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1102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0:10
呈现了一种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该系统具有板和椎间笼,该板具有纵向轴线并在其中限定至少两个骨螺钉孔,该椎间笼被配置为放置在两个相邻的椎骨之间。还呈现了一种用于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的方法。在这一方面,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介入两个相邻颈椎骨的面关节,使面关节分散以增加这两个相邻颈椎骨之间的空间,将植入物或结构性植骨放置在这两个相邻颈椎骨之间的空间中以维持该分散,以及压缩这两个侧块以在面关节周围诱发脊柱前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2月14日提交的、题为CERVICAL MINIMAL ACCESS FUSION SYSTEM(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的、第61/940,047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脊椎外科,尤其涉及通过插入植入物来稳定颈椎的装置和方法,该植入物被配置为增加颈椎中的椎间盘空间和脊柱前曲。
技术介绍
椎间盘外科手术通常有选择地进行以治疗脊髓受压或脊柱不稳。脊髓受压通常需要减压手术。脊柱不稳通常需要融合手术。这两种手术通常被合并,因为减压可能使脊柱不稳并需要融合来增加稳定性。颈椎可从前面入路(前方入路)或从后面入路(后方入路)。通常,在可能的情况下,大多数外科医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偏好前方入路。前方入路通常对肌肉组织造成更少的破坏,并且还更易于维持脊椎的正常对齐。然而,后方入路可具有更易恢复脊柱前曲的益处。
技术实现思路
文中呈现的是用于颈椎的最小介入融合系统。该系统包括板,该板具有纵向轴线并且在其中限定有至少两个骨螺钉孔。该系统还包括椎间笼,椎间笼被配置为放置在两个相邻的颈椎骨之间。该板被配置为改变纵向长度并且能够被插入第一位置并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该纵向长度基本处于其最长状态,在第二位置处,该纵向长度较短。在使用中,当该板在插入后被缩短时,已经放置在两个相邻颈椎骨之间的该椎间笼充当支点,从而增大椎骨前部之间的椎间空间。还呈现了一种用于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的方法。在这一方面,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介入两个相邻颈椎骨的面关节,使面关节分散以增加这两个相邻颈椎骨之间的空间,将植入物或结构性植骨放置在这两个相邻颈椎骨之间的空间中以维持该分散,以及压缩这两个侧块以跨越运动段诱发脊柱前曲。还提供了相关的操作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了以下附图和详细说明之后,该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其他装置、方法、系统、特征和优点将会或变得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附加设备、方法、系统、特征和优点都旨在包含于本描述内,落入该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范围内,并由所附权利要求进行保护。附图说明被并入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绘了当前专利技术以及描述的特定方面,用于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这几幅图中,所使用的相似参考标号指代相似的部件。图1是示出具有最小椎间距的两个相邻椎骨的颈椎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颈椎的侧视图,示出了位于两个相邻椎骨之间的椎间笼;图3是图1的颈椎的侧视图,示出了图2的椎间笼和固定至这两个相邻椎骨中的每一个内的颈部板;图4是图1的颈椎的侧视图,示出了图2的椎间笼和图3的颈部板,其中该板从第一位置定位至第二位置,并且骨螺钉朝着彼此被压缩;图5A是用于颈部融合系统的多轴骨螺钉;图5B是处于第一(开始)位置的颈部介入融合系统的一个方面的俯视图;图5C是图5B的颈部介入融合系统的侧视图;图6是图5B的处于第二(压缩)位置的颈部融合系统的俯视图;图7A是具有移植窗的椎间笼装置的一个方面的侧视图;图7B是图7A的椎间笼装置的俯视图;图7C是不具备移植窗的椎间笼装置的一个方面的侧视图;图8A是处于第一(开始)位置的颈部介入融合系统的一个方面的俯视图;图8B是处于第二(压缩)位置的图8A的颈部融合系统的俯视图;图9是处于第一(开始)位置的颈部融合系统的一个方面的俯视图;图10A是具有连接杆的、处于第一(开始)位置的颈部融合系统的一个方面的俯视图;图10B是图10A的颈部融合系统的侧视图;图11A是处于第二(压缩)位置的图10A的颈部融合系统的俯视图;图11B是图11A的颈部融合系统的侧视图;以及图12是包括被配置为用于多级融合外科手术中的多个板的颈部融合系统的一个方面的一系列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示例、权利要求以及它们之前和之后的描述,本专利技术能够被更好地理解。在公开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装置和/或方法之前,应理解,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系统、装置和/或方法,因为它们毫无疑问是可以进行改变的。还应理解,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方面,并不旨在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以下描述被提供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成为当前已知的最佳方面。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对所描述的方面进行多种改变,同时依然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结果。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描述的益处可通过选择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特征来获得,而不需要利用其它特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许多修改和调整都是可能的,并且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是需要的,并且它们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因此,下面的描述被提供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说明而不是对其的限制。在文中被使用时,除非文中其他地方有明确指明,单数形式“一”、“一个”、“该”包括复数概念。因此,例如,除非文中其他地方有明确指明,对一个“板”的引用也包含具有两个或多个板的方面。范围在文中可以被表述成从“约”一个具体值和/或到“约”另一个具体值。当这种范围被表述时,其他方面包括从一个具体值和或到另一个具体值。类似地,当值通过使用先行词“约”而被表述为近似值时,应理解,该具体值形成其他方面。还应理解,每个范围的端点都是有意义的,无论是与另一个端点相关,还是与另一个端点无关。