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传送用混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934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利用、传送用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混合物含有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和二氧化碳,并且该混合物是这两种物质以特定的比例构成的,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含有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和/或传送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使用了含有烃基锡醇盐的组合物。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碳酸酯制造工序中排出的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有效地再循环,并高效连续地制造碳酸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已有一些报告报道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具体地说,报道了使用单乙醇胺水溶液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使用叔胺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使用以氢氧化钙为主成分的多孔质粉末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等的化学吸附法;使用沸石等的固体吸附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等。使用单乙醇胺水溶液、叔胺类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中,回收后,已知在进行脱羧以脱去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工序中,胺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同时存在,因此,为了除去该胺化合物,报道了用清洗水对脱羧得到的二氧化碳进行清洗以除去胺化合物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但是,已知在使用这些胺化合物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情况下,几乎均使用水溶液形式的吸收剂,所以经脱羧工序得到的二氧化碳含有水(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并且,进一步加入水洗工序以除去作为杂质混入的胺化合物的情况下,得到的二氧化碳的含水率更高。另一方面,使用氢氧化钙、沸石这样的固体吸收剂作为吸收剂的情况下,为了增大接触面积,必须对吸收剂粉末进行微细化,而进行微细化时存在难以处理的问题。对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也有报道,例如已知使用锂化氧化物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6)。但是,该方法必须分别在几百度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脱离,存在为了回收-->二氧化碳必须投入大量能量的问题。即,虽然迄今已经知道了多种方法,但是,这些吸收回收二氧化碳气体和使二氧化碳气体脱离来得到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还存在许多问题。已有关于将二氧化碳插入二甲基锡二甲醇盐的锡-甲醇盐键的报告例(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该例中记载了上述二甲基锡二甲醇盐的二氧化碳插入体是在如下条件生成的:上述二甲基锡二甲醇盐存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相对于上述二甲基锡二甲醇盐所含有的锡原子,二氧化碳的量过剩(该例中是4当量),在该条件下生成上述二甲基锡二甲醇盐的二氧化碳插入体。另外,还记载了在4℃饱和二氧化碳溶液中也能生成二甲基锡二甲醇盐的二氧化碳插入体,但同时也记载了该生成物在室温不稳定,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的内容,因此,迄今尚未实现二氧化碳的回收、再利用。另外,还有将二氧化碳插入1,3-二甲氧基四丁基锡氧烷的锡-甲醇盐键的报告例(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2)。该例中,将该1,3-二甲氧基四丁基锡氧烷在室温与大气压下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1-甲氧基-3-甲氧羰氧基四丁基锡氧烷的固体物质。但是,只是在结构鉴定中鉴定到生成了该固体物质,并未实现利用该固体物质的方法。作为使用该1,3-二甲氧基四丁基锡氧烷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的例子,仅有本申请人已经公开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9),该方法中,将该1,3-二甲氧基四丁基锡氧烷装入高压容器,使其与二氧化碳反应,在该高压容器内生成碳酸酯。本专利技术与上述技术完全不同,其目的在于通过使特定的锡化合物以特定比例含有二氧化碳来实现回收利用和/或传送二氧化碳用的组合物,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上述的内容相关的是,近年公开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碳酸酯制造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8、专利文献9)。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碳酸酯制造方法中,反应的平衡偏向于原体系,所以通常使用高压的二氧化碳,大多情况下使用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例如,参见专利文献8的实施例),而反应中被利用的二氧化碳少,未利用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另外,本专利技术人公开了不将二氧化碳制成超临界状态而直接使用压力比-->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9),但仅记载了若在高压下使二氧化碳反应、则在返回常压时二氧化碳会变得无用的内容,并没有记载回收再利用未反应的二氧化碳的例子。在上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碳酸酯制造方法中排出的二氧化碳是常压的二氧化碳,为了对释放出的该常压的二氧化碳进行再利用,可以举出利用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体系中实用化了的压缩器等进行再加压后进行利用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将常压程度的二氧化碳的压力提高到数MPa以上。与反应中利用的二氧化碳相比较,其释放出的需要再加压的未反应二氧化碳非常多(大多情况下为几十倍以上),需要巨大的压缩器,并且为了驱动该压缩器以及用冷却器除去二氧化碳压缩时产生的热需要投入必要的电能。这些设备、电能的投入导致碳酸酯制造的成本竞争力变差,没有产业上的实施价值,所以并未作为碳酸酯的制造法进行实施。另外,反应体系内含有低沸的醇(例如,甲醇)、低沸的碳酸酯(例如,碳酸二甲酯)的情况下,从高压条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的该低沸甲醇、低沸碳酸酯,所以对该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再加压时,该低沸物(低沸醇、低沸碳酸酯)有时也会发生部分液化,为了维持压缩器的性能,需要进行控制以将该液化后的低沸物抽出,所以装置化是极其困难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09368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6131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8486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344703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12643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85966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3-192643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第3385359号专利文献9:WO 03-055840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J.Am.Chem.Soc.,121(1999),3793-3794非专利文献2: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255(2003),93-9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有气态的二氧化碳并能够用于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的混合物,并且提供一种能够作为液态成分进行传送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连续地制造碳酸酯的方法,其中,利用该混合物将从碳酸酯制造工序中排出的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有效地进行再循环。