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6483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的制备;(2)装袋、灭菌;(3)冷却、接种;(4)发菌期管理;(5)出菇棚的准备;(6)出菇期管理;(7)采收;(8)采后管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海鲜菇菌渣再栽培姬菇的方法,不但可以进一步缩短现蕾时间,显著提高姬菇产量;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还可以显著提高姬菇的生物学转化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属于姬菇栽培

技术介绍
姬菇是独特的平菇种类,也叫“小平菇”或者叫“侧耳”,菌盖为贝壳状或扇状,幼时为青灰色或暗类色,后变成浅灰色或黄褐色,老时黄色;菌柄侧生或偏生味道鲜美,嫩滑可口,有类似牡蛎的香味,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70%,是日常食用菌中最普通的一种食用菌。海鲜菇[Hypsizygusmarmoreus(Peck)H.E.Bigelow],又名玉蕈、斑玉蕈,真姬菇,质地脆嫩,味道鲜鲜,具有海蟹味,在日本称之为“蟹味菇”、“海鲜菇”。隶属于白蘑科、玉蕈属,子实体中等至较大。生产上栽培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多为工厂化栽培。子实体菌盖直径3-15cm,,颜色洁白,菌肉肥厚,口感细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海鲜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数种多糖体,其子实体的热水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所以常食海鲜菇有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工厂化栽培的生长周期100天,生物转化率60--80%。2015年鲜品市场销售均价20~30元/kg。食用菌菌渣是指栽培各种菌类以后剩余的废料,即食用菌废料。工厂化生产中为了保证生产效益,一般只采收一潮菇,因而菌渣中仍残留大量未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经研究表明,各种培养基经降解后木质素可降解到30%左右,粗纤维降低40%~70%,而粗蛋白质可提高25%~40%,菌渣氨基酸含量为0.05%~0.06,菌类多糖及Fe、Ca、Zn、Mg等矿物质含量比较丰富。此外,菌渣具有透气性好,水分含量高等优点。目前,全国仅海鲜菇菌渣年产在13万吨左右。海鲜菇是高营养性菌类,其菌渣营养比一般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要高,以棉籽壳54%,粗木屑15%,麸皮20%,玉米粉5%,豆粕5%,石灰1%,PH 7-8,含水量62-65%作为工厂化海鲜菇的栽培配方,栽培前培养基的总碳含量为11.5%,总碳含量为1.7%,碳氮比为6.76,经栽培出菇后(仅采收一潮菇),其栽培后的菌渣总碳含量为12.1%,总碳含量为1.5%,碳氮比为8.07,含水量60.37,PH 5.20。可见,海鲜菇的菌渣营养丰富,能够为大多数食用菌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目前,现有技术中也有海鲜菇菌渣栽培其他菇类的相关研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菇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等,但是仍存在一定缺陷,如生物学转化率低,病虫害发生率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的制备:按以下配比称取各原料:海鲜菇菌渣53-63%,棉籽壳或玉米芯10-20%,麸皮20%,玉米粉5%,石膏1%,生石灰1%,然后海鲜菇菌渣喷水预湿8-12h,其他原料均匀加入到上述预湿的原料中,充分拌匀,调整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pH值为7-8;(2)装袋、灭菌:将上述培养料人工或者机械装袋,制作栽培料袋,然后灭菌;(3)冷却、接种:上述灭菌结束后冷却,然后将栽培袋移入接种室内,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4)发菌期管理:将接种后的料袋放于20~22℃发菌室培养,每天检查室温、料温,定时通风1~2h,保持场所干燥;每隔7d翻堆一次,内外、上下变换位置;(5)出菇棚的准备:出菇场地除要求能够调节温、湿、光、气四大环境因素外,必须选择远离村庄、禽畜舍、垃圾场、化工厂,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排水便利的地方,菇棚或菇房要求南北向,建在阴凉地方;(6)出菇期管理:待姬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将栽培料袋移至出菇棚进行出菇管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做好通风和光线调节;(8)采收:当一丛姬菇中最大的菇伞达到2~3cm时,为该丛菇采摘的最佳时期;(9)采后管理:采完一潮菇后停止喷水2~3d,再进行喷水管理,每潮菇转潮间隔7~10d。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料袋的制作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上中旬开始开袋出菇。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海鲜菇菌渣为:海鲜菇采收后的菌渣,脱去袋,粉碎成粉状颗粒,即得。作为另一种优选,步骤(2)所述装袋、灭菌的方法为:选择17~20cm×33~35cm×0.05mm单开口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高度13~15cm,干料重0.5kg(湿料重0.9-1kg),装料时左手拉袋口,右手装料,边装边压实,要求沿袋壁四周压实,以达到外实内松,下实上松,装袋完毕,塑料套环封口;装好料的栽培料袋需及时灭菌,若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在121℃保持1~2h;或者采用常压灭菌法灭菌,在100℃下保温12h。