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9878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5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包括椅座、椅腿、左扶手、右扶手和靠背;椅座包括四个支撑管,四个支撑管分别为前支撑管、后支撑管、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左扶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导轨,两个左导轨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左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右扶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右导轨,两个右导轨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右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靠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后导轨,两个后导轨分别能从左、右支撑管的后端插入配合在左、右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左、右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整椅座的左右空间和前后空间,从而能够适合不同体格大小的人使用,适用于不同人群,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

技术介绍
传统的座椅是不能改变空间大小,只进行靠背的角度调节,不能满足不同体格大小的人对座椅的需求,如身高、胖瘦。中国专利文件CN203897783U公开一种空间大小可调式座椅,这种座椅构造复杂不够轻便,不适于一般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根据人体体格大小的需求对座椅的空间进行调节的座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包括椅座、椅腿、左扶手、右扶手和靠背;椅座包括四个支撑管,四个支撑管分别为前支撑管、后支撑管、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前、后支撑管前后设置并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椅腿上,左、右支撑管左右设置并相互平行地固定在前、后支撑管上;左扶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导轨,两个左导轨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左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前、后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右扶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右导轨,两个右导轨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右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前、后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靠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后导轨,两个后导轨分别能从左、右支撑管的后端插入配合在左、右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左、右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管一侧靠近其左右两端分别沿前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第一限位孔,与前支撑管相配合的左导轨和右导轨沿该左导轨和右导轨延伸的方向分别设有若干个能与第一限位孔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与前支撑管相配合的左导轨和右导轨相对前支撑管移动至第二限位孔与第一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该相对应的第四限位孔与第三限位孔中嵌入一可拆卸的限位销,从而对与前支撑管相配合的左导轨和后导轨的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销的一端凸出形成一段延伸部,延伸部直径小于限位销的直径,该延伸部上依次套设有压簧、固定件和旋盖,旋盖与延伸部旋接配合,旋盖能相对延伸部进行移动并压紧固定件,固定件能对压簧进行压缩并能与所述前支撑管抵靠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右支撑管一侧沿右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限位孔,与右支撑管相配合的后导轨上沿该后导轨延伸的方向设有若干个能与第三限位孔相对应的第四限位孔,当与右支撑管相配合的后导轨相对该右支撑管移动至第四限位孔与第三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该相对应的第四限位孔与第三限位孔中嵌入一可拆卸的限位销,从而对与右支撑管相配合的后导轨的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销的一端凸出形成一段延伸部,延伸部直径小于限位销的直径,该延伸部上依次套设有压簧、固定件和旋盖,旋盖与延伸部旋接配合,旋盖能相对延伸部进行移动并压紧固定件,固定件能对压簧进行压缩并能与所述右支撑管抵靠配合。本技术中通过左扶手一侧的两个左导轨以及右扶手一侧的两个右导轨与前、后支撑管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左扶手与右扶手之间的距离,通过靠背一侧的两个后导轨与左、右支撑管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调节椅座的前后距离,通过上述调节,能够调整椅座的左右空间和前后空间,从而能够适合不同体格大小的人使用,适用于不同人群,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座椅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一种座椅的局部结构图;图3是一种座椅中四个支撑管的结构图;图4是一种座椅中左导轨、右导轨和后导轨的结构图;图5是一种座椅中限位销的结构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座椅,如图1所示,包括椅座、椅腿11、左扶手12、右扶手13和靠背14;椅座包括四个支撑管,四个支撑管分别为前支撑管15、后支撑管16、左支撑管17和右支撑管18,前、后支撑管前后设置并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椅腿11上,具体地,椅腿11为左右设置的两个方形框架,前、后支撑管固定在两个方形框架上,左、右支撑管左右设置并相互平行地固定在前、后支撑管上,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坐在座椅上的人,人的左边为本实施例中的“左”,人的右边为本实施例中的“右”,人的前方为本实施例中的“前”,人的后方为本实施例中的“后”,以下同;左扶手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导轨19,两个左导轨19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左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前、后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右扶手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右导轨20,两个右导轨20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右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前、后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靠背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后导轨21,两个后导轨21分别能从左、右支撑管的后端插入配合在左、右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左、右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左扶手一侧的两个左导轨以及右扶手一侧的两个右导轨与前、后支撑管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左扶手与右扶手之间的距离,通过靠背一侧的两个后导轨与左、右支撑管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调节椅座的前后距离,通过上述调节,能够调整椅座的左右空间和前后空间,从而能够适合不同体格大小的人使用,适用于不同人群,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2~图6所示,所述前支撑管15一侧靠近其左右两端分别沿前支撑管15延伸的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第一限位孔151,与前支撑管15相配合的左导轨和右导轨沿该左导轨和右导轨延伸的方向分别设有若干个能与第一限位孔151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201,与前支撑管15相配合的左导轨和右导轨相对前支撑管15移动至第二限位孔201与第一限位孔151对应的位置,该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201与第一限位孔151中嵌入一可拆卸的限位销30,从而对与前支撑管15相配合的左导轨和后导轨的位置进行固定。本实施例通过不同的第二限位孔与第一限位孔的配合,能够实现对两个扶手之间距离的分级调节,通过设置限位销能够实现对与前支撑管相配合的左导轨和后导轨的位置进行固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限位销30的一端凸出形成一段延伸部31,延伸部31直径小于限位销30的直径,该延伸部31上依次套设有压簧32、固定件33和旋盖34,旋盖34与延伸部31旋接配合,旋盖34能相对延伸部31进行移动并压紧固定件33,固定件33能对压簧32进行压缩并能与所述前支撑管15抵靠配合。本实施例固定件能够对限位销进行限制,避免限位销发生移动,保证结构稳定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2~图6所示,所述右支撑管18一侧沿右支撑管18延伸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限位孔181,与右支撑管18相配合的后导轨上沿该后导轨延伸的方向设有若干个能与第三限位孔181相对应的第四限位孔211,当与右支撑管18相配合的后导轨相对该右支撑管18移动至第四限位孔211与第三限位孔181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椅腿、左扶手、右扶手和靠背;椅座包括四个支撑管,四个支撑管分别为前支撑管、后支撑管、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前、后支撑管前后设置并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椅腿上,左、右支撑管左右设置并相互平行地固定在前、后支撑管上;左扶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导轨,两个左导轨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左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前、后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右扶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右导轨,两个右导轨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右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前、后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靠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后导轨,两个后导轨分别能从左、右支撑管的后端插入配合在左、右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左、右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椅腿、左扶手、右扶手和靠背;椅座包括四个支撑管,四个支撑管分别为前支撑管、后支撑管、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前、后支撑管前后设置并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椅腿上,左、右支撑管左右设置并相互平行地固定在前、后支撑管上;左扶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导轨,两个左导轨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左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前、后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右扶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右导轨,两个右导轨分别能从前、后支撑管的右端插入配合在前、后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前、后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靠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后导轨,两个后导轨分别能从左、右支撑管的后端插入配合在左、右支撑管中,并能分别沿左、右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管一侧靠近其左右两端分别沿前支撑管延伸的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第一限位孔,与前支撑管相配合的左导轨和右导轨沿该左导轨和右导轨延伸的方向分别设有若干个能与第一限位孔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与前支撑管相配合的左导轨和右导轨相对前支撑管移动至第二限位孔与第一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该相对应的第四限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光华唐友名王亭陈昌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