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冷源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2445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冷源机组,包括压缩机、蒸发式冷凝器、节流装置、水冷式蒸发器和截止装置;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包括风机、溶液泵、喷淋器、集液器以及至少一个换热片;所述换热片包括片体,所述片体的两面分别设有换热盘管。该自然冷源机组,其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片通过在片体两面分别设置换热盘管,提高了换热效率,并能实现多种工质同时进行循环的效果,还能在获得相同换热效率的情况下减小自然冷源机组的体积,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蒸发式冷凝器的自然冷源机组
技术介绍
现阶段市场上的带蒸发式冷凝器的自然冷源机组,其蒸发式冷凝器通常采用盘管式换热管组成换热器,在换热器外表面用喷淋水进行冷却,并利用循环的喷淋水蒸发带走热量。然而,这种盘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外表面一般为光滑表面,换热效率低,同时,冷却水蒸发换热表面积小,盘管的间距需拉大来增加冷却水与空气的换热时间,从而使整个换热器体积庞大。而且,由于盘管的上下管之间无介质引导冷却水流动,当冷却水自上而下降落时,在垂直风向的牵引下,冷却水无序飘动易产生飞水,盘管上布水不均匀,易存干点,降低换热能力并存在结垢风险。申请人的在先中国专利CN 204787929U公开了一种板管复合型蒸发式冷凝器,其换热部件主要是换热片;所述换热片包括片体和设置在所述片体其中一面上的换热管,通过导热粘合层使片体与所述换热管充分接触,使得换热管能通过片体产生肋化效应,增大有效换热面积,同时片体能引流冷却水形成连续的水流面,解决了冷却水无序飞水的问题,但是,由于该换热片的换热盘管仅设置在所述片体的一面上,导致片体一面因换热盘管与冷却水直接接触换热而水温偏高,另一面因冷却水与换热盘管间间隔了片体作间接换热而水温偏低,导致片体两面的冷却水的冷量没有被充分利用,换热效率偏低。同时,对于直径较大的换热盘管,其弯曲半径较大导致管间距过大而使片体面积过大。另外,此种换热片只有一个换热盘管,只能循环一种流体工质,导致使用了所述冷凝器的现有自然冷源机组在夏季运行压缩机制冷,而在冬季只能运行热管循环或通过回收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冷量来实现自然冷源运行,运行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体积小的自然冷源机组,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多种工质同时进行循环的自然冷源机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然冷源机组,包括压缩机、蒸发式冷凝器、节流装置、水冷式蒸发器和截止装置;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包括风机、溶液泵、喷淋器、集液器以及至少一个换热片;所述换热片包括片体,所述片体的两面分别设有换热盘管。现有的自然冷源机组中的蒸发式冷凝器多采用单面管板的换热片,由于其片体只有一个面设置有换热盘管,使片体一面因换热盘管与冷却水直接接触换热而水温偏高,另一面因冷却水与换热盘管间间隔了片体作间接换热而水温偏低,导致片体两面的冷却水的冷量没有被充分利用,换热效率偏低,从而导致了自然冷源机组换热效率的偏低。而本专利技术自然冷源机组的蒸发式冷凝器所采用的换热片,其片体两面均设有换热盘管,从而避免了单面设置换热盘管进行换热时所出现的片体两面水温不一致,从而导致冷却水的蒸发换热利用不完全的现象,能够更加全面高效地利用了片体两面的冷却水的蒸发吸热,大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而且,传统换热片需要提高换热效率时,一般通过扩大换热盘管的管径达到该目的,这样容易出现因片体面积扩大而导致换热器的体积偏大,而本专利技术自然冷源机组的蒸发式冷凝器所使用的换热片,片体两面都设置换热盘管,使片体的面积得到更高效利用,而无需扩大换热盘管的管径即可达到较高的换热效率,有利于进一步缩小换热器的体积,从而减少蒸发式冷凝器的体积,最终达到减少所述自然冷源机组体积的目的。优选地,所述溶液泵管道连接所述喷淋器与集液器;所述换热片位于所述喷淋器与集液器之间。优选地,所述换热盘管为蛇形盘管。所述蛇形盘管由若干个呈S形的子管依次首尾相接而成。每个所述子管包括3个直管段和2个弯管段;所述风机所吹出的冷却风大致平行于所述蛇形盘管的直管段。优选地,所述片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换热盘管的安装槽。更优选地,所述换热盘管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导热粘合层;所述导热粘合层用于将所述换热盘管与片体紧密结合,使片体能够成为换热盘管的肋片,增大换热盘管的有效换热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粘合层为金属填充物层或导热粘胶层。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粘合层为金属填充物层。这样的结构可采用浸泡液态金属再冷却的方式实现,使导热粘合层能充分地填充至间隙中,而且金属的导热性能好,进一步提高片体的肋化作用。更优选地,所述金属填充物层至少由锌、锡、铝或铜中的一种制作而成。这几种金属熔点低、价格便宜,用于液态金属浸泡,具有极高性价比。所述换热盘管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0mm,这样的结构间隙小,当进行液态金属浸泡时,由于液态金属的黏性,液体金属会发生毛细管作用,在渗透至片体与盘管接触面的内部后,能在接触面内形成一层均匀的薄填充层,不仅使片体与换热盘管完全融接为一个整体,而且填充层很薄从而减少了片体与换热盘管之间的接触热阻。或者,所述导热粘合层直接使用导热粘胶层,则可使加工更为简便。优选地,所述片体两面的换热盘管的弯曲方向相反,或者,所述片体两面的换热盘管的弯曲方向相同。优选地,位于所述片体两面的换热盘管内部循环的流体工质的流向为同向或反向。