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鱼丝用碾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1113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碾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鱼丝用碾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碾压效果佳、工作效率高的制鱼丝用碾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制鱼丝用碾压装置,包括有底板、水箱、左支杆、电机、右支杆、碾压板、顶板、电动轮、滑轨、从动轮、拉线、滑块、横板、气缸、碾筒、压缩缸、推杆、活塞、水管I、阀门I、水管II、阀门II和喷头,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水箱、左支杆、电机和右支杆,电机上连接有碾压板,左支杆和右支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顶板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动轮、滑轨和从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操作简单、碾压效果佳、工作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碾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鱼丝用碾压装置
技术介绍
鱼丝又称谐音“余思”,相思之意。鱼丝是别具特色的汉族小吃,属于客家菜系。碾压是使用外力使某种物体产生“扁”的形变状态。现有的制鱼丝用碾压装置对鱼丝碾压成片时存在操作复杂、碾压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单、碾压效果佳、工作效率高的制鱼丝用碾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制鱼丝用碾压装置对鱼丝碾压成片时存在操作复杂、碾压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碾压效果佳、工作效率高的制鱼丝用碾压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制鱼丝用碾压装置,包括有底板、水箱、左支杆、电机、右支杆、碾压板、顶板、电动轮、滑轨、从动轮、拉线、滑块、横板、气缸、碾筒、压缩缸、推杆、活塞、水管I、阀门I、水管II、阀门II和喷头,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水箱、左支杆、电机和右支杆,电机上连接有碾压板,左支杆和右支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顶板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动轮、滑轨和从动轮,电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连接有拉线,滑轨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块,滑块的底部连接有横板,横板底部竖直对称设有气缸,两个气缸之间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碾筒,左支杆的左侧设有压缩缸,压缩缸的正上方设有推杆,推杆的下端连接有活塞,活塞位于压缩缸内,压缩缸和水箱之间连接有水管I,水管I上设有阀门I,压缩缸的右侧连接有水管II,水管II上设有阀门II,水管II的尾端连接有喷头,喷头位于碾压板的左上方。优选地,电机为伺服电机。优选地,碾筒的材质为不锈钢。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时,操作人员先将揉成团的鱼肉泥放置在碾压板上。放置好后,操作人员启动气缸伸长,带动碾筒向下运动,当碾筒与揉成团的鱼肉泥紧密接触时,操作人员再控制气缸停止伸长。然后操作人员启动电动轮正反交替转动,通过拉线拉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带动横板左右移动,气缸和碾筒随之左右移动,碾筒左右移动将揉成团的鱼肉泥进行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如果揉成团的鱼肉泥过硬,则会影响制作效果,此时操作人员先关闭电动轮和启动气缸缩短,带动碾筒向上运动,当碾筒远离揉成团的鱼肉泥时,操作人员再控制气缸停止缩短。然后操作人员打开阀门I,关闭阀门II,操作人员再向上拉动推杆,水箱内的水通过水管I吸入到压缩缸内,当压缩缸内吸入适量的水后,操作人员停止向上拉动推杆并且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II。然后操作人员再向下推动推杆,压缩缸内的水通过水管II从喷头喷出,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再启动电机旋转,带动碾压板旋转,揉成团的鱼肉泥随之旋转,使喷头对揉成团的鱼肉泥均匀的喷水。当揉成团的鱼肉泥均匀的喷至适量的水时,操作人员停止向下推动推杆,再分别关闭阀门II和电机。将过硬的揉成团的鱼肉泥均匀的喷至适量的水再进行碾压,从而提高了本技术工作时的工作效率和制作效果。然后操作人员再启动气缸伸长,带动碾筒向下运动,当碾筒再次与揉成团的鱼肉泥紧密接触时,操作人员控制气缸停止伸长,操作人员再启动电动轮正反交替转动,同理气缸和碾筒随之左右移动对揉成团的鱼肉泥进行碾压,当揉成团的鱼肉泥碾压成2~3毫米厚的薄片时,操作人员关闭电动轮。然后操作人员再启动气缸缩短,带动碾筒向上运动复位,当碾筒复位后,操作人员控制气缸停止缩短。然后操作人员再将碾压成片的鱼肉泥从碾压板上取下即可。因为电机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能更方便的调整它的转速,使运行更平稳。因为碾筒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强和耐酸性好,可以使碾筒在长期使用时不易生锈并且容易清洗。