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冲洗离子交换软化过滤系统,它涉及化学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一管道经过离子交换器,第三管道经过活性炭吸附器,第二管道经过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吸附器;所述的第二管道上的离子交换器与活性炭吸附器之间连接有反冲洗空气管;所述的反冲洗空气管上设置有气阀;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的上部设置有再生液分配装置,再生液分配装置下方设置有交换剂层,交换剂层的下方设置有石英砂垫层;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的下部设置有多孔板,多孔板的下方设置有挡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反冲洗离子交换软化过滤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可自动控制,过滤效率高,阻力小,处理流量大,反冲洗次数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学和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反冲洗离子交换软化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反冲洗过滤器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水由进水口进入自清洗过滤器机体,由于智能化(PLC、PAC)设计,系统可自动识别杂质沉积程度,给排污阀信号自动排污。反冲洗过滤器由壳体、多元滤芯、反冲洗机构、和差压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壳体内 的横隔板将其内腔分为上、下两腔,上腔内配有多个过滤芯,这样充分利用了过滤空间,显着缩小了过滤器的体积,下腔内安装有反冲 洗吸盘。 工作时,浊液经入口进入过滤器下腔,又经隔板孔进入滤芯的内腔。大于过滤芯缝隙的杂质被截留,净液穿过缝隙到达上腔, 最后从出口送出。离子交换软化或除盐的预处理过滤结构较复杂,维修故障率高,过滤效率低,阻力大,处理流量小,反冲洗次数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反冲洗离子交换软化过滤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进水口、反冲泵、离子交换器、反冲洗空气管、活性炭吸附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出水口、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第四蝶阀、气阀、排气管、再生液分配装置、多孔板、挡水板、交换剂层、石英砂垫层;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器,进水口的进水管上经过反冲泵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一管道经过离子交换器,第三管道经过活性炭吸附器,第二管道经过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吸附器,且第二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第二管道上的离子交换器与活性炭吸附器之间连接有反冲洗空气管;所述的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蝶阀、第二蝶阀;所述的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吸附器上的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三蝶阀、第四蝶阀;所述的反冲洗空气管上设置有气阀;所述的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吸附器上端均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的上部设置有再生液分配装置,再生液分配装置下方设置有交换剂层,交换剂层的下方设置有石英砂垫层;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的下部设置有多孔板,多孔板的下方设置有挡水板。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表。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口的管道上设置有管式流量计。作为优选,所述的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吸附器上设置有视镜。本技术操作时,正常过滤:第一蝶阀、第四蝶阀打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关闭,气阀关闭,当水从上流经滤层时,水中部分的固体悬浮物质进入上层滤料形成小孔眼,受到机械阻留作用被滤料的表面层所截流。同时,这些被截留的悬浮物之间又发生重叠和架桥作用,在滤层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继续过滤水中的悬浮物质,这种过滤作用不仅滤层表面有,而当水进入中间滤层也有这种截留作用,此外,由于滤料彼此之间紧密地排列,水中的悬浮物颗粒流经滤料中那些弯弯曲曲的孔道时,就有更多的机会及时间与滤料表面相互碰撞和接触,于是,水中的悬浮物在滤料的颗粒表面与凝絮体相互粘附,使水进一步得到净化。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反冲洗离子交换软化过滤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可自动控制,过滤效率高,阻力小,处理流量大,反冲洗次数少,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离子交换器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进水口1、反冲泵2、离子交换器3、反冲洗空气管4、活性炭吸附器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三管道8、出水口9、第一蝶阀10、第二蝶阀11、第三蝶阀12、第四蝶阀13、气阀14、压力表15、排气管16、再生液分配装置17、多孔板18、挡水板19、交换剂层20、石英砂垫层21、管式流量计22、视镜2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进水口1、反冲泵2、离子交换器3、反冲洗空气管4、活性炭吸附器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三管道8、出水口9、第一蝶阀10、第二蝶阀11、第三蝶阀12、第四蝶阀13、气阀14、压力表15排气管16、再生液分配装置17、多孔板18、挡水板19、交换剂层20、石英砂垫层21;所述的离子交换器3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器5,进水口1的进水管上经过反冲泵2连接有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二管道7上连接有第三管道8,第一管道6经过离子交换器3,第三管道8经过活性炭吸附器5,第二管道7经过离子交换器3和活性炭吸附器5,且第二管道7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9;所述的第二管道7上的离子交换器3与活性炭吸附器5之间连接有反冲洗空气管4;所述的第一管道6和第三管道8上设置有第一蝶阀10、第二蝶阀11;所述的离子交换器3和活性炭吸附器5上的第二管道7上设置有第三蝶阀12、第四蝶阀13;所述的反冲洗空气管4上设置有气阀14;所述的离子交换器3和活性炭吸附器5上端均设置有排气管16;所述的离子交换器3的上部设置有再生液分配装置17,再生液分配装置17下方设置有交换剂层20,交换剂层20的下方设置有石英砂垫层21;所述的离子交换器3的下部设置有多孔板18,多孔板18的下方设置有挡水板19。其中,所述的第一管道6和第三管道8上设置有压力表15;所述的出水口9的管道上设置有管式流量计22;所述的离子交换器3和活性炭吸附器5上设置有视镜23。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正常过滤:第一蝶阀10、第四蝶阀13打开,第二蝶阀11、第三蝶阀12关闭,气阀14关闭,当水从上流经滤层时,水中部分的固体悬浮物质进入上层滤料形成小孔眼,受到机械阻留作用被滤料的表面层所截流。同时,这些被截留的悬浮物之间又发生重叠和架桥作用,在滤层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继续过滤水中的悬浮物质,这种过滤作用不仅滤层表面有,而当水进入中间滤层也有这种截留作用,此外,由于滤料彼此之间紧密地排列,水中的悬浮物颗粒流经滤料中那些弯弯曲曲的孔道时,就有更多的机会及时间与滤料表面相互碰撞和接触,于是,水中的悬浮物在滤料的颗粒表面与凝絮体相互粘附,使水进一步得到净化。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反冲洗离子交换软化过滤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可自动控制,过滤效率高,阻力小,处理流量大,反冲洗次数少,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反冲洗离子交换软化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进水口、反冲泵、离子交换器、反冲洗空气管、活性炭吸附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出水口、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第四蝶阀、气阀、排气管、再生液分配装置、多孔板、挡水板、交换剂层、石英砂垫层;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器,进水口的进水管上经过反冲泵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一管道经过离子交换器,第三管道经过活性炭吸附器,第二管道经过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吸附器,且第二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第二管道上的离子交换器与活性炭吸附器之间连接有反冲洗空气管;所述的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蝶阀、第二蝶阀;所述的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吸附器上的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三蝶阀、第四蝶阀;所述的反冲洗空气管上设置有气阀;所述的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吸附器上端均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的上部设置有再生液分配装置,再生液分配装置下方设置有交换剂层,交换剂层的下方设置有石英砂垫层;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的下部设置有多孔板,多孔板的下方设置有挡水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冲洗离子交换软化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进水口、反冲泵、离子交换器、反冲洗空气管、活性炭吸附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出水口、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第四蝶阀、气阀、排气管、再生液分配装置、多孔板、挡水板、交换剂层、石英砂垫层;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器,进水口的进水管上经过反冲泵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一管道经过离子交换器,第三管道经过活性炭吸附器,第二管道经过离子交换器和活性炭吸附器,且第二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第二管道上的离子交换器与活性炭吸附器之间连接有反冲洗空气管;所述的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蝶阀、第二蝶阀;所述的离子交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刘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