述量尺(42)侧部的卡尺板(41)上设置有刻度条;在拧紧胀紧套(2)螺栓后,将过盈量检测卡尺(4)放入辊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聪聪周兴兰松李玲瑜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