(3)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操作简单、碾压效果佳、工作效率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水箱,3-左支杆,4-电机,5-右支杆,6-碾压板,7-顶板,8-电动轮,9-滑轨,10-从动轮,11-拉线,12-滑块,13-横板,14-气缸,15-碾筒,16-压缩缸,17-推杆,18-活塞,19-水管I,20-阀门I,21-水管II,22-阀门II,23-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制鱼丝用碾压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板1、水箱2、左支杆3、电机4、右支杆5、碾压板6、顶板7、电动轮8、滑轨9、从动轮10、拉线11、滑块12、横板13、气缸14、碾筒15、压缩缸16、推杆17、活塞18、水管I 19、阀门I 20、水管II 21、阀门II 22和喷头23,底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水箱2、左支杆3、电机4和右支杆5,电机4上连接有碾压板6,左支杆3和右支杆5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7,顶板7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动轮8、滑轨9和从动轮10,电动轮8和从动轮10之间连接有拉线11,滑轨9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块12,滑块12的底部连接有横板13,横板13底部竖直对称设有气缸14,两个气缸14之间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碾筒15,左支杆3的左侧设有压缩缸16,压缩缸16的正上方设有推杆17,推杆17的下端连接有活塞18,活塞18位于压缩缸16内,压缩缸16和水箱2之间连接有水管I 19,水管I 19上设有阀门I 20,压缩缸16的右侧连接有水管II 21,水管II 21上设有阀门II 22,水管II 21的尾端连接有喷头23,喷头23位于碾压板6的左上方。电机4为伺服电机4。碾筒15的材质为不锈钢。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时,操作人员先将揉成团的鱼肉泥放置在碾压板6上。放置好后,操作人员启动气缸14伸长,带动碾筒15向下运动,当碾筒15与揉成团的鱼肉泥紧密接触时,操作人员再控制气缸14停止伸长。然后操作人员启动电动轮8正反交替转动,通过拉线11拉动滑块12在滑轨9上滑动,带动横板13左右移动,气缸14和碾筒15随之左右移动,碾筒15左右移动将揉成团的鱼肉泥进行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如果揉成团的鱼肉泥过硬,则会影响制作效果,此时操作人员先关闭电动轮8和启动气缸14缩短,带动碾筒15向上运动,当碾筒15远离揉成团的鱼肉泥时,操作人员再控制气缸14停止缩短。然后操作人员打开阀门I 20,关闭阀门II 22,操作人员再向上拉动推杆17,水箱2内的水通过水管I 19吸入到压缩缸16内,当压缩缸16内吸入适量的水后,操作人员停止向上拉动推杆17并且关闭阀门I 20,打开阀门II 22。然后操作人员再向下推动推杆17,压缩缸16内的水通过水管II 21从喷头23喷出,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再启动电机4旋转,带动碾压板6旋转,揉成团的鱼肉泥随之旋转,使喷头23对揉成团的鱼肉泥均匀的喷水。当揉成团的鱼肉泥均匀的喷至适量的水时,操作人员停止向下推动推杆17,再分别关闭阀门II 22和电机4。将过硬的揉成团的鱼肉泥均匀的喷至适量的水再进行碾压,从而提高了本技术工作时的工作效率和制作效果。然后操作人员再启动气缸14伸长,带动碾筒15向下运动,当碾筒15再次与揉成团的鱼肉泥紧密接触时,操作人员控制气缸14停止伸长,操作人员再启动电动轮8正反交替转动,同理气缸14和碾筒15随之左右移动对揉成团的鱼肉泥进行碾压,当揉成团的鱼肉泥碾压成2~3毫米厚的薄片时,操作人员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制鱼丝用碾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鱼丝用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水箱(2)、左支杆(3)、电机(4)、右支杆(5)、碾压板(6)、顶板(7)、电动轮(8)、滑轨(9)、从动轮(10)、拉线(11)、滑块(12)、横板(13)、气缸(14)、碾筒(15)、压缩缸(16)、推杆(17)、活塞(18)、水管I(19)、阀门I(20)、水管II(21)、阀门II(22)和喷头(23),底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水箱(2)、左支杆(3)、电机(4)和右支杆(5),电机(4)上连接有碾压板(6),左支杆(3)和右支杆(5)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7),顶板(7)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动轮(8)、滑轨(9)和从动轮(10),电动轮(8)和从动轮(10)之间连接有拉线(11),滑轨(9)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块(12),滑块(12)的底部连接有横板(13),横板(13)底部竖直对称设有气缸(14),两个气缸(14)之间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碾筒(15),左支杆(3)的左侧设有压缩缸(16),压缩缸(16)的正上方设有推杆(17),推杆(17)的下端连接有活塞(18),活塞(18)位于压缩缸(16)内,压缩缸(16)和水箱(2)之间连接有水管I(19),水管I(19)上设有阀门I(20),压缩缸(16)的右侧连接有水管II(21),水管II(21)上设有阀门II(22),水管II(21)的尾端连接有喷头(23),喷头(23)位于碾压板(6)的左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鱼丝用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水箱(2)、左支杆(3)、电机(4)、右支杆(5)、碾压板(6)、顶板(7)、电动轮(8)、滑轨(9)、从动轮(10)、拉线(11)、滑块(12)、横板(13)、气缸(14)、碾筒(15)、压缩缸(16)、推杆(17)、活塞(18)、水管I(19)、阀门I(20)、水管II(21)、阀门II(22)和喷头(23),底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水箱(2)、左支杆(3)、电机(4)和右支杆(5),电机(4)上连接有碾压板(6),左支杆(3)和右支杆(5)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7),顶板(7)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动轮(8)、滑轨(9)和从动轮(10),电动轮(8)和从动轮(10)之间连接有拉线(11),滑轨(9)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块(12),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绍坤
申请(专利权)人:赣县田村镇富强农业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