优选地,所述片体上至少设有开孔、波纹、折弯、导水槽、燕尾槽或加强筋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截止装置包括一个截止阀,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片体其中一面上的换热盘管的入口,所述片体其中一面上的换热盘管的出口通过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水冷式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相接,所述水冷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接,所述水冷式蒸发器的冷冻水入口通过所述截止阀连接所述片体另一面上的换热盘管的入口,所述片体另一面上的换热盘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水冷式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或者,所述截止装置包括三个截止阀,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片体其中一面上的换热盘管的入口,所述节流装置与第一个所述截止阀并接在所述片体其中一面上的换热盘管的出口与水冷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第二个所述截止阀连接在所述压缩机排气口与水冷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之间,所述水冷式蒸发器的冷冻水入口通过第三个所述截止阀连接所述片体另一面上的换热盘管的入口,所述片体另一面上的换热盘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水冷式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片体每面的换热盘管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1;所述片体两面上的换热盘管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所述两面的换热盘管的数量相同,且均为1。因为当每面换热盘管的数量增加且不对称时,所述两面换热盘管的排布方式复杂,使得安装槽和换热盘管的加工工艺复杂,且会增加蒸发式冷凝器用的换热片的体积。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所述片体两面的换热盘管的材质和管径均可相同或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所述片体两面的换热盘管,其内部循环的流体工质可以是同种工质,也可以是异种工质。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片体的两面均设有换热盘管,全面高效利用了片体两面的冷却水蒸发吸热,大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2)片体的两面均设有换热盘管,高效地利用了片体的空间,有利于减少换热器的体积。3)导热粘合层使片体与换热盘管充分接触,使得换热盘管能通过片体产生肋化效应,增大有效换热面积。4)片体能引流冷却水形成连续的水流面,增大冷却水蒸发表面积。5)片体两面均设有均换热盘管,一面换热管循环冷冻水,另一面换热管循环制冷剂,可在相同的蒸发式冷凝器上实现闭式冷却塔模式与热管冷却模式一体化联合运行,最大限度回收冬季空气中的自然冷量。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然冷源机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冷源机组,包括压缩机、蒸发式冷凝器、节流装置、水冷式蒸发器和截止装置;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包括风机、溶液泵、喷淋器、集液器以及至少一个换热片;所述换热片包括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两面分别设有换热盘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冷源机组,包括压缩机、蒸发式冷凝器、节流装置、水冷式蒸发器和截止装置;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包括风机、溶液泵、喷淋器、集液器以及至少一个换热片;所述换热片包括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两面分别设有换热盘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源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泵管道连接所述喷淋器与集液器;所述换热片位于所述喷淋器与集液器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源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为蛇形盘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源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换热盘管的安装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冷源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导热粘合层;所述导热粘合层为金属填充物层或导热粘胶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冷源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0mm。7.如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自然冷源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两面的换热盘管的弯曲方向相反或相同。8.如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自然冷源机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片体两面的换热盘管内部循环的流体工质的流向为同向或反向。9.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明张勇谭栋陈二雄简键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