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对以往大多情况下被释放到大气中的含二氧化碳的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将特定的锡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以特定的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对解决上述课题极为有效,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技术方案:〔1〕一种二氧化碳的传送用混合物,其含有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和二氧化碳,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含有烃基锡醇盐和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其中,设所述混合物中含有的构成所述烃基锡醇盐和/或所述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的锡原子的摩尔数为Z,设以所述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的形式含有的二氧化碳以及所述混合物中含的二氧化碳为(CO2),设所述混合物中含有的OR基为(OR),此处,所述OR基的O表示氧原子,R是脂肪族基团、芳烷基,R表示i)形成锡-OR键的OR基的R和/或ii)形成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中的-O-(CO)-OR键的OR基的R,在Z∶(CO2)x∶(OR)y的关系中,表示摩尔比的x为0.1~2,表示摩尔比的y为0.5~2;〔2〕如前项〔1〕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物是使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吸收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使之发生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混合物;-->〔3〕如前项〔1〕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碳的传送用混合物,其含有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和二氧化碳,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含有烃基锡醇盐和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其中, 设所述混合物中含有的构成所述烃基锡醇盐和/或所述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的锡原子的摩尔数为Z,   设以所述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的形式含有的二氧化碳以及所述混合物中含的二氧化碳为(CO↓[2]), 设所述混合物中含有的OR基为(OR),此处,所述OR基的O表示氧原子,R是脂肪族基团、芳烷基,R表示 i)形成锡-OR键 的OR基的R和/或 ii)形成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中的-O-(CO)-OR键的OR基的R, 在Z∶(CO↓[2])↓[x]∶(OR)↓[y]的关系中,表示摩尔比的x为0.1~2,表示摩尔比的y为0.5~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3-30 093337/20061、一种二氧化碳的传送用混合物,其含有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和二氧化碳,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含有烃基锡醇盐和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其中,设所述混合物中含有的构成所述烃基锡醇盐和/或所述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的锡原子的摩尔数为Z,设以所述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的形式含有的二氧化碳以及所述混合物中含的二氧化碳为(CO2),设所述混合物中含有的OR基为(OR),此处,所述OR基的O表示氧原子,R是脂肪族基团、芳烷基,R表示i)形成锡-OR键的OR基的R和/或ii)形成烃基锡醇盐的二氧化碳结合体中的-O-(CO)-OR键的OR基的R,在Z∶(CO2)x∶(OR)y的关系中,表示摩尔比的x为0.1~2,表示摩尔比的y为0.5~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物是使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吸收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使之发生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R基是脂肪族基团。4、如权利要求1~3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R基是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5、如权利要求1~4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R基是碳原子数为4~6的烷基。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其中,进行所述化学反应的压力为常压~1MPa。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其中,进行所述化学反应的温度为-40℃~80℃。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其中,在处于液态的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中吸收有气态的二氧化碳。9、如权利要求1~8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物,其中,传送所述混合物的温度是-40℃~80℃。10、如权利要求1~9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含有四烃基二烃氧基二锡氧烷和/或二烃基锡二醇盐。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中含有的四烃基二烃氧基二锡氧烷与二烃基锡二醇盐的摩尔比例为0∶100~80∶20。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物还含有碳酸酯,并且,相对于所述烃基锡醇盐组合物中的四烃基-二烃氧基-二锡氧烷的摩尔数,所述碳酸酯的含量小于20摩尔%。13、如权利要求10~12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四烃基二烃氧基二锡氧烷是下述通式(1)表示的四烃基二烃氧基二锡氧烷,式(1)中,R1、R2、R4、R5相互独立地表示脂肪族基团、芳烷基,R3、R6相互独立地表示脂肪族基团、芳烷基,a和b是0~2的整数,a+b是2,c和d是0~2的整数,c+d是2。14、如权利要求10~12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物,其中,所述二烃基锡二醇盐是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烃基锡二醇盐,式(2)中,R7、R8相互独立地表示脂肪族基团、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宅信寿大西一广友安和夫布迪安托比詹托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