作为另一种优选,步骤(3)中所述无菌操作规程如下:①操作人员双手的消毒;②点燃酒精;③菌种袋的消毒,70%的酒精棉球或甲皂粉液擦拭原种袋表面;④用右手轻轻转动拨下原种塞,然后将原种置于在接种架上,袋口在酒精灯火焰的无菌区;⑤右手拿接种镊或勺在灯焰上灼烧消毒;⑥打开菌种袋口或拨掉菌种袋口棉塞;⑦将消毒过的接种锄通过火焰的无菌区伸入菌种袋内,先冷却,再挑取菌种3~4勺接种于栽培袋料的接种穴内;⑧塞上棉塞或盖上套环;作为另一种优选,步骤(6)中所述控制温度的方法为:控制温度10~18℃,出菇前期气温高,以遮阴通风降温为主;晚秋和初冬,室温适宜,保温降温相结合;进入冬季后,以保温增温为主,棚温低于5℃要人工增温。作为另一种优选,步骤(6)中所述控制湿度的方法为:阴雨天少喷水,晴天多喷水,菇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95%;催蕾期只要保持栽培料面湿润,原基开始分化,出现钉头状或珊瑚状时,每天要喷雾状水,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喷水量要适当加大,但菇棚内不能长时间保持高湿状态,相对湿度超过95%,就必须通风降湿。作为另一种优选,步骤(6)中所述光线调节的方法为:出菇期间需要有适当的散射光,但菇棚内的光线不能太明亮,更不能有阳光直射。本专利技术采用海鲜菇菌渣再栽培姬菇,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原料,也起到废物再利用的作用,且一定程度上提高再生产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是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技术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利用海鲜菇菌渣再栽培姬菇的方法,不但可以进一步缩短现蕾时间,显著提高姬菇产量;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还可以显著提高姬菇的生物学转化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试验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栽培季节在常温下栽培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制袋,10月上中旬开始开袋出菇,出菇期直至次年4月上旬。2.栽培原料的准备:海鲜菇采收后的菌渣,脱去塑料袋,用FL-40型菌棒专用粉碎机成直径0.5cm左右的粉状颗粒备用。3.培养料的制备:按海鲜菇菌渣58%,棉籽壳15%,麸皮20%,玉米粉5%,石膏1%,生石灰1%的配比称取,海鲜菇菌渣喷水预湿10h,其他原料均匀加入到上述预湿的原料中,充分拌匀,调整培养料含水量为62%,pH值为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的制备:按以下配比称取各原料:海鲜菇菌渣53‑63%,棉籽壳或玉米芯10‑20%,麸皮20%,玉米粉5%,石膏1%,生石灰1%,然后海鲜菇菌渣喷水预湿8‑12h,其他原料均匀加入到上述预湿的原料中,充分拌匀,调整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pH值为7‑8;(2)装袋、灭菌:将上述培养料人工或者机械装袋,制作栽培料袋,然后灭菌;(3)冷却、接种:上述灭菌结束后冷却,然后将栽培袋移入接种室内,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4)发菌期管理:将接种后的料袋放于20~22℃发菌室培养,每天检查室温、料温,定时通风1~2h,保持场所干燥;每隔7d翻堆一次,内外、上下变换位置;(5)出菇棚的准备:出菇场地除要求能够调节温、湿、光、气四大环境因素外,必须选择远离村庄、禽畜舍、垃圾场、化工厂,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排水便利的地方,菇棚或菇房要求南北向,建在阴凉地方;(6)出菇期管理:待姬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将栽培料袋移至出菇棚进行出菇管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做好通风和光线调节;(7)采收:当一丛姬菇中最大的菇伞达到2~3cm时,为该丛菇采摘的最佳时期;(8)采后管理:采完一潮菇后停止喷水2~3d,再进行喷水管理,每潮菇转潮间隔7~10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的制备:按以下配比称取各原料:海鲜菇菌渣53-63%,棉籽壳或玉米芯10-20%,麸皮20%,玉米粉5%,石膏1%,生石灰1%,然后海鲜菇菌渣喷水预湿8-12h,其他原料均匀加入到上述预湿的原料中,充分拌匀,调整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pH值为7-8;(2)装袋、灭菌:将上述培养料人工或者机械装袋,制作栽培料袋,然后灭菌;(3)冷却、接种:上述灭菌结束后冷却,然后将栽培袋移入接种室内,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4)发菌期管理:将接种后的料袋放于20~22℃发菌室培养,每天检查室温、料温,定时通风1~2h,保持场所干燥;每隔7d翻堆一次,内外、上下变换位置;(5)出菇棚的准备:出菇场地除要求能够调节温、湿、光、气四大环境因素外,必须选择远离村庄、禽畜舍、垃圾场、化工厂,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排水便利的地方,菇棚或菇房要求南北向,建在阴凉地方;(6)出菇期管理:待姬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将栽培料袋移至出菇棚进行出菇管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做好通风和光线调节;(7)采收:当一丛姬菇中最大的菇伞达到2~3cm时,为该丛菇采摘的最佳时期;(8)采后管理:采完一潮菇后停止喷水2~3d,再进行喷水管理,每潮菇转潮间隔7~10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袋的制作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上中旬开始开袋出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鲜菇菌渣为:海鲜菇采收后的菌渣,脱去袋,粉碎成粉状颗粒,即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装袋、灭菌的方法为:选择17~20cm×33~35cm×0.05mm单开口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春芹曹正谢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