在文中被使用时,术语“任选的”或“任选地”意味着随后描述的事件或情况可以发生或者可以不发生,并且该描述包括所述事件或情况发生的示例和所述事件或情况不发生的示例。文中使用的术语,诸如“示例性”或“示例的”不意味着示出优选情况,而是解读为随后讨论的方面仅仅是所列出方面的一个例子。在文中被使用时,术语“基本”可被应用以修改任何数量表现,该数量表现可获准地变化,而不导致其所关联的基本功能的改变。在一个方面,文中呈现的是用于颈椎的最小介入融合系统10。该系统10包括板100,板100具有纵向轴线AL并且限定从中穿过的至少两个骨螺钉120。该系统还包括椎间笼200,椎间笼200被配置为放置在两个相邻的颈椎骨之间。椎间笼200可以前部-后部(anteriorly-posteriorly)的方式放置在面关节内。在一个方面,椎间笼200从后部方面放置。椎间笼200可限定至少一个移植窗210,但不一定必需如此。在该系统中可预期许多形状和尺寸的笼。在又一个方面,板100被配置为在纵向长度110上进行改变。通过这种方法,该板可被插入第一位置并被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纵向长度110基本处于其最长状态,在第二位置处,纵向长度较短。也就是说,板100能够由用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附近以及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调整,在第一位置上,纵向长度为第一距离,在第二位置上,纵向长度110为比第一距离小的第二距离。在使用中,当该板在插入后被缩短时,可能已经被放置在两个相邻的颈椎骨之间的椎间笼200充当支点,从而增加椎骨前部之间的椎间空间。可替换地,在一个方面中并且如下面更加完全地描述,板100的纵向长度可以保持固定,而至少两个骨螺钉150的部分之间的纵向距离可由用户在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附近以及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选择性地调整,其中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在一个示例性方面,板100限定基本位于板的远端140附近的至少一个骨螺钉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颈椎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包括:板,具有纵向轴线并且在其中限定有至少两个骨螺钉孔,其中所述板具有纵向长度,并且所述板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附近以及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调整,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纵向长度为第一距离,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纵向长度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以及多个骨螺钉,其中所述多个骨螺钉中的至少一个骨螺钉被配置为延伸穿过所述板的第一骨螺钉孔并进入第一椎骨,并且所述多个骨螺钉中的至少一个骨螺钉被配置为延伸穿过所述板的第二骨螺钉孔并进入相邻的第二椎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14 US 61/940,0471.一种用于颈椎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包括:板,具有纵向轴线并且在其中限定有至少两个骨螺钉孔,其中所述板具有纵向长度,并且所述板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附近以及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调整,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纵向长度为第一距离,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纵向长度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以及多个骨螺钉,其中所述多个骨螺钉中的至少一个骨螺钉被配置为延伸穿过所述板的第一骨螺钉孔并进入第一椎骨,并且所述多个骨螺钉中的至少一个骨螺钉被配置为延伸穿过所述板的第二骨螺钉孔并进入相邻的第二椎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还包括椎间笼,所述椎间笼被配置为放置在所述第一椎骨与所述第二椎骨之间,在将所述板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椎间笼充当支点,从而增大所述第一椎骨与所述第二椎骨的前部之间的椎间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其中所述椎间笼能够以前部-后部的方式放置在所述第一椎骨与所述第二椎骨之间的面关节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其中所述椎间笼限定至少一个移植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其中所述板由在从所述第一位置压缩至所述第二位置时保持其形状的可塑性材料形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其中所述板由生物可相容材料形成。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其中所述板包括一对腿,其中每个腿都具有向外弯曲以在所述一对腿之间形成空间的肘状部,并且当从所述第一位置朝着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所述板时,所述一对腿中的每个腿都向外弯曲,从而增大所述肘状部之间的空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其中所述板包括上部和分离的下部,所述上部具有有肋突耳,所述下部限定互补的槽以在其中接纳所述有肋突耳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有肋突耳将所述板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牢固地联接在一起。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其中当所述有肋突耳的一部分被插入所述槽中时,所述有肋突耳以步进方式驱动所述上部更加靠近所述下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其中所述上部的近端与所述下部的远端之间的距离能够选择性地进行调整。11.一种用于颈椎的颈部最小介入融合系统,包括:板,具有纵向长度、纵向轴线并且在其中沿着所述纵向轴线限定有多个连通的骨螺钉孔,多个骨螺钉,其中所述多个骨螺钉中的第一骨螺钉被配置为延伸穿过所述多个连通的骨螺钉孔中的第一骨螺钉孔并进入第一椎骨,第二骨螺钉被配置为延伸穿过第二骨螺钉孔并进入相邻的第二椎骨,并且所述第一骨螺钉与所述第二骨螺钉的头部之间的纵向距离能够在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附近以及在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间选择性地调整,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椎间笼,被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C·罗宾森
申请(专利权)人:斯派创脊椎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