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0949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且满足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组分:300‑450份陶粒、20‑60份相变材料、220‑300份陶砂、200‑280份水泥、80‑120份粉煤灰、5‑15份玻化微珠、0.2‑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6份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和180‑220份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可低至1030kg/m3;保温隔热性能得到改善;优化混凝土配方,在进一步降低导热系数、泵送施工的前提下,使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8.9MPa;加入陶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改善了拌合物体系的和易性,加入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降低用水量,使混凝土坍落度可达到220mm,并具有一定的保持性能,进而满足泵送施工要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供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建筑能耗仍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30%以上,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建筑节能已在全国范围强制推进。为达到65%甚至更高的节能标准,建筑物楼地面必须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目前的做法是在楼地面结构层上铺设一层保温材料,常用的保温材料包括泡沫混凝土、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挤塑聚苯板、全轻混凝土等。因泡沫混凝土、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挤塑聚苯板等保温材料的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远低于15MPa,故须在保温层上表面加铺一层强度高于15MPa的细石混凝土作为防护面层,这既增加了施工工序,也增大了工程造价。而全轻混凝土在优选原材料、优化配合比的基础上,其保温隔热性能既能满足要求,抗压强度又大于15MPa,从而可免去加铺防护面层。目前有关全轻混凝土的专利并不多,专利“相变全轻混凝土节能墙板”(申请号:201410497258.7)公开了一种相变全轻混凝土节能墙板的制作方法,但未涉及全轻混凝土的具体配方、搅拌与成型工艺、全轻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参数。专利“高强度保温全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201510478989.1)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保温全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强度高于15MPa,但其导热系数仍偏大:大于0.23W/(m·K),坍落度仅有180mm,难以满足泵送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且满足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组分:300-450份陶粒、20-60份相变材料、220-300份陶砂、200-280份水泥、80-120份粉煤灰、5-15份玻化微珠、0.2-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6份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和180-220份水。进一步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组分:350-450份陶粒、30-50份相变材料、250-280份陶砂、230-260份水泥、90-110份粉煤灰、5-10份玻化微珠、0.4-0.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5-6份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和190-210份水。进一步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组分:400份陶粒、40份相变材料、260份陶砂、250份水泥、100份粉煤灰、8份玻化微珠、0.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5份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和200份水。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在25-35℃,储能密度不低于150J/g。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为脂肪酸类相变材料或/和多元醇类相变材料。进一步的,所述陶粒的堆积密度380-420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5-25mm。进一步的,所述陶砂的堆积密度600-650kg/m3,所述陶砂的平均粒径为0.1-5mm。进一步的,所述玻化微珠堆积密度100-110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大于80%,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0.1-5mm。上述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将相变材料置于熔化槽中,加热熔化,然后将已烘干陶粒放入熔化槽中充分浸渍,捞出,自然晾干备用;B.将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充分溶解于水中;C.将陶粒、陶砂、水泥、粉煤灰、玻化微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投入搅拌机,干拌1min,然后将步骤B制得的溶液即溶解了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溶液加入,继续搅拌1min,放出,即得产品。该新型全轻混凝土中加入玻化微珠,干表观密度可低至1030kg/m3;因引入相变材料,保温隔热性能得到改善,导热系数低至0.21W/(m·K);优化混凝土配方,在进一步降低导热系数、泵送施工的前提下,使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8.9MPa;加入陶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改善了拌合物体系的和易性,加入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降低用水量,使混凝土坍落度达到220mm,并具有一定的保持性能,进而满足泵送施工要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所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将多元醇类相变材料置于熔化槽中加热熔化,其相变温度为35℃,储能密度为180J/g,然后将已烘干的400kg陶粒放入熔化槽中充分浸渍后捞出,自然晾干备用,陶粒增重40kg;将5kg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充分溶解于200kg水中;将浸渍后的陶粒、260kg陶砂、250kg水泥、100kg粉煤灰、8kg玻化微珠及6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投入搅拌机,干拌1min,然后将上述溶解了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溶液加入,继续搅拌1min,放出,即得产品。使用的陶粒的堆积密度420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20mm;使用的陶砂的堆积密度602kg/m3,所述陶砂的平均粒径为1.2mm;使用的玻化微珠堆积密度101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为89%,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4mm。实施例二将脂肪酸类相变材料置于熔化槽中加热熔化,其相变温度为25℃,储能密度为200J/g,然后将已烘干的450kg陶粒放入熔化槽中充分浸渍后捞出,自然晾干备用,陶粒增重34kg;将6kg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充分溶解于190kg水中;将浸渍后的陶粒、280kg陶砂、230kg水泥、110kg粉煤灰、5kg玻化微珠及4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投入搅拌机,干拌1min,然后将上述溶解了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溶液加入,继续搅拌1min,放出,即得产品。使用的陶粒的堆积密度380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10mm;使用的陶砂的堆积密度647kg/m3,所述陶砂的平均粒径为5mm;使用的玻化微珠堆积密度108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为92%,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0.5mm。实施例三将脂肪酸类相变材料与多元醇类相变材料的混合物置于熔化槽中加热熔化,其相变温度为30℃,储能密度为190J/g,然后将已烘干的300kg陶粒放入熔化槽中充分浸渍后捞出,自然晾干备用,陶粒增重56kg;将4kg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充分溶解于220kg水中;将浸渍后的陶粒、220kg陶砂、270kg水泥、80kg粉煤灰、15kg玻化微珠及1k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投入搅拌机,干拌1min,然后将上述溶解了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溶液加入,继续搅拌1min,放出,即得产品。使用的陶粒的堆积密度418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20mm;使用的陶砂的堆积密度642kg/m3,所述陶砂的平均粒径为0.5mm;使用的玻化微珠堆积密度109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为81%,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3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组分:300‑450份陶粒、20‑60份相变材料、220‑300份陶砂、200‑280份水泥、80‑120份粉煤灰、5‑15份玻化微珠、0.2‑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6份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和180‑220份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组分:300-450份陶粒、20-60份相变材料、220-300份陶砂、200-280份水泥、80-120份粉煤灰、5-15份玻化微珠、0.2-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6份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和180-220份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组分:350-450份陶粒、30-50份相变材料、250-280份陶砂、230-260份水泥、90-110份粉煤灰、5-10份玻化微珠、0.4-0.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5-6份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和190-210份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组分:400份陶粒、40份相变材料、260份陶砂、250份水泥、100份粉煤灰、8份玻化微珠、0.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5份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和200份水。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25-35℃,储能密度不低于150J/g。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先文陈云松李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圣特种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