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控车床钻头的自动清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5704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钻头的自动清屑装置,包括缸体、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活塞、联动杆和清屑片,所述的缸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的缸体内滑动的安装有一活塞,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垂直的安装在活塞上,另一端穿出缸体后通过螺母连接清屑片,所述的清屑片与联动杆垂直设置,该清屑片上还设置有用于钻杆穿过的清屑孔,所述的清屑孔为数个,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一所述的清屑孔的内壁均衬有打磨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投入少,安装简单,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钻头的自动清屑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数控车床在解决钻头自动清屑方面还没有单独的装置,完全是靠钻头自身螺旋来实现排屑或者进行人工清屑。对于使用直径较小的钻头加工粘度较大的材料,仅靠钻头自身排屑会出现排屑不彻底、缠屑等情况而造成钻头的报废,增加加工成本。操作过程中如果进行人工清屑,要不断的打开防护罩,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打开防护罩会造成油雾的挥发,人体长期接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影响机床元件的使用寿命。一些国外的数控车床在尝试采用高压空气进行排屑,采用高压空气排屑会造成金属粉末的飞溅不利于对金属粉末的回收,增大加工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车床钻头的自动清屑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数控车床钻头的自动清屑装置,包括缸体、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活塞、联动杆和清屑片,所述的缸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的缸体内滑动的安装有一活塞,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垂直的安装在活塞上,另一端穿出缸体后通过螺母连接清屑片,所述的清屑片与联动杆垂直设置,该清屑片上还设置有用于钻杆穿过的清屑孔,所述的清屑孔为数个,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一所述的清屑孔的内壁均衬有打磨环。本技术的优点是:投入少,安装简单,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钻头的自动清屑装置,包括缸体1、第一进气口5、第二进气口6、活塞7、联动杆2和清屑片3,所述的缸体1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5和第二进气口6,在第一进气口5和第二进气口6之间的缸体1内滑动的安装有一活塞7,所述联动杆2的一端垂直的安装在活塞7上,另一端穿出缸体1后通过螺母连接清屑片3,所述的清屑片3与联动杆2垂直设置,该清屑片3上还设置有用于钻杆穿过的清屑孔(与钻杆4配合),所述的清屑孔为数个,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一所述的清屑孔的内壁均衬有打磨环,用于对钻杆的缠丝进行去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钻头4加工完毕一工件退出工件时,第一进气口5接通压缩空气,推动联动杆2向前运动,从而带动清屑片3运动,将附着在钻头4上的缠屑除去,清理完毕后第一进气口5断开压缩空气,第二进气口6接通压缩空气,推动联动杆2向后运动,带动清屑片3复位,完成清屑动作,等待下次清屑指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数控车床钻头的自动清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钻头的自动清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活塞、联动杆和清屑片,所述的缸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的缸体内滑动的安装有一活塞,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垂直的安装在活塞上,另一端穿出缸体后通过螺母连接清屑片,所述的清屑片与联动杆垂直设置,该清屑片上还设置有用于钻杆穿过的清屑孔,所述的清屑孔为数个,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一所述的清屑孔的内壁均衬有打磨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控车床钻头的自动清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活塞、联动杆和清屑片,所述的缸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的缸体内滑动的安装有一活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